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重力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7.3 重力 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00:2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重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重心)。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处理实验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能够用心体验和观察,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信息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现象。
(2)通过对重垂线校准的操作产生提高自己能力和应用知识的愿望。
(3)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探究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学生利用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因为实验方案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顺利的独立完成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但是,数据分析是学生的弱势,本节课引导学生求比值观察数据和介绍图像法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难点
重力的方向及对重心的理解,重力的方向易观察,但不易检验和验证,所以本节课借助投影仪和可移动电子教鞭系统捕捉物体下落的轨迹,将隐性的过程显性化,突破教学难点。重心比较抽象,从支撑物体的一点能够使物体静止作为切入点,帮学生建立对重心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对比,感知重力
1、视频展示:航天员的太空业活
2、偶仿秀:3名学生模拟三位航天员的太空盛活。提问:为什么地园附近的所用物体最后部要感向地面?
3、演示疾险:确洗吸引大头字
4、导入重力:由于维球的吸引而促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分析重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介网军力的将号6、假握:如是没有里力,我们的坐活会是什么样于?
【设计意图:通过太空与地球的情境对比,激起学生对下落现象的思考,又通过胜快破引大头针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地面附近物体下落的原因,悄然间引出重力的嫩念。】
二、抓三要素,抓住重力
过深:既然里力对我们这么重要,下面我们就从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方回来探究重力。
(一)重力的大小
1.感受重力:老师在小组内提供了洗农粉、矿景水和洞枝、银枝,用手提状托想这些物体,感受所用的力是否相同?
学生交流感受,得测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展责有关。
2、在验探究:三力的大小与展量的关录
提问:测量金力得要什么工具?欧师示范测重力的方法,测是量要用什么工具?本节课为同学们提供了己知展量的钩码,所以不用幕测度量。
分组讨论设计疾验:学生交流方案:(软师引导用比值法、图像法分析处理数招)
进行实验:(返黎提示:组长分工明明、明定操作人、记录人和发古人,小组间展开党争,优胜的高个小组将获得小红维。)
分析论证:
(二)重力的方向
过深:刚才同学们探究并发现了里力与质量的关展,下面未规察重力的方向。
1、学生活动:现解军力的方向
用细城把根皮录控関未,战的方向限像皮所受里力的方向一致,仔细规察里力的方向。
2、师演示:重力的方向总是经三向下
把水槽放在水平条园上,用直角三角板品示好器线与水平团司三:把水槽放在斜园上,真次用直角三角长品示经表线与水干固击三。我们发现置力的方向总是水平面击三,与水干回击三是一种特殊的两直,经三,所以重力的方向总是经三向下.
3、重力方向的应用
好击线就是人们对重力方向的巧妙应用,师示范用行击线检独实回是否水平。
学生活动:(1)异女生各源一人进行“动境”比赛,利用好需线检验“境影”是否经享:
(2)给优胜者绩奖,利用好击战把奖状在属长上贴正;
(3)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经击战白由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经享。
4、根想议议:我们脚朝下稳称的站在地司上,而我们御下的南美洲田民位稳稳的站在地面上,我们是常所说的“下",到展指的是什么方向?
(四)三心
过深: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聚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统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1、解释:对于形状规则、晨量分布均均的物体,是心在它们的几何中心上,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2、踪习:国出下列物体所受置力示意图
课堂练习
1.如图是小明利用重垂线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平的情景。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为了把画挂平,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画的左边调低一些
B.把画的左边调高一些
C.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
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桌面垂直
2.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C.空中的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不受重力
D.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3.1牛顿的力大约等于( )
A.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4.关于物体所受重力方向,如图所示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5.建筑工人在砌房子时,常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其原因是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如图所示,这堵墙一定是向___________倾斜。
6.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会产生引力,即月球对表面物体产生的重力,这个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________kg,受到月球给他的重力约为 _________N。(g=10N/kg)
7.如图,小强用形状不规则的薄板、重垂线、大头针、直尺和记号笔等器材找寻重心位置。观察图甲、乙中的实验过程及现象,他判断薄板的重心在l1、l2的交点处。该实验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写出一点)。若薄板重力为1.5N,则薄板的质量为___________g。(取g=10N/kg)
8.在探究“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用弹簧测力计六次测量钩码的重力,把测量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实验序号 钩码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1)
1 0.1 0.98 9.8
2 0.2 1.96 9.8
3 0.3 2.94 9.8
4 0.4 __________ _________
5 0.5 4.90 9.8
6 0.6 5.88 9.8
(2)请你将表格中所缺的数据填写完整;
(3)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___比,其比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 竖直向下 西
6. 90 150
7.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或二力平衡) 150
8. 3.92 9.8 正
课堂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
教学反思
重力这节课简单易懂,经过认真的备课、课堂设计,讲完课以后,我重新审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现在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
整体印象。学生们在亲身经历了自主探究的全过程后:
1、知道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掌握了重垂线,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的操作技能;
3、体验了科学探究成功后的快乐;
4、初步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