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23课 内战爆发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文件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B.《国共两党会谈纪要》
C.《重庆谈判纪要》 D.《论持久战纪要》
2.下图照片拍摄于1945年,它反映的史实是( )
A.国民党一大 B.重庆谈判 C.抗战胜利 D.平型关大捷
3.以下哪一个事件,标志着国民党撕下和平的面具,发动了全面内战( )
A.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B.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
C.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
D.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
4.下图四幅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不断壮大的艰苦历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④②
5.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
A.民主;共和 B.和平;民主 C.统一;富强 D.独立;统一
6.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报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件“大喜事”
A.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B.为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
C.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
D.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7.1945年9月,毛泽东幽默地说:“国共和谈,宛似两个人谈恋爱,总要论及婚娶。现在吾党有诚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泽东所说的“国共和谈”的结果是( )
A.发表《论持久战》 B.推动南京解放
C.签署《双十协定》 D.发动武昌起义
8.两幅图片展示的历史事件反映的信息是
A.国共两党实现了和平 B.重庆谈判避免了内战
C.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
9.1945年,《新华日报》编辑部刊印:国共谈判,不只是国共两党的问题,而是全中国国民的问题,是中国走民主道路呢,还会相反的问题。这次谈判的结果是( )
A.促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B.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C.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D.签署了“双十协定”
10.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内战爆发 B.北伐战争 C.抗战胜利 D.重庆谈判
11.柳亚子先生曾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为了
A.国共合作与北伐 B.国共停战与抗日
C.商谈民主建国 D.共同反帝与独立
12.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 B.广大民众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C.和平民主成为国人共识 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
二、综合题
1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举行的两次会议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这两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通电
《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即“九 一九宣言”(1931年) 左图是满洲省委宣传部长赵毅敏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晚起草,9月19日发布的宣言。内容(部分)如下:第一,日本武装占领沈阳是其“大陆政策”和“满蒙政策”的必然行动,是日本军国主义阴谋已久的侵略;第二,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主义;第三,号召工农兵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才能将日本帝国主义逐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油印品(1937年) 左图是一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1937年7月8日的油印文件,封面盖有“陕甘宁边区政府之印”。其通电内容(部分)如下:全国各报馆,各团体,各军队,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暨全国同胞们! ……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宣言和通电发表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喊出的革命口号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上述口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材料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中国共产党简史》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
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有据。
14.思考与探究: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进一步重大指示。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满艰辛。探寻历史人物追求梦想的历程可以为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一定的借鉴。中国人的“中国梦”,在近代历史发展中,遭遇了各种的挫折,却仍然在艰难前行。这些梦想将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首先须顺应时代潮流】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说明发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实现中国梦,还须高瞻远瞩的智慧】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认为变法成败关键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的最终“梦想”是什么?为此他进行了哪些探索?
【实现中国梦,更须坚韧不拔的毅力】
材料四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摘编自部编历史教材八年级(上)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迫使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
材料五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行动,该行动结果如何?这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二:重庆谈判的举行和《会谈纪要》的发表,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同时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毛泽东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3)从材料二中概括出重庆谈判的意义有哪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文件是《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促进了国内和平,A项正确;《国共两党会谈纪要》 《重庆谈判纪要》 《论持久战纪要》,没有这些文件,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B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照片是1945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B项正确;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召开,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D项;材料中的照片是1945年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抗战胜利虽然是在1945年,但不是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排除C项。故选B项。
【点睛】
3.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国民党20多万人,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标志着内战的全面爆发,A项正确;BCD项都是在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的军事行动,排除BCD项。故选A项。
4.D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八一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②重庆谈判发生在1945年。③嘉兴游船会议指的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④遵义会议发生于1935年,故排序为③①④②,D项正确;ABC项排序有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毛泽东是为了实现全国人民的团结民主,和平建国的愿望而去重庆同蒋介石展开重庆谈判。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B项正确;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排除A项;“统一、富强、独立”与史实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根据材料“1945年8月29日”“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一线曙光。C项正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排除A项;党的七大为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排除B项;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国际地位得以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1945 年 8月,毛泽东赴重庆参加国共会谈,10 月 10 日,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C项正确;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是1938年,排除A项;南京解放是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后,排除B项;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领导的起义,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
1945年8月——10月,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谈判,在重庆谈判的同时,美国用飞机把国民党军队空运到内战的前线,图片说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C项正确;图片反映的内战一触即发,不是实现了和平,排除A项;重庆谈判只是国民党布置的幌子,内战不可避免,排除B项;1946 年 1 月 10 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45年,国共进行重庆谈判,不只是国共两党的问题,而是全中国国民的问题,是中国走民主道路呢,还会相反的问题,这次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D项正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937年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1946年的政协决议确定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经过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D项正确;内战爆发是1946年,北伐是1926年,抗战胜利是1945年8月,排除ABC项。故选D项。
11.C
【详解】
依据“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等信息可是与重庆谈判有关,1945年8月,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毅然前往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重庆谈判,谈判的结果是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强调和平、民主建国,C项正确;国共合作与北伐发生在192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国共停战与抗日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不是国共共同反帝与独立,而是强调国共围绕和平建国的问题进行重庆谈判,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根据材料“1945年8月29日”可知,当时的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和平、民主是当时中国人民的追求,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力量对比,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排除B项;抗日战争结束,中日矛盾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民族矛盾上升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3.(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处于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
(2)“九 一九宣言”的背景: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主义。《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背景: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D
(4)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意义:根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遵义会议意义:可从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等方面总结回答。
(2)
“九 一九宣言”的背景:根据“1931年”“日本武装占领沈阳”得出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根据“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主义”得出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主义。《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背景:根据“1937年7月”“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分析得出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3)
①1930年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④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
(4)
根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可提出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理解:根据“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分析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等角度分析说明。
【点睛】
14.(1)运动:洋务运动。
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运动: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关键:变官制
(3)梦想:为中国谋幸福;
探索:建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不能说领导武昌起义,这里的辛亥革命是广义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动“二次革命”,掀起护国运动,创办黄埔军校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
地位:是中共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只答出是中共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可以)
(5)努力: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或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任意一点即可)
原因:中共正确领导;解放军英勇奋战;人民大力支持。(任意一点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反映了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想要使中国强大起来抵抗外来侵略,但是从未想过把中国改造为新式国家。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60年代,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学习外来先进技术,富国强兵,掀起了洋务运动;但是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想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近代化新式国际。
(2)依据材料二“梁启超《变法通议》”反映了梁启超主张改造中国的官制即政治制度,进行变法。结合课本所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民族危机严重,梁启超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变法图强。在梁启超、康有为等人领导下进行了戊戌变法;“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意思是变法要育人,育人要开办学校;发展学校要改革科举制。而这一切要成功,根本关键是“变官制”。
(3)依据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由此可知孙中山的最终梦想:为中国谋幸福;结合课本所学,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孙中山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其他革命党人也建立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集中革命力量,成立中国同盟会;把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发动“二次革命”;为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掀起讨袁护国运动;1924年促成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组织领导创办黄埔军校等。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迫使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是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同意和平谈判,避免内战,实现和平建国;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到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等。“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英勇奋战;人民大力支持。
15.(1)罪行: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先后发动五次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2)结果:得到和平解决。意义: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重庆谈判,一是使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诺了召开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主张;推动了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二是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将内战罪名强加于中国共产党的阴谋;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蒋介石如果再发动内战,就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一、二中各回答出1点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蒋介石叛变革命,首先于1927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在根据地日益发展起来之后,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围剿。
(2)根据所学可知:张、杨二人在多次恳请蒋介石联共抗日无果的情况下,于1936你那12月12日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即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之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根据材料二中“表明国民党方面“承认了中共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会议”,同时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从而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重庆谈判使国民党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承诺了召开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平建国的主张;推动了和平民主运动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中“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结合所学可知:重庆谈判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将内战罪名强加于中国共产党的阴谋;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蒋介石如果再发动内战,就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