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和了解母爱事迹,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能学会演唱《游子吟》,掌握歌曲的节奏,认识前倚音。
3、能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乐趣。
教学重点:
能熟练演唱歌曲,感受母爱。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不同的情绪。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听赏童声版歌曲《天之大》
二、导入
师:刚才的歌曲是献给谁的歌?(妈妈)
师: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母亲。
三、学习歌曲《游子吟》
1、出示图片
师:这是一位即将远行的少年,他的母亲在他临行的前一晚,借着微弱的灯光,为他缝补衣衫。这位少年就是唐代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写下了《游子吟》这首流传千古的诗。(师诵读)
师: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2、初听歌曲
在听的过程中,请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曲子?歌词唱了几遍?为什么?
回答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说这首歌是四拍子的,那歌曲中哪些字唱了四拍?
找出歌曲中哪些字唱了四拍,并用动作表现。
3、再听歌曲
继续听要求:第一遍歌词演唱时听到刚才唱四拍的字,加入动作。第二遍一边跟节奏念歌词,一边做第一遍要求的动作。
4、前倚音教学
找出前倚音,并教唱。
5、教唱歌曲
师弹琴哼唱旋律
师生配合唱
完整演唱
4、唱一唱不同节奏的《游子吟》
四、歌曲表现
1、小小歌唱家
请学生推荐唱的好的同学上台演唱。
2、创编
将不同节奏的《游子吟》创编在一起表现。
情感升华
1、听老师讲述几位母亲的感人事迹。
2、说说内心想对妈妈说的话。
六、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