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7.《 爱莲说》教案、学案、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7.《 爱莲说》教案、学案、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09 18:37:58

内容文字预览

17.2 爱莲说 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写作背景
周敦颐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荷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四、文学常识——说
“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五、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六、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汉字注音。
淤泥( yū )濯( zhuó ) 涟( lián )
亵玩( xiè )噫( yī ) 鲜( xiǎn )
2.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2)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
(2)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
4.一词多义
(1)之: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远:
香远益清 (动词,远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形容词,距离长。)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出”后省略了介词 “于”)
七、精读课文,把握文章
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3.作者称“莲”是花中的君子,莲的特点与君子的哪些特点相似?
明确:
莲 莲本身品质  君子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 高洁 不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不孤高自许
中通外直 正直 通达正直
不蔓不枝 正直 不趋炎附势
香远益清 芳香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清高 品行高洁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清高 自尊令人敬重
4.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明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5.“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明确: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用牡丹反衬莲,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6.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呢?
明确:菊——隐逸者——惜;牡丹——富贵者——厌。
八、合作探究
1.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③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总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明确:①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②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明确: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4.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明确: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5.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明确: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九、本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
十、文本特色
1.托物言志
文章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
2.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着意写莲花,但他不是静止孤立地描写,而是通过对比、衬托,烘云托月般展现莲花高洁傲岸的品格。如文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表现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结尾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课后作业
名句名篇默写: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共41张PPT)
第四单元
17.2 爱莲说
周敦颐
学习目标
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新课导入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作者简介
周敦颐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荷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写作背景
“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文学常识——说
淤泥( )濯( ) 涟( )
亵玩( )噫( ) 鲜( )

zhuó
lián
xiè

xiǎn
读清字音
文意梳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精读课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精读课文
非常,很。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
精读课文

译文: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精读课文

译文:自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
指唐朝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精读课文
水波
译文:我则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沾染(污秽)

艳丽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精读课文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译文:(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精读课文
更加
耸立的样子
译文: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竖立
可远观而不可以亵玩焉。
精读课文
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靠近赏玩。亵,亲近而不庄重。
译文:(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
语气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精读课文
以为,认为
有道德的人
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精读课文
叹词,表示感慨

译文: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听说,听到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精读课文
应当
译文: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人很多了。
积累文言词语
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古今异义
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动词,远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形容词,距离长。)
不蔓不枝 (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
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
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者也”表判断。)
文言句式
判断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出”后省略了介词 “于”)
省略句
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研读课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研读课文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3.作者称“莲”是花中的君子,莲的特点与君子的哪些特点相似?
研读课文
莲 莲本身品质  君子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高洁
不同流合污
质朴
不孤高自许
正直 
通达正直
不趋炎附势
正直
芳香
美名远扬
清高
品行高洁
清高
自尊令人敬重
4.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研读课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菊(陶渊明独爱)
牡丹(世人甚爱)
5.“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研读课文
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
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用牡丹反衬莲,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6.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呢?
研读课文
菊——隐逸者——惜
牡丹——富贵者——厌
1.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合作探究
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
③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叹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很多。
②作者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
总结: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合作探究
①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②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研读课文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4.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不同?
合作探究
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可以不同流合污,保持高尚人格。
5.某市在确实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
合作探究
示例一:赞成兰花,兰花无论位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二: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三: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
文章主旨
文章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骨,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
托物言志
文本特色
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
作者在文中着意写莲花,但他不是静止孤立地描写,而是通过对比、衬托,烘云托月般展现莲花高洁傲岸的品格。如文章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作陪衬,突出“予独爱莲”,表现作者对莲花的倾慕之情。结尾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语句填空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3.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语句填空
6.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
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
香远益清。
莲,花之君子者也。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7.2 爱莲说 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理解文章的主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写作背景
周敦颐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荷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他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著名的《爱莲说》。
三、导读理解
1.请给下面汉字注音。
淤泥( yū )濯( zhuó ) 涟( lián )
亵玩( xiè )噫( yī ) 鲜( xiǎn )
2.古今异义
(1)亭亭净植(古义:竖立;今义:栽种。)
(2)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合适。)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
(2)香远益清 (形容词用作动词,远闻。)
4.一词多义
(1)之:
水陆草木之花 (助词,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助词,不译。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远:
香远益清 (动词,远闻。)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形容词,距离长。)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者也”表判断。)
(2)省略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出”后省略了介词 “于”)
自我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
(1)《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茂叔,__________哲学家、理学家。著有《太极图说》《__________》等。本文体裁是__________,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后,七年级五班开展关于“莲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莲象征着清雅、高洁、脱俗、正直、娴静、不甘于流俗的品质。请仿照例句,结合莲的品质补写句子。
例句:我是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世俗污浊中独善其身。
仿写:我是周敦颐笔下的莲,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蕃( )   ②濯( )   ③蔓( )
④益( )   ⑤植( )   ⑥鲜(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周敦颐 北宋 通书 说
2.答案:(1)(示例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傲然不群,不可亵渎
(示例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在世俗污浊中保持正直的品格
(2)(示例)我认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人们是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自己的操守的,从而像莲花一样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是借口,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任。
解析:(1)题中给出的例句是“我是周敦颐笔下的莲+描写莲的原句+莲的品质”的形式,仿写时要注意这一句式特点,还要注意莲的品质与所选原句保持一致。
(2)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观点,首先表明自己支持哪一种,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
3.答案:(1)①多 ②洗 ③生藤蔓 ④更加 ⑤竖立 ⑥少 
(2)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污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②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3)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③莲,花之君子者也 
(4)不追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仍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荀子:环境可以改变人。周敦颐: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