(共26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1.了解掌握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西安事变。
2.了解一二·九运动,通过学生们的行动,感受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3.了解华北危机、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感受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精神,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思考:是什么事件让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有家难回?
松花江上
张寒晖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原因
材料一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制定的大陆政策
材料二 在过去的几年里,日本的经济和军事领导人一直都在鼓吹“生存空间”论。他们认为日本应该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其他地区的帝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不先消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则不能御侮;不先削平粤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则不能攘外。”
——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在南昌发表《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外书》
日本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蒋介石积极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九一八事变
一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2.经过——借口(柳条湖事件)
注:日俄战争后,日本获胜,日本控制南满铁路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
九一八事变
一
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注:日俄战争后,日本获胜,日本控制南满铁路
2.经过——(炮轰沈阳城)
9月19日5:30完全占领北大营。
9月18日22:20,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爆炸发生后,日军随即炮轰北大营。
9月19日6:30,日军进入沈阳市区,当日占领沈阳。
九一八事变
一
3.结果——东北三省沦亡
影响:
(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2)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
一
4.后续发展
1932年春,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1)伪满洲国的建立
溥仪
九一八事变
一
(2)日军在东北的罪行
屠杀
奴化教育
4.后续发展
辽宁抚顺平顶山万人坑
日本在东北的奴化教育
自九一八事变到1932年底,日军强占的128万平方公里(为日本本土的3.5倍)的土地上,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的森林、铁矿和煤矿;十分之四的铁路;十分之七的大豆产量;五分之二的出口贸易;以及93%的石油,23%的电力,55%的黄金……
——《中国抗日战争史》
掠夺
九一八事变
一
4.后续发展
(3)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
杨靖宇
东北抗日义勇军长枪队
九一八事变
一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
组织抗日义勇军
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派杨靖宇等人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合作探究
·
·
·
·
1931年9月18日
1932年1月28日
1933年
1935年
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
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
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日本停止侵略的脚步了吗?
九一八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华北危机
日本
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二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国民党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张学良电
1.华北危机
攘外必先安内;
国联主持公道;
友邦干涉调节;
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二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学生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二
1.华北危机
一二·九运动
·
·
·
·
二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2.一二·九运动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二
一二·九运动
时间
地点
口号
性质
一万多名学生游行,一名东北学生激动地说:“张将军,东北沦陷五年了,你还忍心打内战吗?我们为救国而死,死在救国的路上是光荣的……
反动军警镇压北平爱国学生
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5年12月9日
北平新华门前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爱国救亡运动
西安事变
三
1.背景
(1)华北危急,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2)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3)张学良和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
根据教材说一说西安事变的背景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2.概况(看视频结合课本,填一填)
西安事变
三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目的
人物
经过
结果
为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杨虎城
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西安事变后,根据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想一想如果你是共产党,你认为该怎么办?
亲日派何应钦
亲英美派宋美龄
合作探究
西安事变
三
讨伐张学良,置蒋介石于死地。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
我们这就准备赴西安与张、杨谈判,想办法争取放蒋。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合作探究
西安事变后,根据各派政治力量的态度,想一想如果你是共产党,你认为该怎么办?
西安事变
三
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西安事变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剧照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材料一 西安事变是划时代的转变,是新阶段的开始!
——毛泽东在西安事变后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党史文汇》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西安事变
三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课堂讨论
“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杨靖宇:国既不国,家何能存!
铭记一二·九:扛起青年担当,挺起民族脊梁……
铭记张学良、杨虎成:拥有赤诚之心,秉持民族大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学习本课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始于 ( )
A. 1931年九一八事变 B. 1936年西安事变
C. 1937年七七事变 D. 1937年八一三事变
2.下图中的人物和建筑共同见证了( )
A.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C
A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3.图1是20世纪30年代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和《申报》刊登的香烟广告。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D
A.民族民用工业举步维艰 B.营销方式实现了现代化
C.开始抵制洋货救国保民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图1
图2
图3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经过
时间、地点
柳条湖事件(借口)
意义
时间、目的、人物
结果
原因
后续发展
结果、影响
华北危机
一二九运动
时间、地点
口号、结果
性质
影响
经过
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上网查找中华民族抗日英雄赵一曼的相关事迹,并谈谈你对她的认识。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