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4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3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课件 (4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13: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三节
01
主体功能区
目录
CONTENT
02
区域协调发展
03
蓝色经济
04
海洋权益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地理背景。
2、根据深圳、兰州、西藏和三江源地区的政府报告等资料,对比说明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开发方向、地域类型和主体功能。
3、结合长江经济带位置、交通、工业、科教等资料,分析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4、根据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协同发展规划。
5、结合中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梳理我国海洋国情。
重难点分析
重点:
1、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国土开发现状)
2、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开发方向、地域类型和主体功能
3、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优势
4、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5、结合中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梳理我国海洋国情
难点: 1、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开发方向
2、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
突破方式:1、四大功能区政绩考核标准以及四个典型城市的2019年政府
报告,让学生根据表格梳理地理背景、开发方向。
2、通过让学生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
对性地提出发展规划。
主体功能区
01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存在着重“发展计划”、轻“布局规划”的偏差。政府在衡量区域发展水平时,更多考虑其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各地以 GDP 为核心导向,甚至不惜牺牲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来盲目地发展经济,造成了国土开发无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
国土开发过度:按照国际惯例,30%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国土开发强度的极限,超过该限度,人类的生存环境就会受到影响。中国内地沿海一些城市如,深圳的开发强度已达 40%,东莞达到 38%,远高于日本三大都市圈 (15.6%)、法国巴黎地区 (21%) 和德国斯图加特 (20%) 的水平。
国土利用低效:目前我国城市用地过度开发,工业用地比例过高,一些城市各种形式的“圈地”现象严重,大建“花园式工厂”,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形象工程,使得国内不少城市用地规模急剧外延扩张,进一步加重了城市的“膨胀病”。
分——建设主体功能区
精读课本,说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主体功能区?
2、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目的?
3、确定主体功能区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4、结合课本和图表资料,分析归纳目前我国国土开发的状况。
问题:请你结合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评价图,说明我国国土开发状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
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人均可利用土地都处于缺乏和较缺乏状态。而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我国人均可利用土地评价图
请你根据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图以及各资源人均占有量情况图,说明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的情况如何?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
我国人均可利用水资源评价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情况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生态脆弱性
请你根据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图,说明我国生态情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我国大部分区域属于中度以上的生态脆弱区域,尤其西部地区生态尤为脆弱,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应加强生态保护。
我国生态脆弱性评价图
我国国土开发的现状——经济发展状况
请你根据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图,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你有何建议?
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且多极化趋势明显。
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我国2010年单位面积生产总值分布图
主体功能区类型及分布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冀中南地区、太原城市群、江淮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等。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东北平原主产区、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等。
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
禁止开发区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
优化开发区域
限制开发区域
禁止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
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是要强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对经济增长收入的考核。
一类是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是强化它对于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对提供生态产品能力的考核。
主要是强化对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的考核。
主要是实行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优先的绩效考核评价。综合考核经济增长、吸纳人口、产业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考核
标准
四大主体功能区绩效考核标准
对它的考核是强化对经济结构、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以及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等指标的评价,以优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考核。
深圳市2019年政府报告
相关材料
·1、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全面提速,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深圳湾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落户科学城
· 2、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上升为部省市共建平台,初步形成高水平实验室集群,其中鹏城实验室成立短短一年多时间就集聚了22位院士、1600多名科研人员,承担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初步建成“云脑”“云网”等四大科学装置。
· 3、深入实施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七大工程”,前瞻布局5G、人工智能、4K/8K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圳获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7%,
· 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70%。国家高新区实现扩容提质,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700多家,总量超过1.7万家、仅次于北京。
兰州市2019年政府报告
相关材料
· 1、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重振“兰州制造”——实施工业强基和产品强质工程,引导支持兰州石化、甘肃烟草、兰州水泵厂、三毛集团等骨干企业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强力推进中车兰州机车整体搬迁、宝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重点项目。
· 2、聚焦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着力打造精致兰州: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中通道南延线等项目,全力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景中高速、城市主干道恢复等工程,建设公共停车泊位6000个。加快推进华润未来城、轨道·城市曙光等重点项目,建成黄河楼一期、鸿运金茂等精品工程,打造城市新地标。
· 3、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持续开展“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精致兰州”三年行动和“十大精致项目”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建成区存量违建治理任务。完成151条道路线缆入地。
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地理背景比较
根据深圳、兰州市的政府报告及表格资料对比说明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地理背景和开发方向。
西藏自治区2019年政府报告
相关材料
·1、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良好。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深入实施,生态领域投入增幅20%以上。错那县勒布沟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全面开展江河流域综合规划编制。4058人搬出极高海拔生态保护区。日喀则珠峰保护有新举措,拉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试点工程进展顺利,那曲科学植树取得阶段性成果。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防沙治沙、“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持续开展。新增造林130.7万亩。有条件的地方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的目标任务全部提前完成。
· 2、高原生物产业增速稳健。粮食产量达到104.9万吨,其中青稞产量达到81.4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年牲畜存栏1702.81万头只;牲畜出栏482.89万头只;猪牛羊肉产量27.75万吨,同比下降0.2%。奶产量46.66万吨,同比增长14.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自2005年开始,地处三江源核心区的果洛、玉树两州不再考核GDP,青海省省长宋秀岩说:“我们对三江源当地政府的要求是:只要生态好,就算有政绩!”
2019年,青海省持续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项目五大类15项,其中黑土滩综合治理21万亩、湿地保护50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控940万亩,落实生态保护补助、林业发展改革、农业发展和农业资源补助等各类生态保护和发展补助资金4.89亿元,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将全力做好国家公园省建设、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地球卫士奖”申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园等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2019)》
问题:1、为什么要禁止开发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2、你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江源国家公园公报(2019)》
3、根据西藏自治区的政府报告、三江源地区的公报对比说明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地理背景和开发方向。
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地域类型和功能定位
请你根据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地理背景和开发方向,判断四大主体功能区的地域类型和功能定位是什么?
优化开发区域包括胶东半岛、黄河三角洲两个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和济淄省级优化开发区,由青岛、烟台、东营、济南等9个地级市的32个县(市、区)组成,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5.7%。
重点开发区域由枣庄、潍坊、日照、临沂等地市的29个县(市、区)组成,还包含部分城市重点开发的镇(乡、街道办),具备较强经济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较好发展潜力,作为落实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要支撑的城市化地区,占全省面积的19.1%。
知识链接:你知道家乡是哪一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吗?
2013年山东省政府《山东主体功能区规划》
我市进一步细化发展定位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奎文区、寿光市列入国家级优化开发区域,占全省的23%。诸城市列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东陇海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占全省的11%。我市13个镇列入全省重点开发镇,占全省的8%。在限制开发区域中,昌乐县、青州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列入东部沿海农产品主产区,占全省的42%。临朐县列入鲁中南山地生态经济区,占全省的7%。在禁止开发区域中,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省的14%。青州风景名胜区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占全省的20%。仰天山自然保护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临朐老龙湾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昌乐乔山列为省级地质公园,寿光、峡山湖、安丘拥翠湖列为国家级湿地公园,昌邑柽柳林、昌乐仙月湖列为省级湿地公园
潍坊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2013年山东省政府《山东主体功能区规划》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02
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经济带介绍:
长江经济带面积205.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1.4%,2018年时,总人口为6亿左右,占全国42.9%。生产总值约40.3万亿元,占全国的44.1%。
问题:
1.读图说明长江经济带所包含了哪些省份?
2、结合长江经济带位置图、交通图及文字材料,分析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长江经济带铁路和公路交通布局图
交通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通道建设,增强了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长江经济带铁路和公路交通布局图
工业基础:长江经济带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兼备,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在重点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制造业集群。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14万亿,占全国的一半。八省市的第二产业占比,均在40%左右,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长江经济带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是承接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转移最主要的腹地。
高等教育:长江经经济带优势突出。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校在校生人数突破1300万,占全国43%,为中国高教资源最集中的地方。2017年长江经济带总计流入人口300万以上,充足的青年移民,将提升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
自然资源: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75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主要林区在川西、滇北、鄂西、湘西和江西等地。用材林仅次于东北林区;经济林则居全国首位,以油桐、油菜、漆树、柑桔、竹林等最为著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群落、物种和数量在中国七大流域中多占首位。在全国已探明的130种矿产中,长江流域有110余种,占全国的80%。各类矿产中储量80%以上的有钒、钛、汞、磷、萤石、芒硝、石棉等;占50%以上的有铜、钨、锑、铋、锰、高岭土、天然气等。全国11个大型锰矿、8大铜矿,长江流域分别占有5处、3处;湖南、江西的钨矿,湖南的锑矿,湖北的磷矿,均居全国之首。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
02
03
04
01
长江经济带以长江为轴联系我国东中西部,腹地范围大,临近珠三角地区,容易接受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交通便捷,通达度高。
长江主干线是联系我国东中西部的纽带,纵向陆路交通干线使我国南北方各地区连为一体。
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钢铁、电子、汽车、石化、装备制造业沿江分布,形成东西连绵的综合性工业走廊。
人口和城镇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人口密集,城镇化程度高,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市场广大。
优势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优势总结
长江经济带出现的问题
1、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上下游协作机制不完善。
工业化进程: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化蓝皮书》测算,截止到 2015 年,上海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江苏、浙江两省已经十分接近后工业化阶段。而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游省市大多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差距巨大。
生产总值:2019年各省的生产总值,江苏99631.5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10%以上,在11省中遥遥领先,而贵州16769.34亿元,占全国GDP总量1.69%。
环保合作:长江上游成渝城市群过多承担着治理水污染,涵养水源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高;长江下游长三角城市群则享受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无需付出代价,因而忽视环保问题。形成上下游不同行,左右岸不同步的现象,严重制约生态治理效率。
长江经济带出现的问题
2、生态破坏严重:过去两年,连续两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出长江沿岸300多个突出环境问题,让沿江11省市受到极大震动。长江沿岸省份因江而兴,但过度开发致使江滩船舶接踵连营,滩地上砂石堆积如山、垃圾遍布、违章建筑林立,不但造成临江不见江的局面,而且阻水、挑流,严重阻碍长江泄洪。此外围江建厂、非法采砂,非法乱排、绝户式大捕捞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水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长江一度达到无鱼等级,长江白鲟也于2019年12月23日宣布物种灭绝。
3、产业布局不合理:长江流域各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比较明显,如汽车制造行业几乎遍布沿江各省市,各省市过分追求建立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造成资源过度消耗、低水平重复建设、各地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产业带动、产业联动、产业集群能力不足,城市群间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影响了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整体竞争优势的提高。
长江经济带如何更上一层楼?
请你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长江经济带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要求: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时间:3分钟
三极
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
一轴
两翼
多点
分别指沪瑞、沪蓉两大南北运输通道
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
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的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相关材料
2019年以来,沿江11省市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与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工程推动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促进工程落实,打出一套系统治污的“组合拳”
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2019年12月中旬,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长度比2018年底增加3954公里,提升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
推进化工污染治理。2019年以来,沿江11省市累计搬迁、整改、关停化工企业958家。
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加强船舶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加大对偷排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沿江11省市已有579座尾矿库完成闭库。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4%,搬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规模达178.9万亩。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
相关材料
2019年以来,沿江11省市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与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工程推动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促进工程落实,打出一套系统治污的“组合拳”
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2019年12月中旬,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长度比2018年底增加3954公里,提升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
推进化工污染治理。2019年以来,沿江11省市累计搬迁、整改、关停化工企业958家。
推进船舶污染治理。加强船舶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加大对偷排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进尾矿库污染治理。沿江11省市已有579座尾矿库完成闭库。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经济带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4%,搬出和转移禁养区内的水产养殖规模达178.9万亩。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相关材料
一、系统治理长江干线航道,提升黄金水道功能。
充分发挥长江水运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少等优势,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整治浚深下游航道,有效缓解中上游瓶颈,改善支流通航条件,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打造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黄金水道。
二、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建设。
公路:沪蓉、沪渝、沪昆、杭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
铁路: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已建成通车,武九、西成高铁和兰渝铁路开通运行。沿江高铁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加快推进,江苏南沿江高铁开工建设,湖苏沪高铁、重庆至黔江高铁项目可研已批复。
机场:湖北十堰机场、云南沧源机场、江西上饶机场、云南澜沧机场正式通航,重庆江北机场、武汉天河机场改扩建工程建成投运,成都新机场、上海浦东、贵阳等机场改扩建进展顺利,湘西、荆州等一批新建支线机场项目开工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产业布局
相关材料
1、促进产业互补,形成产业集群新格局。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群定位分工不同,因此,根据各自优势形成内部协调一致的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售后等生产性服务业供应链,根据区域分工协作在长江上中下游大力培育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产业链集群,形成产业空间布局合理、区域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新格局,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
2、优化沿江城镇化格局。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助推力。加快建设重庆、成都、武汉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全国 248个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中,长江经济带有 81 个,浙江省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正健康发展。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03
拓-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结合图片及课本115页文字内容在表格中梳理我国
海洋国情:
海域面积
气候
资源
灾害
生态系统
环境问题
小结
04
小结
1.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自然背景主要有(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④水污染严重,水源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建设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背景主要是(  )
A.生态保护区面积大 B.生态脆弱区范围广
C.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D.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jian'c
3.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域都面临一定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化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 B.重点开发区域—经济基础薄弱
C.限制开发区域—耕地面积减少较多 D.禁止开发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大
4.关于不同类型功能区域开发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化开发区域—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重点开发区域—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
C.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农业开发活动 D.禁止开发区域—禁止任何人类活动
当堂检测:
A
B
C
B
长江经济带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政府开启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读下图,完成问题。
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②矿产、能源、水力资源丰富
③政策支持  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川渝地区物资往来数量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
①空间位置邻近 ②黄金水道的作用 ③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④经济互补性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A
D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