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有千里之能”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B.马之千里者
C.执策而临之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骈(bìng)死于槽枥之间 B.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
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才美不外见(xiàn)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正确的。
B.本文作者韩愈,宋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C.“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 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
4.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多数学校面临着两大困境,一是师资力量,二是教材资源。
B.长期沉迷电子游戏的青少年之所以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缺乏适度的体育运动和作息时间不规律。
C.通过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素养。
D.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学生课上听讲态度是否认真,以及能否付出相应的努力。
5.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当我们还在仰望星空,以为火星遥不可及的时候,火星探测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史。2020年,中国加入“探火”队伍,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这其中就有一辆中国人自主研制的火星车,计划于2021年初登陆火星。__________________
①成绩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团队并肩携手的顽强奋战。
②一批“80后”“90后”投身其中,怀凌云志、做务实事,在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青年人是重要参与者。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二、综合性学习
6.学校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学校面向全体同学征集宣传标语,小李同学写出了上句,同学们纷纷补写下句,但不知哪一个更好。请你从语言对仗工整的角度,从下而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下句( )
上句:美食也疯狂,蒸煮烘焙秀素养。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生活要体会,苦辣酸甜调成味。 B.创意更璀璨,恩虑辗转出妙想。
C.同学有意气,读书生活均成器。 D.乐趣在其中,得失成败不记心。
(2)“美食大棚”里搭建了一些摊位,你和同学打算也承包一个,展示自己创制的“蜂蜜薄荷梨汁”饮品。就摊位的取名大家纷纷发表意见,在“梨园寻蜜”和“清凉甜蜜屋”两个名字中争论不休,班长征询你的意见,请你做出选择并说明原因。
(3)你们的饮品获得了“创意一等奖”,在颁奖大会上,你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请你说几句获奖感言。(100字左右)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②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③,而刖④其左足。及厉王薨⑤,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②:相:鉴别。③:欺骗,迷惑。④刖(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⑤薨(hōng):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叫“薨”。⑥奚:何,为什么。⑦理:加工雕琢玉石。
7.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2)才美不外见 见:
(3)使人问其故 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王以和为诳
B.其真不知马也 吾非悲刖也
C.骈死于槽枥之间 奉而献之厉王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加三处断句。
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主题有何相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①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②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③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④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节选自元结⑤《右溪记》)
【注释】①悬,激水触石溅起高高的浪花。注,容水急如灌注一般。②置州:设置道州。③俾(bǐ):使。④裨(bì):补助,增添。⑤元结(719~772年):唐代诗人,开新乐府运动之先声。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仕途坎坷。
12.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语境猜测法 (1)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 成语迁移法:策马扬鞭 (2)_______
悉皆怪石 课内迁移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3)_______
彰示来者 字典查询法:①明显,显著;②显扬,彰显;③表扬,表彰;④姓氏。 (4)_______
13.根据你的理解,用“/”给文中加横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清 流 触 石 洄 悬 激 注 佳 木 异 竹 垂 阴 相 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向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15.甲文以说马论人事,乙文借写景抒人情,这是两文在写作上的相似之处。两文抒发的情感也存在共同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子曰:“骥①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骤,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注释】①骥:千里马。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故虽有名马: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而犹待培于生后也:
④诚以德为性所固有: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18.【甲】【乙】都将_________比作人才,【甲】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告诉人们要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19.【甲】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乙】
(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启、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嫉妒贤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①策于帷幄②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③,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运筹:筹划战略和策略。②帷幄:军中帐幕。③给饷馈:供应粮饷。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虽有名马/有仙则名 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C.不绝粮道/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此所以为我擒也/所以动心忍性
21.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⑵策之不以其道。
2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
2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托物寓意,写千里马鸣叫却不被人通晓它的意思,表现千里马难遇伯乐如同贤才难遇明主。
B.【甲】文结尾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嘲讽了“食马者”的无知。
C.【乙】文刘邦在洛阳南宫安置酒席,请列侯将领们对他与项羽功业成败的原因发表见解。
D.从【乙】文中看,刘邦认为项羽失天下是因为他妒忌怀疑贤能之人,加害有功之臣,独占所得利益。
24.韩愈和刘邦两人都比较重视人才,请结合两段选文内容,简要分析他们人才观的不同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D
4.B
5.B
6.(1)B
(2)示例一:我觉得“梨园寻蜜”比较好,因为既突出了饮品的主要原料梨汁和蜂蜜,又运用了仿词手法,上口好记,还有一种梦幻的神秘感,很有文艺范。
示例二:我觉得“清凉甜蜜屋”比较好,因为它不但突出了这款梨汁清凉的特别之处,而且很质朴,给人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
(3)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能获得这个奖项,我很激动。我要感谢学校开展这项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生活,并将奇思妙想变成现实;我还要感谢大家的热情支持;最后我还想说,学习也好,生活也罢,只要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成功!谢谢!
7.(1)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2)同“现”,表现(3)故:原因
8.B
9.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
10.(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意思对即可)
11.《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大意如此即可)
12. 食:同“饲”,喂 策:用马鞭驱赶 悉:全,都 彰:显扬,彰显
13.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4.(1)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可是自从设置道州以来,至今却没有人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15.甲乙两文都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马说》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衷与愤懑。《右溪记》石奇水清、树木葱茏(环境优美)但无人赏爱(无人欣赏、备受冷落),作者借此寄托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
16.①所以 ②才能、才干 ③栽培 ④本来
17.①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就能吃下一石粮食。
②千里马不以它的力气著称,而以它的品德著称。
18. 千里马 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 以品德识别人才
19.“伯乐”比喻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千里马”比喻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
20.B
21.(1)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2)不按正确的方法鞭策它。
22.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
23.D
24.韩愈侧重于要善于发现人才,给予人才公正的待遇;汉高祖刘邦侧重于知人善用,要善于发现人才的闪光点,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