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恒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这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一谈感想。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早上好有精气神!其实,我们每一天的学习都是一次挑战,挑战自己,挑战同伴, 挑战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敢挑战吗?(板书课题齐读:亡羊补牢)这是一个成语。学写 “牢”是上扁下长,上横短下横长竖要露头在中央。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去课文中找找答案。
二、检查预习结果。
你一定可以认识这些词语,让我们来读一读。开火车,发现这两个词大家都注意到了轻声。轻声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读轻声的词,平时读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他们。
三、初读感悟
过渡语:看来生字词难不住大家,课文又读得怎么样呢?(板书:读故事)
1、 自由朗读,思考故事,提出自读要求。
2、 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都会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串词语朋友,我们来挑战一下,能不能根据故事内容给他们排个队呢?大家拿出自己的学业纸,根据序号看一看怎么给这些词语排队,只需要填写词语前面的序号。
4、你读书真细心,给这么多的词语排好了队!谁能按他排好的顺序连起来说一说?哇,你好厉害!把这些简洁的词语串起来就告诉了我们故事的主要内容。这些词语不仅是文章的关键词,还是文章的思路、线索,这样的图示还可以叫做思维导图。我们以后可以借用这样的思维导图来帮助我们阅读文章。(板书:讲故事)
5、理解课题,感知内容
(1)如果要把同学们的叙述再读短一点,读成一个词,那就是------(亡羊补牢)
师:你们真会读书,这是了不起的概括能力,“亡羊”是前因,“补牢”是后果。有了前因后果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2)看到“亡”字,我们立即会想到“死亡”,但“亡”字在这里是死亡的意思吗?字典中“亡”有 4种意思,大家看一看,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应该选择哪一个呢 (泡泡语出示“亡”在字典里的 4种义项)这个“牢”是什么意思呢 联系课文想一想: 是补什么呢 (羊圈) 所以,“牢”就是羊圈的意思。请做笔记孩子们,我们平时的学习要有这样的习惯,亡羊补牢什么意思,现在你们知道了吧 (有个人养的羊丢了,去补羊圈)带着你的理解再次齐读课题。寓言故事一般都比较简短,流传下来,人们往往用一个成语概括,这样的一个成语就能揭示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再读故事,感悟寓意
1、过渡语: 孩子们通过刚才对课文的熟悉,告诉我老师这个人丢了几次羊?2次,发现没有,故事中羊被叼、再丢羊、不再丢,都跟“窟窿”有关。老师把故事中带有“窟窿”的句子都找出来了,一起来看看。
2、谁来读第一句。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梳理:这句话讲的是丢羊的原因,说原因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用上“因为”,也可以用上“原来”。)
3、羊丢了,街坊邻居们怎么说的啊?谁来读一读?老师把这个句子做了一丁点改动,你们发现没有?这两个句子有两处不同,但是你们仔细读一读,这点差别,到底还有什么不同?从“赶紧”一词你读出了什么?(生:着急、担心)我们一起读读吧,读出街坊的着急、担心。
4、现在老师来扮演养羊人,谁想来当街坊劝劝我。
5、还有想来劝的吗?这样,请同桌两人的一号同学扮演养羊人,其他几个孩子扮演街坊,大家一起把当时的情景演一演吧。请一组表演
6、街坊们算得上苦口婆心了,可养羊人偏偏不听劝告,这不,第二天他的羊又少了一只,大家一起读原因——“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7、他后悔了吗?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用横线勾画出语句。谁来说说他会怎么想,既然是这样想的,他又怎么做了呢?赶紧说明他修的速度?第一天丢羊什么时候去修羊圈?能不能一周,一个月,生:不行。也就是说改错就得。。。生:及时、快从“赶快”一词你读出了马上改正错误、弥补损失......
8、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时候,街坊们又来了,看着养羊人修好的羊圈,大家会说点什么呢?你觉得这个养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9、如果我们说养羊人开始有些傻有些固执,现在该说他终于有进步了——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进步;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更是进步!我们真为羊羊人的进步感到高兴,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10、我们收获不小,不仅读懂了故事,还读出了故事中的道理。(师板书:悟寓意)其实,“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出自于《战国策》,这个成语的后面还跟着四个字,我们一起读一读: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在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师板书:为时不晚)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生活中的小事中也蕴含着一个大道理,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亡羊补牢的经历呢?
2、下面我们再来读一则寓言故事,运用刚才学到的想象人物心情和态度,抓住提示语把对话读好。
预设:虽然他能听别人劝说,但是自己不加分析。对呀故事中的年轻人虽然能够听别人的劝说,但是却不加分析笼统接受,就是囫囵吞枣。希望学了今天这两则寓言,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同学们也能踏踏实实的,不要囫囵吞枣,一旦犯了错也不要怕,亡羊补牢,及时补救。多读故事变聪明。所以,老师推荐你们课后多去读一些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