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第四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6页,有两大题,33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读我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时间与纬度关系图,回答1-2题:
1.我国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主要在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按规律推理,④处欣赏时间较短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低 B.地势高 C.雨季长 D.气温高
3.按旅游资源主要类型来划分,下列旅游资源中与另三者不同的是( )
A.平遥古城 B.万里长城
C.三江并流 D.乐山大佛
4.在“十一”长假期间,某些景区面对急剧增多的游客,做出了限制景区内游客人数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有( )
①保护景区环境 ②限制到达当地游客数量
③控制当地的交通流量 ④保障旅游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这首歌形象地说明,一个人要想成为合格的旅游者,应该具备的条件有( )
①较雄厚的经济基础 ②必要的闲暇时间 ③旅游偏好 ④旅游动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清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东经117°59′一118°30′,北纬28°54′~28°58′,素有“天乍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景观布局“东险、西奇、南绝、北秀”,“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四绝。三清山和黄山属同一地貌,故又有小黄山之称。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经、猴王献宝都是其著名景观。据此回答6~8题。
6.三清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高原高山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7.三清山主要属于( )
A.花岗岩地貌 B.喀斯特地貌 C.冰川地貌 D.风蚀地貌
8.观赏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老子看经、猴王献宝景观,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选择适当位置 ②把握观赏时机 ③置身其中近观 ④发挥想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一般分别归属于( )
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古建筑景观
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
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
10.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是 ( )
A.五台山、泰山、雁荡山、普陀山 B.五台山、峨眉山、雁荡山、普陀山
C.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 D.五台山、嵩山、华山、雁荡山
所谓“煤变油”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煤所含的碳氢化合物转化加工成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液体燃料的煤液化技术。技术上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无论哪一类液化技术,我国都有成熟的范例。煤液化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据此回答11-12题。
11.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的原因不包括( )
A.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B.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C.“煤变油”能大量节省水源,缓解水资源危机 D.我国已拥有煤变油的技术
12.我国实施“煤变油”最理想的省市区是( )
A.上海市 B.山西省 C.广东省 D.湖南省
阅读右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环境问题
依次是( )
A.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雨、森林锐减
B.臭氧层破坏、酸雨、全球变暖、森林锐减
C.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
D.酸雨、臭氧层破坏、森林锐减、全球变暖
14.下列污染物与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
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尾气
D.建筑工地扬尘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脉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据此完成15-16题。
15.我国从科威特进口的石油,用油轮运往浙江镇海的线路是: ( )
A.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琼州海峡→东海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C.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
D.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16.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了石油战略储备。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建在:( )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青藏地区 D.内蒙古自治区
17.近十几年,云冈石窟前面的109国道上每天有数千辆运煤车隆隆驶过,使整个石窟景区煤尘飞扬。国家投资 2.2 亿元,将109国道云冈段改线,其积极意义是:( )
①减少煤尘对石窟佛像的污染和腐蚀;②避免载重车辆对石窟的震动性破坏;③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④消除云冈石窟景区的酸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 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生化需氧量BOD是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体时需要消耗氧的数量,它用于监测水体有机物的污染状况。图4为某河由M河段至Q河段水中溶解氧和生化需氧量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完成19~20题。
19.图4中有机污染源在( )
A.1 B.2 C.3 D.4
20.最容易导致鱼类死亡的河段是()
A.M B.N C.O D.P
读右上图,回答21~22题。
21.有一架飞机从a点飞向b点,要求走最近路线,其航向变化过程是 ( )
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B.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22.b点到南极点的最短距离比a点到赤道的最短距离约( )
A.长4730千米 B.短4730千米
C.长9900千米 D.短9900千米
23.读右图,甲、乙两幅图表示的区域范围相同,甲图
比例尺为1:100000,则 ( )
A.乙图的比例尺为1:200000
B.乙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
C.乙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甲图详细
D.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4倍
24.下列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本初子午线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0o纬线 ②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 ③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④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5.读右侧经纬网图,P区域位于
A.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 B.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 D.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
读右图,回答26-27题
26.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27.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乙的比例尺最小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28~29题:
28.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29.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找出属于丘陵的地形………………………………………………………………( )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材料二 下表是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条旅游路线
(1)中国的世界遗产中,黄山是________遗产。
(2)游客随该旅游团旅游,游客的经济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双选题)( )
A.旅游动机 B.经济收入 C.愿意支付的旅游费用 D.旅游交通方式
(3)北京游客参加该旅游团游览黄山、杭州,是因为(双选题)( )
A.旅游地的知名度高 B.经济距离短 C.自然环境差异大 D.旅游费用低
(4)根据旅行路线,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黄山的单程旅行时间大约为______天。
(5)从北京至黄山沿______线(铁路线),从黄山至杭州的合理的交通方式是______运输。
32.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共13分)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见图24-25。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2分)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3分)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3分)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7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___km。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____。
(4)小河流向______________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_____ ____________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