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10 爬山虎的脚
一、选择题
1.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句中的“新鲜”一词可以换成( )
A.新奇 B.鲜美 C.鲜亮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B.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 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A.如果……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不但……而且……
读句子,完成词语练习。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
4.“新鲜”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 )
A.色彩新而鲜艳。
B.新奇;稀罕。
C.(事物)出现不久。
5.句中的“新鲜”一词可以换成( )。
A.新奇 B.鲜美 C.鲜亮
6.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人声鼎沸 无原无故 鹤发童颜 山崩地裂
B.鸦雀无声 威风凛凛 响彻云宵 无可奈何
C.相貌堂堂 悄无声息 刚正不啊 文质杉杉
D.精忠报国 秉公执法 腾云驾雾 提心吊胆
二、填空题
7.按要求填空。
“徒”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___ ;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 部,再查___________ 画。“徒”字的意思有:①步行;②学生;③空的,没有凭借的;④徒然。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徒”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他常常利用假期徒步旅行。 ( )
(2)我去图书馆借书,一个上午一本书也没借到,真是徒劳无功啊! ( )
8.读拼音,写字词。
1.春风吹拂着大地,柳枝的jīng( )又软又nèn( ),枯wěi( )了一冬的小草伸出了小脑袋,qiáo( )着外面的世界,无叶梅的花朵密密地,重dié( )在一起,jūn( )匀地开满了树,没有一点空xì( ),漂亮极了。
2.草坪又大又绿,zhàn( )满了整个cāo( )场,在上面踢球真是太shū( )服了。
三、语言表达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选做题)
9.东东为观察绿豆芽拍了几张照片,请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 ) ( ) ( ) ( )
10.仿照例子,把东东的观察记录表补充完整。
观察对象 序号 时间 状态
绿豆芽 1 9月22日 绿豆硬硬的、圆圆的、绿绿的
2 9月23日 ______
3 9月24日 ______
4 9月27日 ______
11.观察日记中还有一句这样的描写:“绿豆芽的小叶子慢慢长大了,而且茎越长越高。这一句最有可能是( )的日记。A.9月21日 B.9月25日 C.9月26日 D.9月28日
1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但是有温和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仔细观察,怎么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去掉问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把太阳当作人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爬山虎用脚巴住墙。(把句子写具体,至少增加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用加点字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13.第①段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成____________。
14.第①段中,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介绍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
15.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三种爬山虎的脚,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第②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后,细丝主要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
17.读句子,结合课文,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细心观察 B.连续观察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
阅读课文选段,做后面的练习。
①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选自《爬山虎的脚》)
18.选文第①段写得真清楚,我知道了图( )画的爬山虎的脚是正确的。
A. B. C. D.
19.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入文中画“ ”部分的括号中,并完成练习。
贴 巴 拉 触
这部分作者是从 和 两方面来描写爬山虎的攀爬过程的。
20.画“ ”的句子中的“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了比喻的写法,“爬山虎的脚”和“蛟龙的爪子”都是弯曲而尖细的,有相似点。
B.因为爬山虎是向上爬的,所以作者把它想象成一条蛟龙,“爬山虎的脚”就比作了“蛟龙的爪子”。
22.读了选文,你认为观察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句中的“新鲜”是指叶子没有枯萎、变质,颜色鲜艳。
新奇:新颖奇特;新鲜奇妙。
鲜美:(菜肴、瓜果等)滋味好;(花草等)新鲜美丽。
鲜亮:鲜明,漂亮。
根据对句中“新鲜”的理解可知,“鲜亮”符合语境。
2.B
【详解】
解答此题可以把加点词语去掉后和原句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A.“刚”有“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如果去掉“刚”,句子就变成了“爬山虎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时候长出的叶子。
C.“不几天”表示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去掉,句子则变成了“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萎了。”则表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强,很快就萎,具有一定伴随性,与原句意思差别较大。
D.“逐渐”意思为“渐渐;逐步。”具有一定持续性,如果去掉,原句则变成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则缺少了持续性,与原句意思有差别。
故答案为:B。
3.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作答时要先分析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句意及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与“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这两个分句之间存在条件关系,再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可知,应该用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
4.A
5.C
4.叶子新鲜是指色彩鲜艳。
故答案为A。
5.叶子新鲜是色彩鲜艳,卡哇伊替换成C选项中的鲜亮一词。
故答案为C。
6.D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A.有误,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原”改成“缘”。
B.有误,响彻云霄:响声直达极高的天空。形容声音非常响亮。“宵”改成“霄”。
C.有误,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杉杉”改成“彬彬”。“刚正不啊”改为“刚正不阿”。
D.正确。
7. T tú 彳 7 ① ④
略
8. 1.茎 嫩 萎 瞧 叠 均 隙 2.占 操 舒
【详解】
略
9.2 1 4 3
10. 绿豆变软,外面的一层绿衣裳快要脱下来了。 白白的绿豆芽从薄薄的绿豆壳中探出了小脑袋。 绿豆芽变长了,长出了一些的嫩叶,可好看了。
11.D
略
12.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不仔细观察,就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 太阳从东边露出了笑脸。 爬山虎用细细的脚紧紧地巴住墙。 即使老师不在教室,我们也要遵守纪律。
【详解】
1.读句子,两个分不是转折关系,是并列关系,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但是”改成“并且”。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4.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5.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关联词语“即使……也”为假设关系的前提下,会用关联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
1.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2.不仔细观察,就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的秘密。
3.太阳从东边露出了笑脸。
4.爬山虎用细细的脚紧紧地巴住墙。
5.即使老师不在教室,我们也要遵守纪律。
13. 爬山虎茎上的细丝 蜗牛的触角
14. 生长地方 形状 颜色
15. 刚长出来的脚 触着墙的脚 没触着墙的脚
16. 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17. B A
13.
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可以得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爬山虎茎上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
14.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脚。”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可以得出爬山虎生长的地方,从“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可以得出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从“也是嫩红的”可以得出写了颜色。
15.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和“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可以的出分别介绍了三种爬山虎的脚是:刚长出来的脚、触着墙的脚、没触着墙的脚。
16.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可以得出第一处的变化是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第二处的变化是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17.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1)结合原文的内容,从“不几天”“后来”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连续的观察。
(2)结合原文的内容,从“反面伸出”“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作者细心的观察。
18.B
19.触 巴 拉 贴
样子 动作
20.不好。用“一脚一脚”更加形象,更能突出爬山虎往上爬的艰难和努力,用“一步一步”没有这种效果。
21.A
22.观察时要仔细,从各个角度细心观察,同时要对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看到事物不断变化的过程。
18.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一段“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可以看出,CD选项爬山虎的脚与叶柄在一个方向,显然是错误的。从“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可以看出这些细丝像新叶子一样。因此,A选项是错误的。选择B。
19.
本题考查对爬山虎爬山的过程的识记。
爬山虎在爬的过程有几个关键动作:触墙-变圆片-巴住墙-变曲-拉嫩茎-贴墙。这些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第①段写的是样子,第②段写的是动作。文段中“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这些句子都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细致。
20.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对于换词类的题目,一般情况都是回答不能换。然后在根据两个词的不同含义进行分析,一脚一脚给人的感觉更有画面感,能够感受到爬山虎往上爬的缓慢与艰难,一步一步则没有这种效果。
21.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
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主要是从外形上进行比喻,爬山虎的脚弯曲而尖细,与蛟龙的脚相似。B选项中爬山虎并非如同蛟龙,只是仅从外形来判断。因此选A。
22.
本题考查观察的方法。
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观察的两种主要方法: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学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