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单元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11:5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的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制定宪法
2.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其精神彰显着家国情怀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民族英雄。其中为了“打败美帝野心狼”而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陈化成 B.丁汝昌 C.赵登禹 D.黄继光
3.下图反映出解放初我国农村
A.生产力水平低 B.土地分配不均 C.发展速度缓慢 D.自然灾害频发
4.下图《人民群众在天安门广场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这反映新中国的诞生( )
A.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B.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C.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5.关于下列两幅图片内容的内在联系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实现了统一
B.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C.新中国成立标志着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
6.下图漫画出版于20世纪50年代,漫画中的中朝军队将美、英、法等入侵者打的狼狈逃窜,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结束了中国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
C.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7.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各民族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集会于北平,共商成立新中国问题的大政方针。这里的“集会”指的是
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遵义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70 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 《谁是最可爱的人》, 生动报道了在朝鲜战场上英勇作战,舍生忘死的( )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抗日义勇军 D.中国人民八路军
9.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10.毛泽东曾指出:“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材料论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  )
A.原因 B.过程 C.结果 D.意义
11.中国人民志愿军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⑤志愿军战士敢于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12.下列有关中国现代史所学内容,表述正确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B.中美建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13.观察下表,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变化说明( )
A.中国共产党对国情有了清晰认识 B.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C.1949年的中国旧阶级已荡然无存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14.假如你生活在1950年,你能看到的情景是
①街道上有“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的标语”②到处可见人们欢送志愿军去抗美援朝的热烈场面
③民主人士准备去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④农民正在田地里丈量土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5.2019年10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
①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③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基础
④标志着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1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成立了新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会议上通过了什么文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毛泽东这一庄严的宣告有何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出兵的目的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出两位“激战”中的英雄人物。根据材料概括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取得这些斗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7.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
——蒋延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简析戊戌变法的背景。
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2)你怎样理解材料二中的“帝国”变为“民国”?
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
(3)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新文化运动宣传内容有何变化?
(4)写出中国人民对材料四中思想的探索取得重大成果一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到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农村措施,开国大典、 抗美援朝、 制定宪法是政治或军事措施,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D
【详解】
“打败美帝野心狼”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以自己的牺牲掩护部队完成了收复高地的任务,D符合题意;陈化成在鸦片战争中牺牲,A排除;丁汝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B排除;赵登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C排除。故选择D。
3.B
【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解放初期我国农村土地占有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手中,广大的贫雇农人口数量虽然多,但是手中持有土地较少,因此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无法得出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
4.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举行,标志着信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A符合题意;渡江战役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B不符合题意;C说法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是西藏能够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故B正确。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故A错误。西藏通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C错误。西藏通过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故D错误。故选B。
6.C
【详解】
根据漫画“20世纪50年代,漫画中的中朝军队将美、英、法等入侵者打的狼狈逃窜”结合所学可知是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故选C;A是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排除;BD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7.B
【详解】
根据材料中时间1949年9月和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等可知,这是我国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是1945年;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时间是1954年。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B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谁是最可爱的人”“朝鲜战场”可知与抗美援朝有关,1950年10月,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B项正确;中国工农红军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排除A项;抗日义勇军、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武装,主要对象是日本侵略者,排除CD项。故选B项。
9.A
【详解】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故土地改革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故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文化大革命是建国以来的严重挫折,排除C;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排除D。故选A。
10.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并向朝中边境推进,“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说明毛泽东所指出的是关于抗美援朝的背景。选项A符合题意;过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作战,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三八线”附近,B排除;结果是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C排除;评价是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D排除;故选A。
1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付出了艰苦和做出了牺牲,他们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战斗中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重创敌人,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因此①②③④项正确,B项正确;抗美援朝是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与“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关联不大,⑤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A符合题意。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是在中共十三大,D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3.A
【详解】
根据材料内容对比,可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方面的变化。中华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即一切劳苦民众,中华人民共和国属于四个民主阶级,政权范围扩大;由工农民主专政发展为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发生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明确提出了民族自治权。材料中的改变,说明1949年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了清晰认识,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A正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排除;1949年,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等旧的阶级依然存在,C排除;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是在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与材料时间不符,D排除。故选A。
1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国开始抗美援朝,人们欢送志愿军去抗美援朝,进行土地改革,农民正在田地里丈量土地,B项正确;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1949年民主人士准备去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C
【详解】
①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选项符合历史史实,故①正确;②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不是在新中国成立时,故②错误;③根据所学知识,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选项符合史实,故③正确;④根据所学知识,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全国大陆基本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④错误。①③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6.(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
(2)开国大典;1949.10.1.;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抗美援朝;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黄继光、邱少云;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的地位,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和志愿军的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的支持等。
(1)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则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
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二图片展示的是开国大典的场景,开国大典的举行的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所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
根据材料可知,“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指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因为美国入侵朝鲜,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入朝作战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
根据所学可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无数的影响人物,他们是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根据材料可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说明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能取得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解放军和志愿军的英勇奋战,第三是广大人民的支持等。
17.(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
(3)由宣传“民主”“科学”等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
(4)中国共产党诞生,新中国成立。
(1)
根据材料一“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结合所学可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来回答戊戌变法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结合所学可从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回答“帝国”变为“民国”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可知宣传“民主”“科学”;根据材料四“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新文化运动已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可知变为宣传马克思主义。
(4)
根据材料四可知宣传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引导下,中国创立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来回答重大的探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