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共5份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共5份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2-04 21:58:36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音频音频蜂鸣器多普勒效应 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多普勒效应.V观察者相对波源静止:?V观察波源不动,
观察者靠近波源:多普勒效应课件??V观察波源不动,
观察者远离波源:多普勒效应课件比喻练习练习:某波源的频率是100Hz,波速是100m/s,
观察者以10m/s的速度快速靠近波源,那么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是高了还是低了?是多少Hz?若远离呢?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水波实验演示多普勒效应课件V源nT 多普勒效应课件练习: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 u以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 < V),f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则: A.f增大, V增大 B. f增大, V不变 C. f不变, V增大 D. f减少, V不变 练习:某波源的频率是100Hz,波速是100m/s,
观察者不动,波源以10m/s的速度快速靠近观察者,那么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是高还是低?是多少?若远离呢?小结小结: 波源和观察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的接收频率增大;远离时,接收频率减小. 观察者运动,使观察者感受到的波速发生变化;波源运动,波长发生变化. 应用:其它具体应用多普勒效应课件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 多普勒颈脑血液测速仪应用: 多普勒水流测速仪应用:美国AH-64“阿帕奇”直升机 多普勒导航系统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GPS技术 (多普勒频移观测法) 思考题:一个警察监测车速,固定的监测仪发出频率为 f =100KHz的超声波,当汽车向波源行驶时,监测仪上的接收器接收到从汽车反射回来的波的 f ’=110KHz, 司机超速了吗?(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u=330 m/s,此路段限速为80Km/h ). 视频 V源nT源 应用:多普勒胎心仪器应用:最先进的警用测速仪器多普勒效应课件课件31张PPT。0x/ my / m1 2 3 4 5 6 7 812.2 波的图象复习提问:
1:什么是机械波?
2:产生机械波的条件是什么?
3:机械波的形成原因是 什么?
4:机械波的传播特点是什么?
5:机械波分哪二种?各有什么特点?第一课时引入: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里的传播过程,从波源开始,随着波的传播,介质中的大量质点先后开始振动起来,虽然这些质点只在平衡位置附近做重复波源的振动。但由于它们振动步调不一致,所以,在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各不相同。 那么怎样形象地描绘出波的运动情况呢?物理学中采用了波的图象。一、波的图象(1)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横坐标表示在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
用纵坐标表示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1.波的图象的画法:(2)在XOY坐标平面上画出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位移平衡位置(3)将某时刻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矢量的末端用光滑的
曲线连接起来二、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1.波的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某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波的图象的画法可以知道:
对横波而言图象上各点就表示介质中各质点在空间的
实际位置。所以横波的图象也就反映了某时刻介质中各质点在空间的实际分布情况。2.振动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某质点不同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振动图象的画法可以知道:
图象上的点并不表示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在空间的实际位置。振动图象的画法OYt振动图象的画法------描点法OYt振动图象的画法------描点法返回二、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Ay /mx /m1 2 3 4 5 6 7 80B0.10AVav a: 该时刻各个质点的位移; b : 各个质点的振幅A ; c: 能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判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3.由波的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4.判断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的方法:1)带动法
前带后,后跟前2)微平移法
作出经微小时间 △t ( △t三个质点
中, 先
回到 平衡
位置1.如图,为一简谐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A点的振动方向向下,则这个波正向 传播,标出图中B 、D、E各质点运动的速度方向, C、F两质点的速度怎样?ACBFEDx/cmx/m0123456107-10-7D巩固练习: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0xtT0xYλ例:如图示:求:(1)波长 (2)b质点的振幅 (3)若波向右传播,a、b、c、d各质点的振动方向 (4)若波速为0.2m/s,则波的频率为多少?(5)若波速为0.2m/s,且向左传播,画出再经过7.5s的波形图.并写出此时P点的坐标.abcdp 例: (课本P51)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经0.5s后, 其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 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5s. a. 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 波速是多大? 波的周期是多大? b. 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 波速是多大? 波的周期是多大?如该波的周期T小于0.5s.a. 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 波速是多大? 波的周期是多大? b. 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 波速是多大? 波的周期是多大?c. 如果波速为132cm/s,则波是向左还是向右传播?三、振动图象与波形图象的互化(一)已知波动图象, 画出振动图象 例1. 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v=5m/s,试画出平衡位置在x=10cm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 【解】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A点从平衡位置向正y方向振动.【方法点拨】2. 从波动图中确定所求质点的对应时 刻的位置和运动方向.1. 利用获取的信息求出振动的周期.3. 画图 注意波动图与振动图中的时间关系. 例2.一列简谐横波沿正x方向传播,其速度为10cm/s,在t=1.5s时其波形图如图所示,在x=15cm处的质点为B,试画出质点B的振动图象.【答案】1.如图所示,甲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乙图是这列波传播介质中某质点此后一段时间内的振动图象,则
A.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乙为A质点的振动图象
B.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乙为B质点的振动图象
C.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乙为质点C的振动图象
D.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乙为质点D的振动图象BD 例3. 一简谐波向正x传播, 在距波源O点为2m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该波的波速为2m/s,试作出t=2s时刻的波形图象. (二). 已知振动图象, 画出波动图象【答案】【方法点拨】2. 从振动图中确定质点所求时刻的位置 和运动方向.1. 利用获取的信息求出波长.3. 画图 注意波动图与振动图中的时间关系. (07年高考.T1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波速v=4m/s. 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 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图a体验高考ABCD(A) 例4. 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3m的两质点P和Q的振动图象, 其实线是P点的振动图象, 虚线是Q点的振动图象, 若P质点离波源比Q质点近, 则该波的最大波长为______m; 若Q质点离波源比P点近, 则该波的最大波长是_______m. 【解答】由图可知t=0时刻, P在正向最大位移处, Q在平衡位置且向负向运动. 若P质点离波源近, 则P、Q间波形如图(3)所示, 有3?/4=3, ?=4m; 若Q点离波源较近, 则P、Q间波形如图(4)所示, 则有?/4=3, ?=12m.10.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A.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25m/s
C.从该时刻起经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是16m
D.从该时刻起,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
BD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传播,图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已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图中是向下的,下面说法中正确是
A.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记时,P点已振动时间T
B.波源是M,由波源起振开始记时,P点已振动时间3T/4
C.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记时,P点已振动时间T/4
D.波源是N,由波源起振开始记时,P点已振动时间3T/4课件15张PPT。12.1 波的形成和传播经常见到的......观察绳波的形成过程: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被带动.
3.绳端上下振动的形式沿绳传播出去就形成了波.一、波的形成和传播横波和纵波各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关系?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凹凸波).
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疏密波).
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做密部.
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做疏部.
声波和地震波声波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水波形式上具有横波的特点,但不是纯粹的横波 1. 波源和介质:
介质——波借以传播的物质(气、液、固)波源——首先开始振动的物体.2.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三、机械波4、机械波传播特征:
(1)沿波的传播方向,介质中各质点由波源开始由近及远的依次开始振动,靠近波源的质点先振动,远离波源的质点后振动;(2)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而质点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振动频率由振源决定,与振源振动频率相同)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3)机械波通过向外传播机械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和信息。单个质点所表现出的
周期性运动大量质点共同表现出的周期性运动质点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作用被前一振动质点带动振动是波动的起因,波动是振动的传播四、波动与振动小结形成

传播机械波分 类介质中存在相互作用力的各质点,前后依次带动,把波源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的传播开去根据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 例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球掉入池塘里,能否通过往池塘丢入石块,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球冲到岸边? 解析:
不能.向水中投入石块,水面受到石块的撞击开始振动,形成水波向四周传去.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水波向四周传播而水只是上下振动并不向外迁移,所以球也仅仅是上下振动而不会向岸边运动.例1、有关机械波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机械波的形成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随波一起迁移;
B、机械波传播的是机械振动的振动形式;
C、介质中的各个质点的周期不同;
D、机械波传播的是振源的振动能量,它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B、D例2、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情况,在波中标出A、B、C、D、E五个质点在此时刻的振动方向。答案 A点振动的方向向下,B点振动的方向向上,C点的振动方向向上,D点的振动方向与B、C相同,E点的振动方向向下。课件31张PPT。12.4 波 的 衍 射和干涉吴老师一、波的衍射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2.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说明: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结论:1.窄缝宽度跟波长相差不多时,有明显的衍射现象2.窄缝宽度比波长大得越多,衍射现象越不明显3.窄缝宽度跟波长相比非常大时,水波将直线传播,观察不到衍射现象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才能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注意: 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而要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须满足上述条件,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衍射现象仍存在,只不过是衍射现象不明显,不易被我们观察到1.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一切波都会产生衍射现象
2.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
3.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大小,并不是决定衍射能否发生的条件,仅是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4.一般情况下波长较大的波容易产生显著的衍射现象
5.波传到小孔(或障碍物)时,小孔或障碍物仿佛是一个新的波源,由它发出与原来同频率的波在孔或障碍物后传播,于是就出现了偏离直线传播方向的衍射现象
6.当孔的尺寸远小于波长时,尽管衍射十分突出,但由于能量的减弱,衍射现象不容易观察到课 堂 小 结例1.下列现象或事实属于衍射现象的是( )
A.风从窗户吹进来
B.雪堆积在背风的屋后
C.水波前进方向上遇到凸出水面的小石子,小石子对波的传播没有影响.
D.晚上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C例2.下列关于波的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衍射是一切机械波特有的现象
B.对同一列波,缝或孔(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
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是由于声波波长较大BD例3.在水波槽的衍射实验中,若打击水面的振子的频率是5HZ,水波在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显著的衍射现象,小孔直径d应为( )
10cm
5cm
d>1cm
d<1cmD例4:如图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为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述描述正确的是( ) 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
B.挡板前波纹间距离相等
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
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地观察衍射现象A.B、C.两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继续传播,波的形状和传播的情形都跟相遇前一样,也就是说,相遇后,它们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 一、波的叠加波叠加原理: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在介质中某一点(或某一区域)相遇时,每一列波都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向前传播,彼此之间互不影响,好像没有遇到另一列波一样,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所产生的振动,每一质点仍然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质点振动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二、波的干涉点击下图看水波的干涉由此可知:这两列波相遇后,在振动着的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出来的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相互隔开.1、波的干涉波的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隔开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
干涉图样:由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如上页图).2、干涉的解释 如果在某一时刻,在水面上的某一点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谷相遇.波峰和波峰、波谷和波谷相遇时,质点的位移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因此在这一点,始终是两列波干涉的加强点,质点的振动最激烈.如果在某一时刻,在水面上的某一点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峰相遇,在这一点,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把相应的振动最激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相应的振动最不激烈或静止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弱区.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 注意:
(1)振动加强的区域振动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振动始终减弱.
(2)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3、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相遇叠加不一定能得到稳定的干涉图样.而要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产生干涉的条件:a.频率必须相等。b.振动方向一致(同类波)c.相差恒定
4、 对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的判断:振动加强点的位置:假设在两列波的叠加区域有一个P点,它到两列波源的距离分别为S1、S2,两列波的波长为λ。(n = 0,1,2,3,4 ……)P点到两列波的波源的距离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半个波长的偶数倍。二 波的干涉P点到两列波的波源的距离差等于半个波长的奇数倍。振动减弱点的位置:(n = 0,1,2,3,4 ……)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S1、S2两个波源,这两个波源的频率相同。S1、S2相距两个波长,B点为S1、S2直线的中点,今以B为圆心以R=λ为半径画圆,问在该圆周
上(S1、S2两点除外)共
有几个振动加强点。 答案 6个解:设A点为振动加强 点,则有
|S1A-S2A|=nλ由图中可知:n=0或n=1三 、波的特有现象声波、 水波 、光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实验:声波也能发生干涉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随堂练习1、下列两列波相遇时叠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后,振幅小的一列波将减弱,振幅大的一列波将加强。B、相遇后,两列波的振动情况与相遇前完全相同。C、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是位移的矢量和。D、几个人在同一房间说话,相互间听得很清楚,这说明声波在相遇时互不干扰。B C D 2、关于波的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纵波不能产生干涉。 B、只要是波就能产生稳定的干涉。C、不管是横波还是纵波,只要叠加的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情况相同就能产生稳定干涉。D、波的干涉是波叠加的特例C D3当两列水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 质点P的振幅最大
C 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 质点P的位移有时候为零。答案 A B D4、如图所示两个频率与相位、振幅均相同的波的干涉图样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对叠加的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 )
A.在A点出现波峰后,经过半个周期该点还是波峰
B.B点在干涉过程中振幅始终为零
C.两波在B点路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
D.当C点为波谷时,经过一个周期此点出现波峰B 5、水面上有A、B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振动源,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有三个点a、b、c,已知某时a点是两列波波峰和波峰相遇点,c点是与a点最近的波谷和波谷相遇点,b处在a、c之间,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振动加强,c点振动减弱 B:a、c点振动加强,b点振动减弱 C: a、b、c点振动都加强 D:a、c点振动加强,b点振动不确定ABabcC例1. 如图所示两列波相向传播,当它们相遇时在图所示的甲、乙、丙、丁中,可能的是 ( )A.图乙、丙 B.图甲、乙
C.图乙、丙、丁 D.图甲、乙A 例2.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 等,其中一列沿x方向传播(图中实线所示),一列沿负x方向传播(图中虚线所示),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均沿y轴,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 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 的点。4、82、6 例3.如图所示,在x轴上的P、Q两点位置上有两个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也相同的相干波源,它们激起的机械波长是2m,P、Q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xp=1m,xQ=6m,那么在y轴上从-∞へ+∞的位置上会出现振动减弱的区域有多少个?5个课件25张PPT。三、波长、频率和波速 新 课 教 学1、x=0、x =0.1、x =0.2、 x=0.3、x =0.4、 x=0.5、 x=0.6,及A、B、C点这些质点的振动方向如何? 2、在这些质点中位移相同的点,在以后的振动中位移能完全相同吗? 4、相邻的振动完全相同的质点间的水平距离都相等吗? ABC-23、在这些质点中位移相同的点振动完全相同的点有哪些? 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 单位:米 符号: λ在图象中,相邻的峰—峰,谷—谷间距都是一个波长!注意 “相邻”二字.1、波 长说明:
1、“位移总是相等”的含义是“每时每刻都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2.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质点,所有量(如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也总是相同
3.相距λ整数倍的两个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同
4.相距λ/2的两个质点振动步调总是相反2、周期和频率波的频率( f ):波源振动的频率就是波的频率.
说明:波的频率和周期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保持不变.
 (1)、频率 1.周期(T):波源做一次全振动的时间2.决定因素: 波源 与传播的介质无关3.每经历一个周期,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2)、周期 4、每经过一个周期各质点回到原来位置,原有的波形图不改变3、波速(v)---表示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 定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说明:1.波速的大小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波在均匀介质中是匀速传播的.
注意:波速与质点的振动速度不同,质点的振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因此质点的振动速度时刻在变.
4.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说明:
(1).波的频率f,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
(2).波速v由介质决定,与波源无关.
(3).一列波进入两种不同的介质,其频率不变,波速与波长相应改变.v =△x/ △t =λ/T =λf(其中, △x为波传播的距离;△t为波传播△x经历的时间)实 战 演 练例题:如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0.5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 大于0.5s. (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
(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实 战 演 练(1)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分析根据题意,这列波的周期大于0.5s,所以经过0.5s的时间,这列波传播的距离不可能大于一个波长 .当波向左传播时,图中的波峰1只能到达波峰2,而不可能向左到达更远的波峰. 12解:已知传播的时间为 t=0.5s,由图可以知道波的传播距离 Δx1=0.06m实 战 演 练12实 战 演 练(2)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波速是多大?波的周期是多大?123解:若波向右传播,则波在0.5s平移量Δx2为0.18m5、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
不指定波的传播方向,图象中波可能向x轴正向或负向传播. 从某种意义上讲,波的图象可以看作是“位移对空间的展开图”,即波的图象具有空间的周期性;同时每经过一个周期波就向前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虽然不同时刻波的形状不同,但每隔一个周期又恢复原来的形状,所以波在时间上也具有周期性。 6、波具有空间周期性、时间周期性周期性:
每经历一个(整数)周期,会出现完全相同的波形
小 结波长:在波动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数值上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波速取决于介质的性质频率:各个质点的频率相同
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频率三者的关系: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的波(如机械波,电磁波,光波等)1、下列关于波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是表示振动能量在介质中传播快慢的物理量
??? B、它是表示介质中各个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C、它是表示介质中各个质点随波迁移快慢的物理量
??? D、波速由介质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不同的AD2、下列关于波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波动中,相邻的两个相对于平衡位
置位移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 B. 在横波中,波峰与和它相邻的波谷之
间的距离等于波长
??? C. 在纵波中,密部中点与密部中点之间
的距离等于波长
??? D.在波动中,振动在一个周期内在介质中
传播的距离等于波长D3.下列关于波的频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波动中,各个质点振动的频率的相同,都等于波源振动的频率
??? B. 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并不变化
??? C. 波的频率越大,各个质点振动得越慢
??? D.波的频率与介质有关,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的频率将发生变化AB4、关于公式 ,正确的说法( )
??? A. 适用于一切波
??? B.由 知, 增大,则波速 也增大
??? C. , , 三个量,对同一列波来说,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保持不变的只有???
D.由 知,在同一介质中波长是2m的声波比波长是4m的声波传播速度小2倍AC5、一列波在第一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1,在第二种介质中的波长为λ2,且λ1=3λ2,那么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 )
A.3:1,1:1
B.1:3,1:4 C.1:1,3:1
D.1:1,1:3C6.一波源振动的图像如图,波的传播速度为80m/s,则这列波长和频率分别为( )
A.800m,10Hz B.8m,1Hz
C.4m,20Hz D.8m,10HzD例1:一列简谐波在 轴上传播,t时刻的波形图线如图所示,此时A正沿 轴正向运动,已知A在t时刻与人坐标原点o相距0.5m,并且再经t=0.02s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求 :波长、频率、波速、波的传播方向。练习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0时的波动图象,波速为 ,从t1=0到t2=2.5s的时间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是多少?位移是多少?练习2: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P、Q是直线上相距1.2m的两个质点,当波刚好传到其中某一点时开始计时,已知在t=4s内P点完成8次全振动,Q点完成10次全振动,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分别为( ) A. P→Q V=0.3m/s B. Q →P V=0.3m/s
C. Q →P V=1.5m/s D. P→Q V=1.5m/s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