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共27分)
(一)积累(共12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文中拼音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的方框内。(任选4个,2分)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lí,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yǒng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chéng的天空、静mì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yīn、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吉祖英《凡尔赛宫》)
?
?
?
?
?
?
?
2.默写(8分)
(1) ,潭影空人心。 (2)谁言寸草心, 。
(3) ,匹夫有责。 (4)吴楚东南坼, 。
(5)请写出阎伯理《黄鹤楼》中你最喜欢的两个句子: ,
。
(6)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 , 。
3.古代诗歌中写到“风”字的诗句不少,请写出两句。(2分)
(1) 。 (2) 。
(二)运用(共8分)
4.请为下文续写一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2分)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射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 , 。
5.上学路上,王刚同学与你一同骑自行车遇到红灯。王刚见四周既无车辆来往,又无交警值勤,便叫你一起闯红灯,你既不愿伤害与王刚的感情,又要劝说他不闯红灯,你打算怎么办?(2分)
你是这样劝说的:
。
6.修改。(4分)
下面是刘波同学写给学校教导处要求参加书法兴趣小组的申请书,请从格式、内容、语言文字等方面找出4处不当的地方,并用规定的符号(不必全使用)加以修改。(4分)
申请书
尊敬的校长:
学校举办周六兴趣小组,这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和陶冶我们情操的好举措。我有一定的书法基础,特别喜欢临模,曾获得全国少儿书画大赛银奖。我要求参加书法兴趣小组,以提高我的书法水平。
希望领导批准。
2007年3月3日
申请人 七(3)班学生 刘波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7.近几年来,许多青年人不关注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而热衷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与此同时,一些人大代表、大学教授则积极建议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增加为中国法定节日。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8.阅读下列材料,然后以“志向”为中心词写一段话,不少于60字。(4分)
材料一:有人曾问三个砌砖的工人:“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和第二个的回答分别是“砌砖”和“赚工资”,而第三个工人的回答是“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数年以后,这第三个工人成了有名的建筑师,设计了不少杰作。
材料二:一只寒号鸟,在深秋的夜晚无食无窝,冻得直打哆嗦,于是发誓明天就要垒窝。第二天风和日丽,便忘了晚上的誓言,自在玩耍去了。夜间再次来临,寒号鸟冻得受不住,又重复起头天晚上的誓言。第三天却一如故我。终于有一天,寒号鸟在不知第几次的发誓时,冻死在寒夜里。
材料三:公元前1051年,周武王起兵灭商后建立周朝,各诸侯国向周朝称臣纳贡。有一天旅国向周武王进献一只大狗,名为獒。这只狗见了武王便匍伏在地,像是朝拜一样。武王很高兴,从此天天和獒在一起玩乐,而荒疏了朝政。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阅读《月迹》选段,完成9--13题。(共15分)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象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9.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一个孩子,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们做了什么。(2分)
10.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请你跟孩子们一起找,写出你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并分别指出这些地方的“月亮”具体指什么。(3分)
11.从选段最后有关“月亮是个什么”的对话中,你认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月亮还只是天上的那轮明月吗?请结合选段的相关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12.你喜欢文中的奶奶还是喜欢孩子们?结合文章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13.古人咏月的诗篇很多:
材料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材料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材料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请你就以上某一首诗或你所知道的其他古代咏月诗,说说古人和课文作者对月的理解有何不同。(4分)(说明:如果比较的是你所知道的其他某首古代咏月诗,在分析时应写出相关的句子)
(二)阅读《受人青睐的绿色食品》一文,完成14--18题。(共17分)
①当你去超级市场采购时,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奶粉、茶叶、咖啡、果脯、饮料等的包装袋(盒)上都印有同样的图案,也就是“绿色食品”的标识图案,这些食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绿色食品”。
②你也许会感到奇怪,绿色食品不就是那些绿色的蔬菜、水果吗?怎么连奶粉、饮料之类也成了绿色食品?其实,绿色食品是指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
③绿色食品为什么受人青睐呢?这要从环境污染说起。
④环境污染问题是困扰全人类的重大问题,它使人类生存受到了威胁。因为人的食物结构中,大多数食物来自田野里的农作物和禽肉鱼蛋等,如果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污染,它们的体内就会积累起有害物质,这样,人吃了这些作物或用禽畜加工成的食品,就会中毒,影响人的健康。
⑤工业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例如制造染料、农药、灯炮、电池、开关的工厂,它们排出的废水中通常含有汞,这些废水流入江河里,使生长在河里的鱼儿体内含有了许多的汞。人吃了这种鱼,汞便在人体内慢慢积累起来,这就是汞中毒。久而久之,汞中毒的病人会出现口齿不清、手脚麻木、耳聋眼瞎、精神失常等病状,甚至会死亡。
⑥农药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据统计,现在常用的400多种农药中,就有140多种农药含有毒性很大的有机氯。人稍一疏忽,吃了用这些作物做成的食品,轻者会出现头昏、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还会丧命。如果人长期慢性中毒,就会得白血病、胃癌等不治之症……现在,因食物被污染而引起的中毒现象屡屡发生,人类的食源已亮起了红灯。
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成为人们渴望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也因此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犹如绿色的春潮,正快速涌进我们的生活。
⑧绿色食品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它包括地里种的、水中游的等多种多样的食品,如餐桌上的粮食、蔬菜、鱼肉、鸡蛋、水果以及油、茶、酒、调味品等。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作物要在没有污染的地方进行栽培,以保护作物不受污染;禽畜的饲料中,不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激素添加剂;制罐头、饮料的工厂中,使用的工艺设备必须无铅、锌等污染。
⑨绿色食品标识已成为我国食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出口创汇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绿色食品带来“绿色事业”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14.阅读全文,“绿色食品”“受人青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3分)
15.第④自然段“人吃了这些作物或用禽畜加工成的食品”一句中的“这些作物”在文中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6.选文的语言或准确、或生动。请仿照示例,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以赏析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3分)
示例:农药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赏析:“之一”一词用得准确。表明污染源很多,农业污染只是其中的一种。突出食品安全受到多方面的威胁。
语句:
赏析:
17.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为“绿色食品”设计一枚标识图案(简笔画),并用简明的语言说出图案的内容及其寓意。(4分)
18.针对下面两则材料所反映的现状,结合你对上文的理解,说说你的体会和建议。(4分)
材料一:食品安全话题再次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当然,这与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红心鸭蛋事件”、“福寿螺事件”等引发的消费恐慌有很大关系。
材料二: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144起,中毒4922人,死亡36人。与2005年同期相比,报告起数增加33.3%,中毒人数增加42.3%。
(三)阅读《黄鹤楼》,完成19—22题。(共11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州城西南隅 ( ) (2)遂以名楼( )
(3)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 (4)四闼霞敞(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费祎登仙”本属虚无,但作者却旁征博引《神仙传》《述异记》证明事实不虚,请说明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2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两文都提到“仙人乘鹤”这个美丽的传说,但抒发的情结却不同,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三、作文(共50分)
23.生活中,我们总是用自己的目光去观察感受身边的世界,或信任,或怀疑;或宽容,或挑剔……同时,我们又总是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那束束不同意味的目光,有的充满真诚,有的透着冷漠;有的让人怦然心动,有的叫人心有余悸……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折射。我们总能从不同的目光中读出些什么,读懂些什么。
请以“难忘那 的目光”或者“别用 的目光看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所写内容,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
别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
美丽的彩虹是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后才出现的,美味的佳肴是靠佐料的适量交融、厨师的反复尝试才烹饪出来的,美妙的音乐是借各种音阶的不同分配和旋律的相得益彰而谱出来的。由此可见,结果是建立在过程上的。
大多数人都十分注重结果,而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他们都想不劳而获,一步登天,害怕经历那段痛苦难耐的过程,对过程中的磨难望而生畏、止而却步。“梅花香自苦寒来”,音乐巨人贝多芬,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而贝多芬勇于直面人生,用心灵感受音乐,不畏惧创作过程中的艰辛,终于创造了他人生的辉煌。那闻名于世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就是对他不畏惧艰辛过程的真情回馈。
当人们和艰难的过程“狭路相逢”时,很多人都会给勇往直前下“逐客令”,而让半途而废“娓娓到来”,使自己意志消沉、毫无斗志,脚步永远定格在通向成功的起点上。如果漂流在孤岛上的鲁滨孙被艰难困苦吓倒,因而自暴自弃、胆小气馁、畏惧过程的话,那么他永远只可能是一位软弱无能的懦夫,不可能成为一名英雄。只要我们从容面对、冷静处置过程中的困难,就会发现漫长丰富的过程其实很美好、很有意义。
别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因为过程能够冶炼我们坚强勇毅的心,不断地挑战过程,才能使人生经验丰富,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才能体验到过程给我们精神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在陆续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应与更多的艰难险阻交手,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有时候,结果也会和过程开玩笑。“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了美丽的谎言。于是,很多人悲痛欲绝,顿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所谓坚持、努力、执著、奋斗,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于是破罐子破摔,昏昏度日。可曾想过一百年前,斯科特等五位英国探险家征服南极的故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结果发现已被挪威探险家捷足先登,面对“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的结果,他们依然奋力前行,将国旗插在南极极点,向世人昭示英国人永不屈服地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斯科特还接受了先占领者的请求,“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这需要多么崇高的精神和磊落坦荡的胸怀呀!他们的行为将过程和结果的辩证法诠释得深刻而透彻!
常听到同学哀叹:“反正我‘重高’无望,不学也罢。”这些同学就是在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啊!我想告诉同学们,只要我们领悟了过程的重要,笑对过程,不在乎结果,我们就能对过程毫不畏惧,成功的硕果就会挂在过程的某一根枝丫上。某一天,当我们打开记忆的宝盒,就会发现最美的记忆就是我们不畏惧过程、享受过程的时光。
评析:
?
?
?
?
?
?
?
?
期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27分)
(一)(12分)
1、漓 涌 澄 谧 茵(2分。写对2个得1分)
2、①山光悦鸟性;②报得三春晖;③天下兴亡;④乾坤日夜浮;⑤不设统一答案;⑥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6分。写出一句给1分,该句有错不得分)
3、不设标准答案,如(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答对一个得1分,得满2分为止)
(二)(8分)
4、不设统一答案。参考:倾听是划破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不败的花,能绽放出生命之蕊)。(恰当运用比喻1分,话题、句式相同1分)
5、没有标准答案。提示:答案含有称呼,内容有针对性,语气委婉得体,语句通顺即可。(2分,称呼1分,说清不闯红灯的理由1分)
例:王刚,我们都是中学生,要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的规定,老师也说过交通法规是生命之友,让我们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好习惯,我们还是等一等吧。
6、①“尊敬的校长”应改为“学校教导处”;②“临模”改为“临摹”;③“希望领导批准”改为“请领导批准”;④“2007年3月3日”与“申请人 七(3)班学生 刘波”调换位置。其他改法,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共4分。每改对一处得1分)
(三)(共7分)
7、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这些节日,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1分,意对即可),同时,也不盲目排斥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可借鉴其优点,壮大中华文化的实力(1分,意对即可)。(整个答案语言通顺1分)
8、不设统一答案。供参考的思路:①立志是成功的起点;②常立志者志不立;③玩物会丧志;④成功是属于矢志不渝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依扣题、中心、字数、流畅,以4、3、2、1给分)
?
二、(共43分)
(一)(共15分)
9、我们在院中望月、饮月、寻月,在河边、在沙滩上追月寻月议月。(2分。意思概括得对即可)
10、(1)葡萄叶上、磁花盆儿上、爷爷锨刃儿上、沙滩上,指月光。(2)河水里,指月的倒影。(3)眼睛里,指月影。(答对一点给1分)
11、不是。(1分)这里的月亮已经升华为每个人的理想、美好愿望,丰富的想象力了(1分)。文中的句子有: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或“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1分)
12、喜欢孩子(1分)。理由:充满好奇心,有丰富想像力,有大胸怀,对美好的事物充满向往。(答到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如只答“童心、童真、童趣”得1分)
喜欢奶奶(1分)。理由可从“充满热情”、“童心未泯”、“教育有方”等方面说(答到其中的两点即可得2分。如只答“童心、童真、可亲”得1分)。
13、文章借月亮表现孩子的童心的美好,奇特的想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温馨融洽向上的感觉(2分,意思对即可);而材料一(材料二或材料三)抒发思乡(战乱或离别)给人带来的愁苦之情,带有伤感之色。(2分,意思对即可)(自已另选的诗句与理解正确也可得2分)
(二)(共17分)
14、绿色食品受青睐的主要原因:(共3分。有营养1分、卫生或安全1分、无污染1分)
15、这些作物在文中指生长环境受到污染而在体内积累起有害物质的作物(或农作物)(2分)。如答成“生长环境受到污染的作物或农作物”,得1分;如答“在体内积累起有害物质的作物或农作物”,得1分。如无“作物或农作物”这一中心词,则不得分;照抄“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有害物质”,也不得分。
16、不设统一答案。选择语句1分,赏析正确2分。共3分。
17、不设统一答案,意对即可。参考标识图案: (1分);图案内容说明:太阳底下的两片绿叶托着一枚绿芽。(1分) 寓意:绿色食品出自纯净、无污染的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勃勃的生命力。(1分) 语言简明1分。(共4分)
18、体会:绿色食品受消费者追捧,市场前景广阔,但仍有不法厂商昧着良心生产危害公众健康的食品,要让老百姓真正吃上放心食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分);建议:制定《食品安全法》;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等。(2分)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意对即可。
(三)(共11分)
19.(1)角落(2)动词,命名。(3)休息 (4) 门(2分。答对2个得1分)
20.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这里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3分。每译错1个词语扣1分,扣完3分为止)
21.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给这座楼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突出它的不同寻常之处。
22.阎伯理的《黄鹤楼记》借“仙人乘鹤”突出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神仙的思想感情;崔颢《黄鹤楼》则通过描写诗人登楼,发现仙人已去,只留下一座楼宇,天地间也只有漂渺无依的浮云,在这种清廖孤寂中抒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之感,为下文抒发诗人的思乡愁绪作了铺垫。
?
三、作文。共50分
23.(50分)建议切入分38分。
一类卷:45-5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40-45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5-40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30-35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30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紊乱,文理不通。
说明:
(1)关于中心。能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指在记叙中能渗透自己对生活的体验、感悟、经历和见解等等),都应视为切题,符合要求。
(2)关于文体。必须按规定的记叙文的文体要求进行写作。
(3)关于语言。全文没有明显的语病,应视作语言流畅;有1-2句病句,可视为语言通顺;有3句以上(含3句)病句,可判为语言尚通顺;有5句病句,应判为语言欠通顺;有6句以上(含6句)病句,则判为文理不通。
(4)评分时,突出语言要求,兼及其他各项,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好文章要敢于打高分,同时严格控制四、五类卷。出现3个不重复的错别字,扣1分,错别字扣分不超过3分;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5)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扣2分。
范文一
难忘那……的目光
我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成天无忧无虑地自由飞翔。无意中我看到了各种各样令我难忘的目光——
无神的目光
今天早上,我在天空中闲逛了几圈,不知不觉有点累了,便落在了一座教学楼前的树上休息。无意中看到对面教室里的学生黑压压的一片,都趴在课桌上埋头写着什么。桌上堆满了书本,像一座座小山。
“叮铃……”下课铃声响了,所有的学生竟没有一个离开座位。校园一片喧闹,室内却一片沉寂。这时,从外面走进一个老师模样的人,手里抱着一沓厚厚的东西。
“同学们,下星期一举行期中考试,这几天大家一定要加紧复习。我这儿有一套复习题,抽课余时间做好,下午检查、评讲。”同学们一个个陆续抬起头来,一双双大而无神的眼睛直直地盯着老师,一点灵气都没有。一会儿,老师走了,大家又无精打采地写着可能是听他们说的叫什么“作业”的东西吧。
忧郁的目光
中午,我正在大树上欢快的高歌,忽然听到几个同学唉声叹气地说着什么。好奇心使我停止了歌唱,仔细听个究竟。
一个男生说:“哎,‘四眼妹’,这才几天你怎么又换眼镜啦?”
“唉,还不是因为天天晚上‘加夜班’!这几天又近视了50度。”一位女生忧郁地回答道。
“是啊,每天的作业太多了!”几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唉,有什么办法呢?命苦啊!”
“下午要听写单词,语文又要默写课文,地理又要小测验。”
“可不是,过不了关还要打手板,留下不准吃饭。”
“妈呀!上帝,我不想活了!”
我同情地看着眼前这帮学生——每双眼睛都充满了忧郁,两道眉毛团成两只小毛球,神情十分痛苦。
无奈的目光
傍晚,我停息在一个阳台上,梳理我有点儿凌乱的羽毛。突然一连串震耳欲聋的怒吼,吓得我魂飞魄散。
“你这不争气的东西,除了能睡觉,还能做什么?老子辛辛苦苦一天忙到晚挣钱,不是就盼着你有点儿出息吗?可是你给我打了多少分?你还好意思睡!你把全家人的脸都丢尽了!看看对门的汪小玲,人家一天学到晚,长期考第一。人家的父母在我们面前耀武扬威,不就是仗着孩子成绩好吗?你什么时候也跟老子长个脸哪!……”
原来是一位哥哥做作业时,不知怎么睡着了,结果引来了他老爸不分青红皂白一通辱骂。骂够了,随手扔过去几张试卷:“做不完今晚就别想睡觉!哼!”
这位哥哥无力地睁开一双大大的“熊猫眼”,眼中充满了无奈和忧伤,没有一丝光彩。
不知道这位哥哥昨晚上是不是没有休息好呢?
天渐渐暗了下来,望着夜空,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一双双无神的、忧郁的、无奈的目光,一种酸楚的感觉涌上心头。我庆幸自己不是人,不用被逼着学习和考试,没有分数和名次的烦恼,没有近视和试卷的折磨,我有完全属于燕子的自由。
可是,还有多少个哥哥姐姐将不断上演着今天的一幕幕呢?
?
范文二
别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
美丽的彩虹是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后才出现的,美味的佳肴是靠佐料的适量交融、厨师的反复尝试才烹饪出来的,美妙的音乐是借各种音阶的不同分配和旋律的相得益彰而谱出来的。由此可见,结果是建立在过程上的。
大多数人都十分注重结果,而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他们都想不劳而获,一步登天,害怕经历那段痛苦难耐的过程,对过程中的磨难望而生畏、止而却步。“梅花香自苦寒来”,音乐巨人贝多芬,双耳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而贝多芬勇于直面人生,用心灵感受音乐,不畏惧创作过程中的艰辛,终于创造了他人生的辉煌。那闻名于世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就是对他不畏惧艰辛过程的真情回馈。
当人们和艰难的过程“狭路相逢”时,很多人都会给勇往直前下“逐客令”,而让半途而废“娓娓到来”,使自己意志消沉、毫无斗志,脚步永远定格在通向成功的起点上。如果漂流在孤岛上的鲁滨孙被艰难困苦吓倒,因而自暴自弃、胆小气馁、畏惧过程的话,那么他永远只可能是一位软弱无能的懦夫,不可能成为一名英雄。只要我们从容面对、冷静处置过程中的困难,就会发现漫长丰富的过程其实很美好、很有意义。
别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因为过程能够冶炼我们坚强勇毅的心,不断地挑战过程,才能使人生经验丰富,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才能体验到过程给我们精神上带来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在陆续到来的过程中,我们应与更多的艰难险阻交手,不断地超越自己,完善自己。
有时候,结果也会和过程开玩笑。“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了美丽的谎言。于是,很多人悲痛欲绝,顿觉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所谓坚持、努力、执著、奋斗,不过是骗人的鬼话。于是破罐子破摔,昏昏度日。可曾想过一百年前,斯科特等五位英国探险家征服南极的故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结果发现已被挪威探险家捷足先登,面对“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的结果,他们依然奋力前行,将国旗插在南极极点,向世人昭示英国人永不屈服地征服自然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斯科特还接受了先占领者的请求,“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这需要多么崇高的精神和磊落坦荡的胸怀呀!他们的行为将过程和结果的辩证法诠释得深刻而透彻!
常听到同学哀叹:“反正我‘重高’无望,不学也罢。”这些同学就是在用畏惧的目光看过程啊!我想告诉同学们,只要我们领悟了过程的重要,笑对过程,不在乎结果,我们就能对过程毫不畏惧,成功的硕果就会挂在过程的某一根枝丫上。某一天,当我们打开记忆的宝盒,就会发现最美的记忆就是我们不畏惧过程、享受过程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