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12:0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选择题
1.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开始于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景帝
2.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A.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B.统一度量衡
C.建立刺史制度 D.命张骞通西域
3.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措施是采纳了谁的建议( )
A.董仲舒 B.陈胜、吴广 C.项羽 D.卫青、霍去病
4.“罢黜百家”首见于班固的《汉书》:“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而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提出,汉武帝或董仲舒本人,并无此类极端言论。由此可见(  )
A.《汉书》内容不可信 B.历史认识有主观性
C.汉武帝并未崇尚儒学 D.历史史实真假难辨
5.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铁官,把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
A.实行冶铁官营 B.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鼓励铁器私售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6.他十七岁就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一生践行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誓言,他与卫青出击匈奴,保卫了祖国山河。材料中的他是(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霍去病 D.汉景帝
7.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图中的货币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它始铸于( )
A.战国 B.秦 C.西汉 D.西晋
8.小明运用下面三幅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冶铁技术的提高
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纪检监察机关在国家反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武帝时期,在监察地方官员不法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刺史
10.董仲舒的“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帝制神学体系。采纳董仲舒思想主张的是( )
A.孔子 B.秦始皇 C.刘邦 D.汉武帝
11.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12.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他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出现了空前的强盛。其中,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推恩削爵 ②统一铸造五铢钱 ③盐铁官营 ④北击匈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史记》载:“匈奴,……逐水草迁徙,毋(没有)城郭常处耕田之业;毋(没有)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拉弓)射鸟鼠;少长(稍有长大),则射狐兔,用为食。”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关于匈奴的描述,不正确一项是( )
A.匈奴人过着游牧生活 B.相对于汉族,匈奴文化落后
C.匈奴人擅长骑射 D.相对于汉族,匈奴重视农业
14.西汉初年,西汉官吏在皇帝和诸侯王面前都自称“臣”。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汉武帝这一规定意在( )
A.破坏封建等级制度 B.削弱官吏的权力
C.以刑罚严格君臣之礼 D.加强君主专制
15.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
A.消除了对农民的剥削 B.彻底的废除了私有制
C.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 D.沉重打击了宦官专权
二、综合题
16.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为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二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三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汉室江山永国,曾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诸侯王。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景帝时,采纳了晁错的建议试图用武力和法令直接削藩,结果引起了“七国之乱”,晁错被诛。到汉武帝时,这一问题终于得以彻底解决。
材料四 汉武帝时,董仲舒认为,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遂被接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图片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哪项政治制度?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图3分别是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一重要措施?说说图2措施的实行有什么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终于得以彻底解决”的“这一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汉武帝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什么?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王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1)根据材料一的四幅图片,概括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两点即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中董仲舒的言论判断他是哪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4)材料四对儒家思想持何态度?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对待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题干……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定位国家的教义思想。汉武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与秦不同的做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官方正统地位。B项正确;秦始皇采用的法家思想,焚书坑儒,拒绝儒家思想,排除B项;光武帝公元25年,光武帝建立东汉。公元25年属于公元1世纪,排除C项;汉景帝没有把“孔子学说”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详解】
根据材料“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可得出,汉武帝时财政困难,地方富商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唯利是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专卖,加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A项正确;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没有统一度量衡,排除B项;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官吏、豪强及其子弟,排除C项;命张骞通西域是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A项正确;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后来兵败被杀,不是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人物,排除B项;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后与刘邦争夺天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取得胜利,建立西汉王朝,因此项羽也不是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人物,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在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反击匈奴,不属于思想领域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尊崇儒术,这是一致看法,但是否是“罢黜百家”,班固和冯天瑜有不同看法,这体现出不同人物对史实的认识会掺杂进个人的主观感受,B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对“罢黜百家”的不同认识,不能全面否定《汉书》,排除A项;历史史实只有一个真相,不会真假难辨,只有不同理解,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
据题干“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置铁官,把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反映了汉朝实行冶铁官营,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铁官代行地方政务的信息,排除B项;鼓励铁器私售,与题干材料相悖,排除C项;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因此这里的“他”是指霍去病。霍去病与卫青出击匈奴,保卫了祖国山河。C项正确;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A项;汉武帝听从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排除B项;汉景帝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货币是汉朝的五铢钱,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C项正确;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不统一,有刀币、铲币、布比等,排除A项;秦始皇下令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通行全国,排除B项;D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项。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骨耜到铁制农具的发展,体现了农具的改进。牛耕图体现了从农业生产动力从人力到畜力的发展。四张图整体反映了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A项正确;冶铁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铁犁牛耕的出现与第一张图无关,排除C项;原始农业的兴起与第二、三张图无关,排除D项。综上故选A。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D项正确;丞相负责行政,太尉负责军事,均与题干“监察”不符,排除AB项;秦朝时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西汉时沿用,但与题干“汉武帝时期”“监察地方官员”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
董仲舒的“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帝制神学体系。为了加强思想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故排除ABC,D项正确。故选D项。
1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儒学独尊,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选项符合题意;道家学说未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A选项排除;法家思想是秦朝的治国思想,B选项排除;佛家学说属于宗教理论,不可能成为治国理念,C选项排除。
1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在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②③符合题意;推恩削爵是政治上的措施,①不符合题意;北击匈奴是军事上的措施,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3.D
【详解】
根据题干“匈奴,……逐水草迁徙,毋(没有)城郭常处耕田之业”可得出,“相对于汉族,匈奴重视农业”说法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题干“毋(没有)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可得出,相对于汉族,匈奴文化落后,排除B项;“匈奴,……逐水草迁徙……能骑羊,引弓(拉弓)射鸟鼠;少长(稍有长大),则射狐兔,用为食”可知,匈奴人过着游牧生活、匈奴人擅长骑射,排除A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
根据材料中“汉武帝时期,严禁诸侯王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规定朝廷官吏对诸候王不得自称臣,这实际是降低诸候王的地位,削弱诸侯王的势力,D项正确;破坏封建等级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削弱官吏的权力,排除B项;以刑罚严格君臣之礼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5.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C项正确;AB说法错误,与题意不符,排除。东汉时期出现了宦官专权,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6.(1)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方式:实行郡县制。
(2)图2:统一文字;
图3:统一货币。
影响: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问题: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措施:实行“推恩令”。
(4)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图片反映的是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则推行郡县制。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是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反映的是秦朝废除六国的杂乱不一的文字,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字体;图3反映的是秦朝统一货币,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图2措施即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依据材料三“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可知“这一问题”指的是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采纳主父偃的建立,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的封地,使王国无力同中央对抗。
(4)依据材料四“董仲舒认为,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和所学知识,董仲舒改造儒学迎合了汉武帝“大一统”的现实政治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反映了汉武帝的文化专制政策,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17.(1)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答出两点即可
(2)焚书坑儒
(3)儒家思想
(4)反对;批判的接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意思对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图一秦朝统治机制,皇帝之下中央机构设有太尉、丞相、御史大夫。结合课本所学,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通过图二可以看出秦朝统一了战国各诸侯国的货币,实行圆形方孔钱;图三反映了秦朝统一战国各诸侯国的文字,通用秦朝的文字小篆。结合课本所学,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差别很大,影响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六国货币,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战国时期,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统一使用文字的小篆。
(2)根据材料二中关键词句“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愎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事件是秦朝的焚书坑儒。结合课本所学,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又把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
(3)依据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意思是臣认为不在六艺之科的,孔子学术的,都应该杜绝,不使用。反映了董仲舒提倡六艺、孔子之术。结合课本所学,西汉初年,随着国力恢复,汉武帝为适应大一统趋势,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统治的正统思想。
(4)根据材料四中“孔子和儒家思想是……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由此可见对儒家思想持否定或批判的态度;纵观中国历史发展,儒家所构建的一整套规范社会人伦的秩序是传统道德秩序的主导,强调礼治、德治、教化,在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当然,儒家思想中也存在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成分,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等。因此对待儒家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儒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不断与时俱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