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蟋蟀的住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0 14:3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11 蟋蟀的住宅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抛开(pāo) B.洞穴(xué) C.骤雨(zòu) D.倾斜(qīng)
2.对“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蟋蟀的住宅很豪华 B.蟋蟀修建住宅费尽心血和力气
C.蟋蟀用简单的工具修建了隐蔽、干净又整洁的住宅
3.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 )(多选)
A.向阳 B.隐蔽 C.地势低 D.窄小
4.给加点词选择正确解释。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
①只是         ②光线         ③光滑
2.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
①遇到任何东西都能安静。  ②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5.下面句子不是把物当成人来写的是( )。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
C.雄燕子还不停地唱歌,欢天喜地、叽叽喳喳地说着贺词。
D.冰尜儿能毫无怨言地让你抽打,在冰面上旋转、舞蹈。
二、填空题
6.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 )(多选)
A.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
B.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C.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7.根据《蟋蟀的住宅》课文内容填空
蟋蟀的出名有两个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照样子,仿写句子。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如果你仔细看_______,你会想到_______。
9.口语交际。
最近,你的同桌王洋觉得自己视力有些下降,但是却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善目前的情况。你知道怎么保护视力吗?给王洋提几条建议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cánɡ zànɡ)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zhòu zòu)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zhái zài)。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tán dàn)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0.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1.在文段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介绍了蟋蟀住宅的________,这一段中作者把_________称“平台”,把_________称为“弹琴”,把蟋蟀当作________来写。
13.选文第1自然段的观察顺序是( )(填序号)
A.从远到近 B.从左到右 C.从内到外
14.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淹着,就像一座门……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5.选文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个方面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作者的观察顺序是________。
16.读下面两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意思的不同。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B、D正确,C:骤雨(zòu 改 zhòu )
2.BC
【详解】
蟋蟀的住宅并不十分豪华,选项A不正确。
3.ABC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学生平时注意养成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课文《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日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经过,赞扬了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故根据课文内容可知,蟋蟀的住宅的特点是向阳、隐蔽、地势低。故选:ABC。
4.1.① 2.②
【详解】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的掌握能力。
拟人修辞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A 句子是拟人句,赋予“蟋蟀”人的行为“弹琴”。
B 不是拟人句,没有把物当成人来写。
C 句子是拟人句,赋予“雄燕子”人的行为“唱歌”、“说着贺词”。
D 句子是拟人句,赋予“冰尜儿”人的行为“旋转、舞蹈”。
故选:B。
6.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ABC
【详解】
(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要求学生注意对几次及其意思的积累。随遇而安: 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
(2)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回顾《蟋蟀的住宅》一文,根据第二自然段“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这些内容可知,蟋蟀“不肯随遇而安”体现在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7. 由于它的歌唱 由于它的住宅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对学过的文章非常熟悉,对作者以及文学常识要有一定的积累,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也要非常熟悉,按照文章的结构进行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课文的内容。
8. 那些繁密的小花 满天的繁星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注意所给示例句子“那些细小”是形容“脚”的,“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是想象的内容。所以仿写时候,要注意内容。
9.①注意不在光线过强、过暗的环境下看书。
②平时多做户外运动,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③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详解】
首先根据题意明确提建议的目标。把自己的好想法表述出来就是提建议。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可以说自己认为对的正面的做法。也可以写对他人的进步表示欣喜,正向反馈的建议。注意语言简洁明了,语气亲切。
答案示例:
①注意不在光线过强、过暗的环境下看书。
②平时多做户外运动,减少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③注意个人用眼卫生,保持眼睛周围清洁。
10.cánɡ zhòu zhái tán
11.即使 也
12. 出口 门口 鸣叫 人
13.C
14.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既逼真贴切地描绘出蟋蟀的形象,又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10.
考查了学生对字音的辨析。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隐藏:yǐn cáng
骤雨:zhòu yǔ
住宅:zhù zhái
弹琴:tán qín
11.
考查了关联词语的运用。
“有骤雨”与“立刻就会干的”意思上表示转折。根据语义应填:即使……也……。
12.
考查了学生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结合上下文理解可知,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介绍了蟋蟀住宅的出口,这一段中作者把“出口”称“门口”,把“鸣叫”称为“弹琴”,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13.
考查了对观察顺序的辨析。
阅读第1自然段,从“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可知观察顺序为从内到外。
14.
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
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但要注意语句的通顺,如: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既逼真贴切地描绘出蟋蟀的形象,又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15. 住宅外部 住宅内部 从外到内
16.“最多”说明隧道的深度一般不超过九寸。
17.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激起读者丰富想象
15.
本题考查了语段的写作顺序。
文段第一自然段写了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第二自然段写了住宅内部的特点。所以这两自然段是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写的。
16.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最多:表示某种程度已达极限。文中“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可知,“最多”说明隧道的深度一般不超过九寸。
17.
本题考查课文的理解。
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简朴、清洁、干燥的住宅和建造住宅的全过程,赞扬了蟋蟀不辞劳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文中作者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蟋蟀当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