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12:1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选择题
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B.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0年时
D.中国共产党成立150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2.流行词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时代特征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四组高频词汇中最有可能出现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经济新常态
3.首次提出中国梦宏伟蓝图的是( )
A.毛泽东 B.习近平 C.胡锦涛 D.江泽民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是中共哪次会议的主题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5.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成为中央系统描绘和勾画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引领我国迈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总剧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 )
A.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B.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 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构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工程”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解
7.下面是李明同学参加历史主题展示活动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参与的活动主题应是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
C.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8.“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两个全面”战略 B.“实现共产主义”
C.“三步走”战略 D.“两个一百年”
9.十九大报告:“……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0.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了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全会提出了( )
A.新发展理念 B.“一国两制”构想
C.科学发展观 D.“一带一路”倡仪
11.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必备条件是
①走中国道路 ②立足中国国情 ③弘扬中国精神 ④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中共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五大新发展理念 D.开放型经济体制
13.以下图片的三位领导人,都继承和发展了( )
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B.阶级斗争学说
C.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 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4.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 )
A.改革开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国两制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九大“接力探索”的主题报告是( )
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B.《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D.《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二、综合题
16.回首百年史,谱写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材料一
历史事件 领导人物及阶级派别 结局
① 李鸿章、曾国藩等统治阶级的开明派别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戊戌变法 ②等资产阶级改良派 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辛亥革命 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③
【霹雳一声暴动】材料二一杆大旗迎风扬,镰刀斧头闪金光。跟着领袖毛委员,浩浩荡荡上井冈。工友农友团 结一条心,根据地建立在农村,嘿,在农村。嘿,革命永远向前进,向前进。
——湖南民歌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材料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 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 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在人们的急切期待下,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实现了历 史性的转折。
——摘编旬《学习强国》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后来的哪一历史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
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后,中国革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新道路?
(3)材料三的“会议"是在哪里召开的?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该会议后我军“获得了新的 生命”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会议如何“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今朝”的中国 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论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改变中国的面貌。
17.梳理所学内容,理清历史脉络是学好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学习小组为应对期中考试对本学期前三单元内容的整理。请将其完善。
(一)共和国的记忆
时期 努力 影响
七年过渡话神奇(1949—1956) 国民经济:实施一五计划 A
民主法制: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 通过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B 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廿载探索叹曲折(1956—1976) 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内乱:C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1)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二)共和国的春天
春天 春天的故事
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改革:①中心环节:A_______。②措施: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按劳分配
8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B________
90年代: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C_______
D________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哪一事件开启了“共和国的春天”? 说说你对题目中“春天”的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
(4)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纪同行。一个世纪中,他的沉浮荣辱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请用最简短的一句话概括邓小平最突出的贡献。
(三)共和国的未来
(5)请说说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6)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什么?
(7)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个一百年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项正确;综上所述可知BCD项中的时间叙述都是不正确的,排除。故选A项。
2.D
【详解】
“2012一2019年”并结合时事政治可知,2012年中共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其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在2013年提出的倡议,2014年习近平在考察河南提出“经济新常态”,D项正确;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的构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的,排除A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明确提出的:200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排除B项;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是2006年提出的,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B项正确;ACD项都没有体现中国梦宏伟蓝图,排除。故选B项。
4.D
【详解】
由题干中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所以D项符合题意;2002年,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2007年,中共十七大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5.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中“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表述错误,排除A项;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2049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排除BD项。故选C项。
【点睛】
6.D
【详解】
2013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他阐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指出为实现中国梦,中国 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D项正确;A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高频率词汇,排除A项;B项是21世纪初的高频率词汇,排除B项;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是21世纪初提出,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知识卡片的主题是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B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排除A项;图片中还涉及建国后的现代史部分,排除C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只是材料中的一个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D
【详解】
根据“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D项正确;“两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奋斗目标,排除A项;实现共产主义是最高的追求目标,在中共一大上就已经提出,排除B项;三步走战略在中共十三大上就已经提出了,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可知,中共十九大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正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两个一百”的第一个一百目标,与题不符。AB错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中共八大上对于我国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这一矛盾已经得到有效改善。C错误。综上故选D。
10.A
【详解】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贡献等发展新理念,A项正确;“一国两制”构想是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排除B项;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提出,排除C项;“一带一路”倡仪是2003年,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国情,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B项正确;为了实现中国梦,制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排除A项;五大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排除C项;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国的应对举措,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江泽民的理论贡献是“三个代表”,胡锦涛的理论贡献是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理论贡献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均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D项正确;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权性质,不是建设理论,排除A项;阶级斗争学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排除B项;要改革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正确;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体现,排除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邓小平理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体现,排除B项;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在国家统一问题上的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力探索”的主题报告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故A符合题意;中共十五大的主题报告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故B不合题意;中共十六大的主题报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故C不合题意;中共十七大的主题报告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16.(1)①洋务运动;②康有为、梁启超;③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而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遵义。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4)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5)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杰出了领导人;有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李鸿章、曾国藩等统治阶级的开明派别领导了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了戊戌变法;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因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而失败。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跟着领袖毛委员,浩浩荡荡上井冈”可知,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根据所学可知,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可知,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4)根据所学和材料四“20世纪70年代,在人们的急切期待下,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可知,这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伟大的转变。根据所学可知,成就有,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富起来;十八在以来强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5)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这是因为,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有杰出了领导人;有正确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17.(1)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化大革命
(2)事件:十一届三中全会;
理解: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
(3)A:增强企业活力;B: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被称为改革的窗口;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2001
(4)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5)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努力学好本领;树立崇高理想(言之成理即可)
(1)
A: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影响为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B:根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根据所学可知造成新中国最严重的挫折的内乱是文化大革命。
(2)
事件:根据所学可知开启了“共和国的春天”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春天”是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富强。
(3)
A:根据所学可知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B: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深圳被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C: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对于邓小平的评价是一个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从邓小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开始改革开放、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功绩进行回答,如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
(5)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梦的内涵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
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可从努力学好本领、树立崇高理想来回答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的努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