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一、选择题
1.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法国琅城拥有自治权 欧洲建立起民主制度
C 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 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D 马可·波罗来华 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A.A B.B C.C D.D
2.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启蒙运动 D.马克思主义
3.下表所示内容体现的社会思潮是
作品 作者 内容
《神曲》 但丁 抨击教会的腐化,表达市民的情感理想
《罗密欧与未丽叶》 莎士比亚 批判封建道德观念,表达追求幸福、自由理念
A.神权至上 B.人文主义 C.主权在民 D.理性主义
4.14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被称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思想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 D.无产阶级运动
5.他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他是( )
A.但丁 B.拉斐尔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6.文艺复兴时期,一些思想家认为,人们应该讴歌古代罗马英雄们的业绩,缅怀他们的成就让未来的人们可以因此受到激励而去为人类开创新的文明篇章,而不应该也没必要用神的标准去要求人。可见,这些思想家
A.主张神权至上 B.提倡人文主义 C.否定现世生活 D.宣扬苦行禁欲
7.2003年,达芬奇名作《纺车边的圣母》(如图)失窃,震惊世界。这是他在1501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在这幅作品中,圣母母子如同乡村庄园里的寻常母子一样,亲切、平和、自然,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这幅作品
A.充满了宗教气息 B.洋溢着人文色彩
C.冲破了教会束缚 D.批判了封建伦理
8.“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信奉天主教,认为人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9.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及后来的一系列法案逐步确立起君主立宪制
B.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C.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D.法国大革命过程中,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0.达·芬奇曾经创作了这样一幅名画:画中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宗教,但却是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的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自画像》 D.《西斯廷圣母》
11.16世纪前后,宗教题材的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人们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人物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据此可知( )
A.基督教教会已经失去神圣的地位 B.圣像画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圣像画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D.圣像画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2.下列是欧洲某场运动时期的名言摘录,这场运动( )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莎士比亚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摧毁了封建统治
C.指导了工人运动 D.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综合题
13.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14至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市场解放的文化运动。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这场解放的文化运动指的是什么? 它的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 他的代表作品是?
材料三:
(3)图一的作者是谁?请你写出他的另一部作品?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的民主原则与民主运作的方式等是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繁荣得益于公民聪明才智的施展。作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美国深深打上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烙印。
——摘编自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 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男人就是城邦”。指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美国深深打上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烙印”。指出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概括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再生”和“创新”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文明发展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5.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追本溯源】
材料一:在世界历史的长廊里,东西方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留给后世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交汇融合】
材料二:“······经过十年的征伐,他的统治区域扩展到了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他的远征是非正义的,让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远征在客观上是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
图5 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叙利亚巴力庙遗址
【地区差异】
材料三: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宗教。
名称 基督教 名称 ②
诞生时间 1世纪 诞生时间 7世纪初
诞生地点 ① 诞生地点 阿拉伯半岛
发展 4世纪末被定为罗马国教 创始人 ③
(1)从材料一中的文化遗产中任选两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及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表格提示信息,写出表格中序号所指的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描绘了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既古老神秘,又富庶昌明,更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D项正确;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排除A项;法国琅城拥有自治权,说明西欧自由城市不断兴起,无法得出欧洲建立起民主制度,排除B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自14世纪中叶起,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欧洲,被认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到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起源于意大利,是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A项正确;无政府主义是一系列政治哲学思想,其目的在于提升个人自由及废除政府当局与所有的政府管理机构,排除B项;启蒙运动的发生时间是17-18世纪,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3.B
【详解】
14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这场运动成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是倡导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其中代表人物是但丁和莎士比亚等。表格中“表达市民的情感理想”“追求幸福、自由理念”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B项正确;神权至上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批判的思想,排除A项;主权在民和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张和思想核心,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4.C
【详解】
根据材料“14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被称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继希腊的智者运动以后欧洲出现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C项正确;思想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无产阶级运动属于政治的范畴,不是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D项。故选C项。
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巨匠,其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宣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故选C;但丁的代表作品是《神曲》,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拉斐尔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其代表画作有《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等,故排除B;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画家,其代表画作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故排除D。
6.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人们应该讴歌古代罗马英雄们的业绩,缅怀他们的成就让未来的人们可以因此受到激励而去为人类开创新的文明篇章,而不应该也没必要用神的标准去要求人”可知,材料大力讴歌人和人性的作用,否定神的权威,追求享受现世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他们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享受现世生活。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因此,这些思想家提倡人文主义,故选B项;教会主张神权至上,题干材料是“否定神权”,排除A项;教会否定现世生活,提倡人们追求死后的幸福,题干材料提倡人们“追求享受现世生活”,排除C项;教会宣扬苦行禁欲,材料提倡“享受现世生活”,排除D项。
7.B
【详解】
材料“在这幅作品中,圣母母子如同乡村庄园里的寻常母子一样,亲切、平和、自然,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体现的是对人性的肯定,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精神,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教气息,排除A项;从作品内容并不能看出冲破了教会束缚,也没有针对封建伦理,排除C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由题干中信息“在地狱里,他看到强盗、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A项正确,排除C项;但丁没有信奉佛教,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颂扬人的价值,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
据所学知识,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从思想上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属于历史观点,B项正确;ACD属于历史事实,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0.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画的是耶稣在遇难前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描画了门徒们各自的内心活动和神态。B项正确;《蒙娜丽莎》虽然是达·芬奇的名画,但不是取材于宗教,排除A项;《自画像》是达芬奇的素描精品,但不是取材于宗教,排除C项;《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的画作,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
依据题干“16世纪前后,宗教题材的圣像画中的人物……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结合所学知识,16世纪前后正值文艺复兴运动开展,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性,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因此这一时期的圣像画中的人物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正是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B正确;文艺复兴冲击了宗教神学,但并不意味着基督教教会已经失去神圣的地位,A排除;法国是在18世纪成为启蒙思想的中心,时间不符合题意,C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时间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选B。
12.A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但丁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有利于解放人的思想,A项正确;摧毁封建统治是通过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该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不会指导工人运动,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工业化进程,与题干所述文艺复兴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3.(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但丁《神曲》
(3)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1)
根据材料一可知,该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14至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市场解放的文化运动。
(2)
根据材料二“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可知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3)
根据图示可知《蒙娜丽莎》,作者是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画家、科学家、发明家。 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其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点睛】
14.(1)理解: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实质:奴隶制民主政治。
(2)说明:美国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三者之间相互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美国制定宪法,奠定民主政治的法制基础,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3)特点:持续时间长;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借用古典文化;具有创新性。
再生: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创新: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
(4)认识: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西方近代思想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继承和创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详解】
(1)理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男人就是城邦”指的是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由此可知实质上是一种奴隶制民主政治。
(2)说明: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三者之间相互制约,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并有任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美国制定宪法,奠定民主政治的法制基础,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这些都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烙印的显现。性质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战争。
(3)特点:根据“文艺复兴是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可知持续时间长;根据“它只限于社会上的少数英才——学者、文人和艺术家的活动,但是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陷于沉闷窒息的西欧社会送来的一股清新的气息,把绝大部分有文化教养的人士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可知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借用古典文化;具有创新性。再生根据“他们怀着一种复古的心情去挖掘古代遗产,力图恢复古典文化艺术”并结合所学可知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创新则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西方近代思想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继承和创新。
15.(1)图一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图二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图三是《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图四是《莎士比亚戏剧集》,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其作品弘扬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亚历山大东征一方面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3)①巴勒斯坦地区 ②伊斯兰教 ③穆罕默德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文化遗产分别是金字塔、《十二铜表法》、《天方夜谭》、《莎士比亚戏剧集》。任选两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图一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图二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图三是《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图四是《莎士比亚戏剧集》,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剧作家,其作品弘扬的人文主义思想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2)根据材料二的图片及文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据“他的远征是非正义的,让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据“远征在客观上是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以及图片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叙利亚巴力庙遗址,可知亚历山大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3)根据材料三表格提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后来被定为罗马国教;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