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21.2 电磁波的海洋 一课一练
一、单选题
1.2020年初,无锡一家企业自主研发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移动通讯系统信号收发的核心器件,实现了5G核心器件“无锡造”。其中5G信息的传递是依靠( )
A.电磁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2.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拍摄传回地球的首批图片之一。这些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主要依靠( )
A.电磁波 B.激光 C.声波 D.电流
3.我国无线通信已经向“5G”升级换代。2-4G、5G电磁波的频段如题图所示,2-4G信号为分米波频段,5G信号分为FR1厘米波频段和FR2毫米波频段。与4G相比,5G电磁波在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约是4G的10倍,主要原因是5G电磁波( )
A.频率更高 B.频率更低
C.传播速度更小 D.传播速度更大
4.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关于信息传递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通讯技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在真空中,5G信号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
C.网线使用的光导纤维,利用的是光在光纤中的折射
D.5G是电磁波在信息方面的应用
5.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手机传递信息是利用( )
A.超声波 B.电磁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6.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长征二号F遥13火箭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6点56分飞船成功与中国天宫空间站实现自动交会对接,9点58分三名航天员进入了空间站。如图所示是对接时的情景,以下有关对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后,“神舟十三号”相对天宫空间站是静止的
B.对接时,“神舟十三号”相对天宫空间站的速度很大
C.对接后,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
D.对接时的图片是通过声波传播的
7.图中有关声的应用,分析正确的是( )
A.是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B.是手按在小提琴上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色
C.是王亚平空中授课现场,其信息是靠真空传声的
D.是倒车雷达,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
8.如图是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可实现与手机的无线信息传递,底座通电后,上面的磁体音箱就会在底座产生的磁场作用下悬浮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音箱悬浮时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即重力和磁场的作用力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C.音箱悬浮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9.手机是成年人的生活必需品,小明爸爸开私家车进出大城市时,必须打开手机北斗导航系统来指引汽车行进路线。手机导航系统与北斗卫星之问传输的信号属于(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10.下列关于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微波炉、手机、电视机遥控器都会发出电磁波 ②地球上的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磁的北极 ③电磁继电器和电铃都是电流磁效应的实际应用 ④家用电风扇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A.①③正确 B.①②正确
C.②④正确 D.③④正确
二、填空题
11.近年来,手机“微信”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靠手机发射和接收的_____来传播信息的;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能,人类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能量,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____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12.近年来我国在深海技术领域和空间技术领域捷报频传,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海试。“奋斗者”号在下潜的过程中,深度越深所受海水压强越______;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路区着陆,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火星探测器通过______(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向地球传回信号。
13.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给广大青少年带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授课活动。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___________传回地球的;不少观众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引吭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4.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北斗导航依靠的是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
15.2021年5月29日,我国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进行了自主交会对接。对接后若以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______的。飞船是通过______向地面传回信息的。飞船在上升过程中,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能。
三、综合题
16.如图所示为某品牌四旋翼无人机,它采用4个电机带动旋翼(螺旋桨)转动,对下方空气施力的同时获得升力。该无人机设有一键起降和返航、空中悬停、超声波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功能,还拥有北斗定位系统。携带的摄像机可以进行高清拍摄并实时把信号传到遥控器显示器。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
参数名称 电池电压/V 电池容量/mAh 电动机额定功率/W 拍摄速度/帧 秒﹣1
数据 24 2500 40 11000
(电池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例如,1mAh是指以1mA的电流能连续工作1h)
(1)北斗定位系统利用_________传递信息,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
(2)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无人机悬停时,向某一山峰发射超声波,10s后收到回波,无人机距离山峰的距离 ________。(v声=340m/s)
(3)气压传感器可通过测定大气压值获知无人机所处的高度这是因为:高度越高,大气压越______。
(4)无人机上面装有高清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_____的实像。
(5)该无人机电池最多可提供_________kW h的电能。
1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月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刚好相同,导致月球总是一面朝地球,另一面背对地球,位于地球表面上的人类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2018年12月8日,我国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解决月球背面与地球间的通讯难题,我国在2018年5月成功发射了人类史上首个月球信号中继卫星“鹊桥”(如图甲所示)。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创了4条强有力的“腿”并“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如图乙所示)。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总质量仅135kg的“玉兔二号”与着陆器成功分离,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地球上g取10N/kg。
(1)“鹊桥”中继站在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鹊桥”中继站在“嫦娥4号”和地球之间,是靠______传递信息;
(2)“嫦娥4号”无人探测器的上安装的圆形“大脚掌”可以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3)“玉兔2号”月球车质量为135kg,若在地球上它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当在月球上运动,它受到的重力为______N,若每个轮子与月球表面的受力面积为100cm2,则月球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强为______Pa。
18.2021年5月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实现中国航天历史性的突破。
(1)火星上昼夜温差大,为保证“祝融号”度过漫漫寒夜,其顶部有一个集热窗装置,里面装有的正十一烷固体,白天会吸热______成液体储存能量,晚上______放热释放能量(填物态变化名称);
(2)着陆组合体总着陆时间只有9分钟左右,也被叫做“恐怖9分钟”,这是因为火星距离地球太遥远(5.5×1010m~4×1011m),着陆组合体通过电磁波信号与地面控制中心通信需要较长时间(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试求信号来回至少需要多少秒?(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9.2020年6月23日9时23分,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8天长途跋涉、5次变轨于6月30日14时15分定点在距地球3万6千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系统全面建成。地面测控人员是通过______对太空中卫星进行测控的,变轨是通过施加______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目前该卫星相对地球处于______状态。 大多数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卫星在远地点和近地点之间运行的过程中,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是______的相互转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电磁波及其应用,移动通讯都是利用电磁波。
故选A。
2.A
【详解】
火星车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故选A。
3.A
【详解】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所以它们的速度相等。由题意可知,5G的电磁波频率为4700MHz,2-4G的电磁波频率为1600MHz,所以5G的频率更高。
故选A。
4.D
【详解】
AD.5G通讯是利用电磁波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D正确;
B.5G和4G只是频率不同,但都是电磁波,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相同均等于光速,故B错误;
C.光纤通信利用激光传递信号,激光在光导纤维中经多次反射向前传播,故C错误。
故选D。
5.B
【详解】
手机属于移动电话,它既是电磁波发射台也是电磁波接收台,所以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选B。
6.A
【详解】
A.对接后,两个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不变,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一起飞行,因此是相对静止的,故A正确;
B.对接时,两个航天器之间必须保持相对较小的运动速度,这样才能便于操作,故B错误;
C.对接后,两航天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其运动方向不断改变,故C错误;
D.航天器通过电磁波实现与地面的通讯联络,因此,对接时的图片不是通过声波传播的,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A.摩托车的消音器,其作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太空授课,其信息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倒车雷达利用了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其原理与蝙蝠在夜间正常飞行的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音箱悬浮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磁力的作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底座通电后能产生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音箱悬浮是受到磁体间排斥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线信息传递利用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等于光速,为3×108m/s,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B.北斗卫星位于太空中,是真空环境,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不符合题意;
CD.可见光在传播时能量的损耗比较多,也比较容易散射,导航系统与卫星之间是利用微波进行通信的,微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A
【详解】
①微波炉、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工作,也是电磁波中的一种,①正确;
②地球上的指南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地磁的南极,②错误;
③电磁继电器和电铃都应用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磁效应的实际应用,③正确;
④家用电风扇是电动机带动风扇转动,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来工作的,④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③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 电磁波 化学 方向
【详解】
[1]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人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靠手机发射和接收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自然界中的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12. 大 电磁波
【详解】
[1]根据可知,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2]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火星探测器是通过电磁波将信号传回地球的。
13. 电磁波 响度
【详解】
[1]因太空中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地球上的学生听到航天员的声音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2]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振幅大。
14. 电磁波 3108
【详解】
[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卫星在太空中,太空中没有介质,只能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等,都是3108m/s。
15. 静止 电磁波 内 机械
【详解】
[1]对接成功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运动,它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2]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飞船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传回信息。
[3][4]燃料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使得飞船上升,机械能增大,所以上升过程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
16. 电磁波 3×108 1700m 低 缩小 0.06
【详解】
(1)[1][2]北斗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3]超声波传感器可探测无人机在飞行时遇到的障碍物,无人机悬停时,向某一山峰发射超声波,10s后收到回波,声音经过的距离为无人机距离山峰距离的2倍,则
(3)[4]由于高度越高,大气压越低,则气压传感器可通过测定大气压值获知无人机所处的高度。
(4)[5]无人机上面装有高清摄像机,工作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则所成的像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5)[6]由题意可知:电池容量=放电电流×放电时间,则该无人机电池最多可提供的电能为:电池电能=电池电压×电池容量,即
17. 不是 电磁波 减小 1350 225 3.75×103
【详解】
(1)[1]鹊桥在轨道上运动时,做的是圆周运动,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不是平衡力。
[2]嫦娥4号和地球之间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3]无人探测器上的圆形大脚掌可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3)[4]月球车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G=mg=135kg×10N/kg=1350N
[5]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有重力
G月=G=×1350N=225N
[6]月球车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18. 熔化 凝固 366.67s
【详解】
(1)[1][2]正十一烷固体,白天会吸热熔化成液体储存能量,晚上凝固放热释放能量。
(2)[3]火星、地球运动过程中的最短距离为5.5×1010m,信号来回传播的路程
s=5.5×1010m×2=1.1×1011m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v=3×108m/s
由可得信号来回至少需要的时间
19. 电磁波 力 静止 动能和重力势能
【详解】
[1]地面测控人员通过电磁波对太空中卫星进行测控。
[2]变轨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须受到力的作用。
[3]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是处于静止状态。
[4]卫星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而在近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所以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是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