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6.4、眼睛和眼镜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00:33: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6.4、眼睛和眼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原理,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总是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近视眼是因为正常距离的物体所成清晰的像在视网膜前方
C.近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要佩戴凸透镜矫正,看近处的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虚像
2.小明看到远处有一朵花,如图甲,戴上眼镜后看到的效果如图乙,则他的眼睛和眼镜分别是(  )
A.近视眼 凹透镜 B.远视眼 凸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远视眼 凹透镜
3.如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其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的人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可以佩戴凸透镜矫正
C.凸透镜也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6.小明把甲、乙两个透镜分别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的光屏上出现了如图所示光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凸透镜,可用以矫正近视眼 B.乙为凸透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
C.甲为凹透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 D.乙为凹透镜,可用以矫正近视眼
7.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8.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智能配送机器人被广泛使用,智能机器人主要是通过摄像头完成人脸识别、录入取货码和扫描收款二维码。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工作,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是光源
B.机器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来矫正近视眼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
D.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9.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促进视力健康是社会关注的“光明工程”。关于近视眼成像及其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B.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C.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D.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使用凹透镜矫正
10.如图是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11.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光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我们观察到日出的时间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
B.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后方,需佩戴凹透镜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中,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D.雨后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暗处是积水,主要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
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
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
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
二、填空题
13.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无接触式体温计(如图甲)被广泛使用,它是依靠感知人体发出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温度的;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疫情期间,小明在线上学习时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视力急剧下降。经医生检查,小明晶状体变厚,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面。如上图所示的乙丙两幅示意图中,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______(选填“乙”或“丙”)
1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成像落在视网膜______(选填“前方”或“后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_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15.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的实像,落在目镜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____、____的虚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又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填“近视镜”或“远视镜”)镜片代替。
16.小华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由于他经常玩手机,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近视而看不清远处物体,这是眼睛的晶状体变厚使像成在了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所致。为了能在上课时看清楚黑板上的字,她应该配戴_____(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三、综合题
17.小明自从上初三后,为了升入卫中或一中,学习比原来更刻苦了,由于不注意保护眼睛,发现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原来越来越近了,
①说明小明已患上 ______ 视眼,原因是看物体时晶状体所成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 ______ ,小明应佩戴具有 ______ 作用的眼镜来矫正.
②以下是用眼镜看书上的字的情形,小明的眼镜应该是图中的 ______ .(填字母)
③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请写出一条保护眼睛建议或措施: ______ .
18.小苗进行“视力矫正”的探究活动.如图(甲)所示它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
(1)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图,其中矫正做法正确的是_____图.(选填“A”、“B”、“C”、“D”)
(2)若在图中(甲)实验中“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_____
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19.周末小宇一家去公园玩,开车时爸爸看到车玻璃上有霜,便打开车里的暖风,霜即刻消失变成小水滴;坐在旁边的爷爷,带着老花镜在看报纸,小宇透过镜片看到爷爷的眼睛比实际要大;在公园,他走近湖边却发现水面下鱼儿在云里游动,他发出惊讶的声音,结果鱼儿立即四散而去。
(1)小宇看到的“鱼儿”是光_______形成的,看到的“云”是光_______形成的,两者都是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小宇发出声音,鱼儿四散而去。说明了_______现象。
(3)试解释“霜”的形成和消失的原因_______?
(4)老花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______?为什么透过镜片看到爷爷的眼睛比实际要大___?
20.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很高,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1)你认为哪些习惯容易使人得近视?______;
A.暗处长时间玩手机、电脑游戏 B.灯下长时间写作业 C.经常眺望远处高山
(2)正常人的眼睛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______镜,通过睫状肌的调节,使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得到的是怎样的像?_____(填序号)
A.正立、缩小、实像 B.倒立、缩小、实像 C.倒立、放大、虚像
(3)下图的四幅图,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是______,表示矫正做法的是_____。(填序号)
21.仔细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眼睛和眼镜
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程度,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依靠眼睛调节所能看清的最远和最近的两个极限点分别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当眼睛出现某些缺陷时,人们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常见眼镜的实质就是凸透镜或凹透镜。透镜的焦距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的度数是负数。例如,-200度的镜片表示这是凹透镜,透镜焦度是,它的焦距是0.5m。
(1)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的像的性质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
(2)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
A.0~10cm B.10cm~25cm C.10cm~无限远 D.25cm~无限远
(3)如题图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是______,需要用______镜来矫正。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______,焦距为______m。
(4)小明仔细观察镜片的形状和厚度,把四种镜片的截面图画成了图中甲、乙、丙、丁所示的形状,则可以知道:近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______;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B.近视眼是因为眼睛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将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所以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故A错误,B正确;
C.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使进入眼睛的光线变得发散一些,延迟会聚,使物体的像呈现在视网膜上,故C错误;
D.远视眼是晶状体对光线会聚能力较弱,近处物体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后,视网膜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但是不清晰,所以需要佩戴凸透镜,会聚光线,让像会聚在视网膜上,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距离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由此可以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是近视眼,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为凹透镜,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本领过强,远处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①图的入射光线经过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选③图;远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本领过弱,近处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②图的入射光线经过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所以②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选④图。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①③,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①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③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详解】
A.近视眼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导致像成在视网膜前方,需要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故A正确;
B.远视眼由于晶状体对光会聚能力太弱,像成在视网膜之后,需要佩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故B错误;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如果物距大于1倍焦距,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如果物距小于1倍焦距,则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不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C错误;
D.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C.图甲光斑的中间比较暗,说明甲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可用以矫正近视眼,故AC错误;
BD.图乙中间出现亮斑,说明乙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可用以矫正远视眼,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
故选D。
8.C
【详解】
A.自身可以发光的是光源,二维码自身并不能发光,所以二维码不是光源,故A错误;
B.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所以并不能用来矫正近视眼,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故B错误;
C.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近像远像越大”可知,使物体远离透镜,成的像会变小,所以将二维码远离摄像头可以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故C正确;
D.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聚光能力太强,使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而形成的。因此要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
故选D。
10.C
【详解】
AB.如图甲所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属于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AB错误;
CD.如图乙所示,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属于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1.A
【详解】
A.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且大气层并不是均匀的,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由于光的折射,人们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即观察到日出的时刻会比实际日出时间早,故A正确;
B.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应该佩戴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加以矫正(使光线延迟会聚,像成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
C.雨后彩虹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C错误;
D.平静的水面,能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凹凸不平,地面发生漫反射。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水面亮;地面发生漫反射,有很少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感觉地面黑。故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
A.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错误;
B.照相机在使用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
C.投影仪在使用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错误;
D.丢弃的矿泉水瓶与瓶内剩余的水组成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的凸透镜,能会聚阳光,容易引起火灾,故正确。
故选D。
13. 红外线 绿 丙
【详解】
[1]人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红外线体温计是依靠感知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温度的。
[2]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3]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眼矫正用凹透镜,故能正确矫正小明视力的是丙图。
14. 前方 凹
【详解】
[1][2]长时间使用手机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相当于焦距变小,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片做的眼镜,延迟光的会聚。
15. 一倍焦距内 正立 放大 远视镜
【详解】
[1][2][3]天文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一倍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为天文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相当于凸透镜,而远视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为凹透镜,所以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远视镜片来代替。
16. 虚 前 凹
【详解】
[1]手机关闭的屏幕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
[2][3]近视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增强,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需要佩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7. 近 前面 发散 C 不要长时间用眼,一般在45~6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
①②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配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③保护眼睛的措施有:不要长时间用眼,一般在45~6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不要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躺在床上看书;看书写字,眼睛要与书本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绝不能趴在桌子上看书.
【详解】
①由“小明现看书时眼睛与书的距离比原来越来越近了,”可知小明已患上近视眼,原因是看物体时晶状体所成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小明应配戴具有发散作用的眼镜,即凹透镜来矫正.
②书面上的字在AB眼镜中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成像性质与放大镜一样,放大镜是凸透镜,所以AB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眼镜;透过D看书面上的字,字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以D是一个平光镜.综上分析要选用C眼镜.
③不要长时间用眼,一般在45~6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
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读书写字;
不要在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看书写字,眼睛要与书本距离保持在30厘米左右,绝不能趴在桌子上看书.
故答案为①近;前面;发散;②C;③不要长时间用眼,一般在45~60分钟左右,要让眼睛休息10分钟.
【点睛】
②小题用到了排除法,不戴近视镜的同学,对于戴上近视镜后看到的物体 与不戴近视镜区别没有感性的认识,但可以利用书面上的字在透镜中的情况结合凸透镜和平光镜的成像特点利用排除法确定答案.
18. A D B
【详解】
(1)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是A图;近视眼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是D图.
(2)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一个凹透镜,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当取下近视眼镜时,像会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要靠近凸透镜.故B正确.
19. 折射 反射 虚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霜吸热熔化成小水滴消失 老花镜是凸透镜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1)[1][2][3]小宇看到水中的鱼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看到水里的“云”是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形成的,两者都是虚像。
(2)[4]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所以小宇发出声音,鱼儿四散而去。
(3)[5]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后放出热量凝华而成的;当打开暖风,霜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熔化成了水滴。
(4)[6][7]老年人眼睛的晶状体太薄,所佩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爷爷的眼睛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透过镜片看到爷爷的眼睛比实际要大。
20. AB 凸透 B A C
【详解】
(1)[1]暗处长时间玩手机、电脑游戏和灯下长时间写作业容易导致近视,长时间用眼应该经常眺望远处高山,可以缓解眼的疲劳。
(2)[2][3]正常人的眼睛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通过睫状肌的调节,使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4][5]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所以A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所以C是近视眼的矫正做法。
21. D C
近视眼 凹透 4 0.25 丙 乙
【详解】
(1)[1]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故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2)[2]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大约在10cm处,则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无限远,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3][4]如题图所示,在视网膜前成像,说明晶状体折射能力太强了,看不清远处,故是近视眼;折光能力太强了,故需要佩戴发散透镜,故选凹透镜。
[5][6]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另一同学小芳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是-400度,则该透镜焦度为;焦距为
(4)[7][8]近视眼配带凹透镜,起发散作用,故选择丙或者丁,度数较大,即透镜焦度较大,则焦距较小,折光能力较强的,即凹透镜凹得程度更大,故选丙;同理远视眼配带度数较大的是折光能力较强的,故选凸得程度更大的透镜,故选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