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理念】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并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遵循,构建以生为本、多维互促的共生和谐的生态课堂。把苏联、东欧及中国的改革作为重要学习资源和案例,立足于开发并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与变化相关史实及其结果在引导学生学习体验对比分析方法、史论结合与论从史出,培养学生以人民为中心、梳理执政为民的政治意识和奉献担当的公民意识、培育家国情怀并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让学生在获取显性的知识的过程中,能基于对知识的逻辑处理和价值判断,收获一份历史学习的方法以及内在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教材分析】
20世界下半期的世界出现许多新变化,不仅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变化,也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从此角度看,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是整个世界急剧变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其变化的理解是形成对整个世界总体变化情况的认识的必要途径,此其一。其二,社会主义作为这个世界上的新生事物,自身处在这个世界之中,必然要面对与资本主义的竞争,面对自身的发展完善问题,改革在所难免。改革既要回应时代性问题、也要回应社会主义自身发展问题、还要回应人民需求和期盼问题,因此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有风险,有失败也有成功。教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心挑选了苏联的改革及其结局、东欧各国的改革及其结局以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在比较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图,即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改革活动进行深度比较学习,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改革应该改什么、不该改什么,应该坚持怎样的原则和思路,应该本着怎样的初心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制度、文化、道路自信,树立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由于是新教材试教,新入学不久的高一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在习惯、方法和基本能力、素养要求等方面的体验和训练不足,加之我校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整体上的学习习惯如预习、主动思考等都比较欠缺,学习的惰性强而创造性不足。“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本应该在高一下学期后半程学习的,提前到高一上学期开学阶段,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的支撑。从另一方面看,缺乏相应的基本储备也意味着没有相关定势思维的束缚和掣肘,学生更有可能依据课堂体验吸收领悟情况进行创造性学习。这些不利因素决定了,组织本节课教学应该坚持低起点、低知识密度的策略,相应地放慢课堂学习节奏,但同时要突出重点细品味、深挖掘,以小见大,化不利为有利,推动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达成。
【教学目标分析】
以史为鉴,通过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所经历的改革与变化有关史实的分析,深层成因的理解与判断,树立起执政为民的政治意识和爱国奉献的公民意识;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继承和发扬光大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培育家国情怀并坚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
1.学生能够通过教材的梳理,分析苏联改革取得的成绩,归纳苏联改革改革了什么又没有改什么;结合教材并根据教师提供的典型材料,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2-3条。
2.学生能够通过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典型材料,理解东欧各国改革的意愿、障碍及问题,进而分析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2-3条。
3.学生能够结合对苏联改革及结局、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及结局的分析和认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取得的成就及其内在原因。
4.学生能够基于对苏联解体原因、东欧各国改革存在的问题及结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新”成就的综合分析感悟,萌发并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苏联、东欧改革存在的问题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难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教学方法】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背景下,以问题式教学为核心,采用自主学习、教师讲述、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材有关内容的梳理、拓展材料的研读采用自主学习方法进行;相关背景性知识或场景、以及总结过渡等采用教师讲述方法;改革的目的与代价、解体和剧变的归因分析、苏联与东欧改革的教训等采用师生、生生互动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基于SOLO分类评价理论,坚持“了解-理解-见解”层级式基本思路。“了解”层级以学生自学为主,获取基本信息、落实基础知识。“理解”是在占有信息和掌握知识基础上对诸如苏联何以要改革、苏联解体原因、当时情境下东欧国家是否能走通独立发展之路等问题的分析与评判认定。“见解”层次中在“理解”层次上所形成的关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基本态度与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将历史与现实和未来相融通,能尊重历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较有创建地自主阐发诸如苏联解体的启示、如何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话题的独特看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均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与成长,真正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又是发展中的事务,它要与已经出现了几百年的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抗衡,必然要遭到强大对手的“剿杀”。在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在许许多多方面势必要反资本主义之道而行之。因此,凡是资本主义时代所有的东西,常被社会主义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抛弃,包括人类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积累,人类社会和经济前进的自然过程和必然过程,有时也被误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这种认识增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性。因此,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中、在斗争中不断完善,不断前进,也就需要不断改革。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主义各国的改革也就呈现出多样性,有失败也有成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授新课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一)介绍前苏联(俄)最高领导人
教师讲述:PPT给大家呈现了从列宁开始直到戈尔巴乔夫为止的全部前苏联(俄)最高领导人。其中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带领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斯大林则通过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建立起一套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方式。二战后,赫鲁晓夫等人前后陆续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改革,其中马林科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在位时间非常短,可忽略不计,除此之外,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均对苏联产生较大影响,最终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解体。
(二)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自学任务:阅读、梳理教材,并以表格的形式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改变了什么?未能改变什么?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材梳理,补充完整表格中各项内容。
教师过渡:如果我们把斯大林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体制看作是极端型的苏联模式的话,那么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人的执政时期可看作是改良型的苏联模式,原有的框架和精神实质基本上都保留了下来,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2.课堂讨论: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二战后苏联长达几十年的改革,到底为什么改?为谁改以及应该怎么改?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聚焦“为什么改”、“为谁改”、“该怎么改”三个问题进行充分讨论。
学生: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生成认识:
教师过渡:然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苏联的改革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样一来,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政权的威信下降,越来越多的居民阶层以及相当一部分精英对政府表示不满。恰在此时,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先后去世,戈尔巴乔夫接管政权。接下来我们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1.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自学任务:(1)梳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体会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2)知道苏联解体的时间,明确苏联解体的实质。
学生:先自主学习,后进行同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措施: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特点:做法激进+理想主义;
实质:联盟离散+制度质变
2.课堂讨论:
教师:布置讨论任务:是什么原因导致苏联解体?
学生:进行讨论,在相互提醒、相互补充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高度集权、个人专权-管理阶层的官僚化、经济运行模式的僵化、忽视社会主义的目的、民族问题-大俄罗斯主义、奉行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
教师总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说到底,重视国力而轻视民生,忽视、忘记、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三)学习延伸:苏联解体的反思与启示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1939年3月,赫鲁晓夫在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20分钟的发言中把斯大林恭维了32次,在1952年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同样大肆吹捧斯大林,1954年他还下令刊登斯大林逝世一周年的歌功颂德的社论。他经常肉麻地说斯大林是“人类伟大的天才、导师和领袖”,“伟大的常胜将军”,“自己生身的父母”。但到苏共二十大却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丑恶、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卫国战争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慌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0]
材料二:勃列日涅夫有一次到阿塞拜疆访问,该共和国共产党第一书记阿利耶夫送给他一座用纯金制作的、价值连城的半身像。而阿利耶夫很快被调到莫斯科任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并成为政治局委员。戈尔巴乔夫时期莫斯科的特供商店就达100多处,在这里各种进口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供高级干部享用,严重地脱离了群众[1]。
师问:这样的人有理想、有信仰、有情怀、有敬畏吗?这样的领导人心中有人民吗?
学生:阅读材料,并依据材料信息得出结论——心中没有人民,这样的领导人理想信仰缺失,为民服务意识淡漠。
师问:是人天性就喜欢这样吗?如果不是,是什么让人变成这样的?
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结论——是这种制度缺乏对人民的真诚和尊重,是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和尊严的践踏,出于生存和自保的需要,人变得趋炎附势。由此,包括各级领导人在内的很多人都缺乏对制度的真诚,也缺乏对信仰的忠诚,制度失去了它的粘性和吸附力。
教师总结并过渡:是啊,基于这样的历史教训,我们就能明白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国家有力量”。这表明,当一种制度背离了对人的尊重和保全,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最根本的依据,终结是迟早的事情。没有对人民的尊重、没有对生命的敬畏,指望这样一个政权去尊重他国主权、尊重他国国格,不是幼稚就是弱智。接下来我们看看苏联与东欧的关系。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1.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阅读并梳理教材,举例说明东欧建设了怎样的社会主义?试图进行怎样的改革?结果怎样?
学生: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同桌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过渡:在苏联影响下,东欧各国普遍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按苏联模式制定统一的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既然实行的是苏联模式,那么苏联模式的弊端在东欧各国同样存在,因此也造成了东欧各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民收入下降(比如波兰1988年的国民收入水平只及1978年,人均分配收入还要更低。)。一些东欧国家的领导人希望通过改革,走独立发展道路。但这样的路走得通吗?
2.课堂讨论:
教师:布置课堂讨论任务——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例,结合所提供的材料和教材有关内容,深度探讨东欧国家是否能走得通独立发展之路?危机解除的代价是什么?该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苏联过分地考虑了自己的安全和民族利益,犯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错误。……1948年把南斯拉夫开除出‘情报局’就是典型例证。此外,苏联以保证‘西界安全’为由,通过签订边界条约,割占了东欧国家大片领土。如1945年6月将捷克斯洛伐克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1945年8月将波兰的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划入苏联。此外,还在1944年9月罗马尼亚就把比萨拉比亚和北布哥维纳‘让’给了苏联。苏联的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制度和苏联本身的威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2]
材料四:“1945年8月16日的波苏协定规定,为补偿苏联放弃划给波兰的德国领土上的财产,将其移交给波兰,波兰应按特种价格供给苏联一定数量的煤。1953年11月,双方协议终止了这种煤的供应。由于这一段时间特价煤的供应,波兰损失约5亿美元。又如波兰当时卖给苏联的糖、火车头和车厢的价格,也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而苏联向波兰新建钢厂出售的铁矿石,却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3]
材料五: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全会通过了推行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创立一个新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国情的、富有人情味儿的社会主义社会”,此即被历史成为“布拉格之春”的新局面。行动纲领的主要内容有:
领域 内容
政治 领域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分离
加强民族阵线作用,广泛发扬民主;以法律保障公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迁徙和出国的自由
执行独立的对外政策
经济 领域 改革国家计划体制,实行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工商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完全独立经营
取消外贸国家垄断
注:以上内容见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页。
教师补充讲述:对此,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5国提出应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强硬措施,虽然后来经过协商6国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不允许任何人离间社会主义国家、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保卫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成果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主义义务”,但苏联仍然不满意,积极准备武装干涉。8月20日深夜,一架飞临布拉格上空的苏联运输机突然向布拉格机场发出信号,说飞机路过发生故障,要求准许紧急降落。机场指挥部按国际惯例准其着陆。岂料当机舱门打开以后,几十名全副武装的苏联空降兵直奔指挥塔。紧接着,巨型苏联运输机一架接一架在机场降落,送来了配备轻型坦克、装甲车和反坦克炮的苏军空降部队,并立即开进布拉格控制了全市个战略要地。同时,苏联、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5国部队共约50万人从北部、东部和南部强行越过捷境,分别奔向各自预定位置。不到24小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已被外国部队占领。
这一军事行动遭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中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以及亚洲13个共产党对此都提出了严正抗议。联合国安理会还召集紧急会议,讨论捷局势和谴责军事干涉的问题。后在捷克斯洛伐克更换领导人、停止“布拉格之春”的许多改革措施的前提下,除一部分苏军暂驻捷境内以外,其他四国军队撤离,危机解除。
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并对问题作出独立回答。
危机解除的代价:(1)对捷而言-放弃全面改革和独立自主道路,沿袭苏联模式;国家尊严不复存在。(2)对苏联-维持了强权下的一致,然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声誉受损、东欧各国离心离德暗流涌动。
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大欺小、恃强凌弱?还是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
教师讲述:由此,更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期的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讲到的“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拓展友好合作,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让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让人类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是多么地重要,是意义非凡的。
回到东欧各国,正是在内部改革未有实质性突破导致政治、经济困境,以及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影响下,1989-1992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或工人党纷纷实行政治多元化,东欧各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
教师过渡:事实上,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同时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也处在重要的历史抉择风口上。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谈话及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自主学习:
教师:布置自学学习任务——阅读材料,概括所谓新发展“新”在哪里?
学生:阅读并梳理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2.课堂讨论:
教师:布置讨论话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就像不能希腊债务危机视为是资本主义危机一样。
【教学评价设计】
坚持多次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学习结果的反馈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通过设计符合阶段学情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的方式,分阶段、分环节,由自我、教师和同伴时时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过程性、生成性、激励性、及时性,让评价犹如海浪一样一波又一波地推动学生向教学目标的彼岸靠近。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中,我们基于史料研读、了解苏联及东欧各国改革与发展演变历程、理解其改革结局及其成因和教训中,增长了知识、丰富了历史经验与教训,在强烈的对比中体验了因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油然而生的自信与自豪。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美国政客高调断言“共产主义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弗朗西斯·福山也提出了“历史的终结”的论断。中国用自己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告诉世界,社会主义没有衰亡、历史也没有在资本主义这里终结,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释放和体现。作为新生事物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道路,只要心中有人民,只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事业完全可以在和国情充分结合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人民的拥护下全面发展,人民也将不断享受社会主义建设所释放的红利,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第19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苏联发展与改革
(一)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为什么改-为谁改-该怎样改
(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解体
改革的措施、特点、实质
(三)苏联解体的反思与启示
缺对信仰的忠诚、对制度的真诚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
试图进行怎样的改革
东欧各国结局如何
【教学反思】
从教学立意看,以增进家国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为灵魂,体现了基于教学内容的梳理、挖掘与整合升华学科育人价值的内在追求。从教学过程看,在尊重教材编写顺序的基础上,将历史逻辑与学生认知逻辑相结合,以若干主干问题统领教学进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理解到解释,通过阶梯式教学促进学生历史认识和感悟节节攀升。从教学策略看,坚持“小切口 深挖掘”与“纵梳理 横对比”相结合,以小见大的同时,使横向对比建立在纵向挖掘的坚实基础上,避免空洞、教条比较而使比较研究法真正有内涵、有品质,使学生在分析中真正加深理解、提升认识、生成正确价值观。
本节课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推敲和改进的地方。一是教学重心较高,在面向全体和关注差异方面略显不足,在下一步的改进中应在重心下移、调动全员参与以释放学生个性与活力上下功夫;二是文字的生动和语言形象,以及情绪的调动与活跃还不够,整体上看学生课堂学习压力较大,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这要求我应在活跃课堂气氛、舒缓学生压力,从而解放学生思维上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0] 张全景:《苏工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1] 张全景:《苏工失败、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及借鉴意义》,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2]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49页。
[3]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