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考前模拟卷 九(配西师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上册考前模拟卷 九(配西师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04 23: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前模拟卷 九(配西师版)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wǔ liǎn yì shèn ē
队( ) 收( ) ( )立 ( )楼 ( )娜
zháo sòu pōu chú zì
( )魔 咳( ) 解( ) 踌( ) 污( )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叨( ) 偿( ) 椭( ) 胭( ) 蓉( )
叼( ) 尝( ) 随( ) 烟( ) 容( )
帕( ) 欺( ) 腑( ) 遭( ) 徘( )
怕( ) 期( ) 俯( ) 糟( ) 排( )
三、下面几组词中,只有一组是正确的,在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并把错别字改正过来。(4分) 1.竹腮?????马鞍?????矫正?????洗涤???????????????????????????(?????) 2.丰碑?????凯歌?????边陲?????船弦???????????????????????????(?????) 3.相辅相成????入不敷出????贫困潦倒???举步维艰???????????????(?????) 4.?人迹罕致????蜿蜒无尽????忐忑不安????抖擞精神??????????????(?????)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促进(??? ??)?????????(??? ??)的热情?????????环境(??? ??) 贡献(??? ??)?????????(??? ??)的目光?????????豪情(???? ?) 五、词海拾贝。(补全名句)(8分) 1、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 3、香山碧云寺云碧香山, ________________。 4、冉冉白云,________________;澄澄碧水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改为反问句) ??????
2、学校各班都进行了“爱心绿”主题班会活动,请写出你设计的一条环保标语。 ?????????????????????????????????????????????????????????????? ?????
3、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次序改变,意思不变) ?????????????????????????????????????????????????? ????????
4、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用关联词将两句合成一句) ???????????????????????????????????????????????????????????? ??
5、丛林中无数动物给这个世界带来魅力和生气。(缩写句子)
????????????????????????????????????????????????? ????
6、小草从土里长出来了。??(写一个拟人句。)

七、诗歌阅读。(12分)
【甲】?????????????????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选择。(1分)
细读甲诗,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诗人余光中在( ):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2、填空:(3分)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 )、( )等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 )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情思上升到了( )。
3、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4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4、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在海峡那头,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4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八、读短文,做练习。(14分)
贝多芬之魂属于人类
①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个庄严、肃穆、永久值得后代纪念的日子。
②1827年3月26日傍晚6点左右,暴风雨夹杂着几声滚滚闷雷,震撼、席卷了音乐京城维也纳。此时,贝多芬正在走向生命谱线上的最后一个休止符。据目击者说,在罕见的雷鸣电闪过后,贝多芬猛然张开了眼睛,举起了右手,望着紧握的拳头,表情十分严峻,好像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统帅,正在命令士兵冲向敌军阵地。
③据说,一个人的死法,往往是他一辈子如何活过来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他一生道路的顶峰和总结。如果我们把贝多芬的历程看作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那么,他临死的表现和气度,便是最后乐章的最后几个光辉和弦的长达十几个小节的激越轰鸣。
④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是为了引导后面更为壮丽乐句的崛起,总是充满了新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满了种种的深意和内涵。在凝固的一刹那,一切声音都已戛然而止,然而这正是整个乐曲中最令万千听众肃然起敬、发人深思、教人做丰富遐想的绝妙地方。从那以后,整整一百六十年过去了。可他的旋律一直在世界上空、在人类心灵的深处回荡。
⑤在这个世界上,贝多芬是喧腾众口、有口皆_______(bēi)的德国人姓氏之一。这个姓氏所创造的音响世界,就是意味着教人挺起腰板站着生,就是意味着教人昂首挺立去接受痛苦命运的严峻挑战: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⑥贝多芬音响世界的最大功能是教懦弱者具有生的勇气、倔强和胆识,教精神跪倒的人用独立的头脑霍地站起来,教欠缺意志和自信力的空虚心灵奋发向上。
⑦有一位听众曾说,他热爱贝多芬的音乐,是因为他在里面听到了一种使人思索严肃问题的心理气氛和环境。——多精辟的一段自白啊!或许,迪斯科能让你身不由己,手舞足蹈,得意忘形,不过,那仅仅是情绪的短暂宣泄。而贝多芬作品则不同,它能在你的内心渐渐积淀出永恒的自信力,而且能升华为一种风雨不蚀的信仰,转变成谁也侵占不去的一座精神财富之山。
⑧似乎贝多芬的每一部作品都演奏过了,也被世界说过了,那么,现在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⑨我们想,只要有道不穷的蓝天、白云、星星、月亮,有倾吐不完的人类命运,有研讨不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就会有永远可讲的贝多芬。别的毋庸赘言。仅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平静的定音鼓开始,然后是木管在D大调上作答,便足以令人恒听恒新。这并不奇怪!因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正是他对整个人类命运的热切关注和忧虑的结果。
⑩今天,我们每每演奏、欣赏贝多芬的乐曲,都可以被看成对贝多芬之魂的纪念和崇敬。而一个民族纪念与自己相距一个多世纪、远隔万水千山的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伟人,正是对我民族之魂的刷新和纪念,也正是一种自信心的强有力表现。
⑩让贝多芬所创造的音响世界的壮美,不断丰富、滋润和启迪我们的内心世界,给我们以思想的亮光和精神上的热量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和按注音填字。(2分)
(1)戛(  )然而止
(2)有口皆_______(bēi)
2、第⑤段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宋朝诗人_______《夏日绝句》中的诗句,这首诗的后面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将“孔子、莎士比亚、曹雪芹、老子”依次填人第⑨段的横线上,最恰当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填写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6分)
4、作者所说的“贝多芬之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贝多芬之魂”属于全人类?请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5分)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 ,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 “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五、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香山碧云寺云碧香山,黄山落叶松落黄山。 4、冉冉白云,夜半高遮千里月;澄澄碧水,宵中寒夜一天星。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今天依然屹立的金字塔难道不是奴隶们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吗?????
2、同种一棵绿树,共建生态家园。 ?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著名的钱塘江潮汐最大。??
4、虽然陆地这么大,但是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5、动物带来魅力和生气。??
6、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七、1、 C
2、坟墓 海峡 古道 夕阳 思乡 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4分)
4、 “我”的心理活动: 妈妈,原谅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
“断肠人”的倾诉: 回家的感觉真好!
八、1、碑
2、李清照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3、老子 孔子 曹雪芹 莎士比亚 按照人物生活时间先后顺序。
4、贝多芬之魂是指它的给人以永恒的自信力,并能升华为一种信仰,转化成一座精神财富之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