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1 宇宙生命之谜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谜(mí)语 尚(shàng)且 倾(qǐng) 斜 沧(cāng)海
B.分析(xī) 辐(fǔ) 射 轨(guǐ)道 斑(bān)点
C.干燥(zào) 培 (péi)养 土壤(rǎng) 海盗(dào)
给带点词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
2.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
A.系统 B.联结、联系 C.挂、绑
3.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
A.尊崇、注重 B.姓 C.还
4.生命的存在至少需要三个条件( )
A.到 B.至于 C.极;最
5.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燥(zào) 稀薄(bó) 磁(cí)场
B.陨(sǔn)石 辐(fú)射 分析(xī)
C.核(hú)酸 轨(guǐ)道 海盗(dào)
D.土壤(lǎng) 培(péi)养 拍摄(niè)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之谜(mí)嫦娥(é)陨石(yùn)
B.卡住(qiǎ)疙瘩(da)颓然(tuì)
C.长征(zhēnɡ)磅秤(bànɡ)磅礴(pánɡ)
D.蒙骗(ménɡ)岷山(mín)乌蒙(ménɡ)
7.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心理描写)
B.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动作 描写)
C.“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 了。”(语言描写)
D.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外貌 描写)
二、填空题
8.看拼音,写词语。
y ng qì jiē kāi bān di n
( ) ( ) ( )
gān zào cí ch ng d yù
( ) ( ) ( )
9.辨字组词。
揭( ) 顷( ) 班( )
躁( ) 卸( ) 员( )
渴( ) 倾( ) 斑( )
燥( ) 御( ) 陨( )
三、语言表达
1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尽管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用“仍然”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成反问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百字练笔
请使用总分的结构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几句话,体现出一个事物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一个好奇的孩子。有一天,家里人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全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爸爸发现 他呆呆地在鸡窝里蹲着呢!“你在这儿干什么呀 ”爸爸奇怪地问。“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道。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孵出个小鸡来。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起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母鸡能,我就不能呢 ”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12.给文章拟一个题目。(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迪生是一个( )的孩子。
14.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①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66度34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约66度1分,所以火星和地球昼夜长短相近,而且也有四季更替。更有趣的是,1877年,意大利的一位天文学家观察到火星表面有很多的黑色线条,人们猜测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人们还观察到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有人认为这是火星表面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了颜色。
②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③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低;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④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火星表面的取样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⑤人们至今尚未能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近年来,科学家对落在地球上的一些陨石进行分析,发现陨石上存在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
⑥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15.选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写出起止段落,并归纳主要内容。
例如:第一部分:第①段到第X段,介绍了(写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③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这样说的原因有:________。
17.选文将熟悉的地球与火星进行比较,作用是:________。
18.说说第⑤段加点词语“至今尚未”在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错误的更正如下:
A倾(qǐng)斜——倾(qīng)斜
B辐(fǔ)射——辐(fú)射
2.A
3.C
4.C
2.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系:系统。
3.尚未:至今未曾;还没有 。尚:还。
4.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最少。
5.A
【详解】
B.陨石(yǔn) C.核酸(hé) D.土壤(rǎng) 拍摄(shè)
6.C
【详解】
A项中“陨”应读yǔn;B项中“颓然”的“颓”应读tuí;D项中“蒙骗”的“蒙”应读mēnɡ。
7.D
【详解】
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A、B、C正确。D是神态描写。
8. 氧气 揭开 斑点 干燥 磁场 抵御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要注意“氧、揭、斑、燥、磁、御”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9. 揭开 公顷 班长 急躁 卸货 员工 口渴 倾斜 斑点 干燥 防御 陨石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揭开②公顷③班长④急躁⑤卸货⑥员工⑦口渴⑧倾斜⑨斑点⑩干燥 防御 陨石。
10. 如果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是否去上大学,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故宫博物院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小星星在夜空中眨眼睛。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详解】
1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掌握情况。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或多余;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3题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4题考查学生对拟人句的掌握能力。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陈述句改成拟人句,就是对主语进行拟人化修饰,使其具有任务的特征。5题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答案为:①如果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②是否去上大学,对他来说,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③故宫博物院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④小星星在夜空中眨眼睛。⑤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11.我的写字台上,有盏精致的小台灯。台灯有一尺多高,看上去真是玲珑雅致,美观大方。 这是爸爸出差时买回来的。它的灯座是绿色的,接近灯座凸起的地方,凿了一个圆洞,电线就从这儿穿进去。灯头,灯杆粗细适中,色彩调和雅致,造型雍容大方。灯杆上雕刻着两条鱼,上面的一条鱼,眼睛望着远处,像是在看着什么东西,思考着什么问题;下面一条鱼,眼睛望着它的伙伴,好像在问:“你看见什么,能告诉我吗?”小台灯发出美妙的、柔和的绿色光线。灯罩边上有如用绸子扎过的花边,罩面上有四幅优美的图画,其中一幅是翠竹,竹节粗壮,叶绿枝繁,让人一看顿时觉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其他三幅是花鸟画,这些花姿态美丽,鲜艳夺目,为台灯增添了不少色彩。 这盏小台灯静静地蹲在写字台上,为我们照明。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的要求,以及说明文的特点,紧紧抓住一个事物的特点去描写,注意结构要用到总分,并要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说明文的结构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连贯式和递进式。总分式是事物说明文常用的结构形式:
(1)总——分,如《苏州园林》(先总体的概括,再分说。结尾没有总结性的语言)。
(2)总——分——总,如《故宫博物院》(先总体的概括,再具体来说,最后再总结)。
(3)分——总。说明文往往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类常见的说明方法。恰当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能准确的凸显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形象更为鲜明。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1)下定义:这是一种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事物特有属性的说明方法,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常用此方法来增强文章的科学性,严密性,其作用是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2)举例子: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举出一些准确恰当,有代表性的例子能够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具体,使复杂的事理简单化,浅显化,把事物说明得准确,明白,易懂。其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内容具体化。
(3)分类别:这是把被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几类,并逐一说明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内容清晰,明白,条理分明。
(4)列数字:这是运用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事物的方法。其作用是准确严密的说明事物或事理。
(5)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物性的说明方法,相当于修辞手法的比喻。
(6)作比较:选择与说明事物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或事理进行比较,最大的作用是使被说明对象特征更加突出,更加清楚明白。
12.爱迪生的故事
13.好奇、爱动脑筋
14.爱迪生想亲自试一试,自己能不能孵出小鸡来。
12.略
13.略
14.略
15.第一部分:第①段到第④段,写出了科学家对火星进行研究,探测表明火星没有生命存在;第二部分:第⑤段到第⑥段,写出了太空可能存在生命,需要人类继续探索。
16. 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 火星水汽含量极少;大气含氧量极低;温度很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
17.与熟悉的地球有生命特点作为比较对象,突出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可能存在生命,便于读者理解。
18.“至今尚未”指到现在还没有。人们到现在还有没在地球以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
本题考查说明文段落的划分。要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的内容来具体划分。第①段到第④段,写出了科学家对火星进行探索的过程,探测表明火星没有生命存在;第⑤段到第⑥段,写出了太空可能存在生命,需要人类继续探索。故第①段到第④段为第一部分,第⑤段到第⑥段为第二部分。
16.
本题考查学生寻找中心句的能力。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中心句,再纵观全文或者某一段落,看看具体说明了什么,然后到开头或结尾的段落里去查找中心句。一般说明文为了条理清楚都是在开头部分给出中心句,然后逐项说明内容。第③段的中心句在结尾,因为这一段,这一段前面在说火星水汽含量极少;大气含氧量极低;温度很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生命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比较等。分析文段的说明方法一定要全面,有几个就写几个。这里将熟悉的地球与火星进行比较,借助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说明,突出火星和地球一样有可能存在生命,便于读者理解。
18.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答题模式:先解释词语本义,再结合语境分析语义,最后分析其表达作用。其表达作用是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语句中“至今为止”一词是从时间上限定,指的是截止到现在,人们到现在还有没在地球以外的太空找到生命,未来就不一定了。这一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