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4.4 电磁铁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直实存在的
B.地理S、N极与地磁S、N完全重合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通电线圈产生磁场强弱只与电流强度有关
2.如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有关该报警器工作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报警器红灯是报警灯,工作时必须依靠水的导电性,且水位必须到达B
B.该报警器的红、绿灯不会同时亮
C.当水位没有达到B时,电磁铁没有磁性,只有绿灯亮
D.增大右侧电源电压可以增加电磁铁的磁性
3.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在玻璃管的两端分别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池的两极分别与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电铃就响起来,发出报警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绝缘体
B.电铃响时,电磁铁右端是S极
C.温度降低到74℃以下,电铃响
D.电铃响且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增强
4.法国科学家阿尔贝 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 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而荣获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图中GMR代表巨磁电阻,在磁场中,其阻值随磁场的逐渐变强而减小。闭合开关S1、S2,下列说法中( )
①电磁铁左端为N极
②电磁铁的正上方放一小磁针,静止后S极指向右方
③将滑片P向b端滑动,电磁铁磁性变强
④将滑片P向a端滑动,指示灯亮度变强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5.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S极
B.要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可以对调电源的正负极
C.当变阻器的A接F,D接E时,电磁铁与磁铁相互吸引
D.当变阻器的A接E,D接F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6.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的GMR是巨磁电阻。在电源电压U不超过指示灯额定电压的条件下,闭合开关S1、S2,则( )
A.电磁铁A端是S极
B.向左滑动滑片P,指示灯会变亮
C.向右滑动滑片P,GMR两端的电压减小
D.电磁铁产生的磁感线不管外部还是内部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7.如图所示的电路,将电磁铁(线圈电阻不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开关S拨到时,电磁铁的左端为S极
B.当开关S拨到时,小磁针静止时端为N极
C.当开关S拨到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D.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开关S由拨到,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8.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直实存在的
B.地理S、N极与地磁S、N完全重合
C.电磁铁磁性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D.可自由转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9.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下端所指示的温度为9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报警器利用了水银导电和热胀冷缩的性质
B.报警器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的特点
C.报警器中,水银温度计和电磁铁串联在电路中
D.温度达到90℃时,报警器中的灯亮同时铃响
10.在地下停车场,驾驶员常常根据车位入口上方的红、绿灯判断是否有车位.小吴设计一种自动控制方案:将光控开关S(遮光时开关闭合)装在每个车位地面中央,红、绿灯装在车位入口上方,当车位上未停车时,绿灯亮;当车位已停车时,红灯亮.下图中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1.(1)下图为烟感报警装置,当没有烟雾时,烟感开关断开,电磁铁___________(有/无)磁性,绿灯亮,当有烟雾时,烟感开关闭合,电磁铁___________衔铁,绿灯灭,警铃与喷淋系统同时工作。
(2)请根据烟感报警装置的工作原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警铃与喷淋系统互不影响。( )
12.如图,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用此热敏电阻和电磁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控制电路,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一设定值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工作,实现温控。
(1)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该接在______(AB/CD)之间;
(2)如果将滑动变阻器R'向左移动少许,恒温箱内的恒定温度将_______(升高/降低)。
1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左,则电源的左端为________极。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________。
14.晓华同学利用电磁继电器设计了一个自动恒温加热鱼缸,如图所示,A为一段软导线,B为一个小型电热器,其铭释如图所示,该装置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______℃,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______。
15.如图所示的智能照明电路,天黑时灯泡L自动发光,天亮自动熄灭。该电路自动控制是利用了丹麦物理学家______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是光敏电阻,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______;若想 L在傍晚发光的时间提前,可将R1的阻值______。
三、综合题
16.超载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科技小组为交警部门设计了“汽车超载记录器”,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为6V,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R0=10Ω,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1A,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R1为定值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记录器设置的报警压力F0=2.0×105N。当压力不超过F0时,绿灯亮;超过F0时,报警系统启动,红灯亮,同时电控照相机(图甲中未画出)启动,抓拍违法车辆。
(1)图甲中,______(选填“A”或“B”)是绿灯,绿灯上标有“3V3W”的字样,则绿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Ω;
(2)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Ω;
(3)为保护路面,需要调小报警压力F0,则可把R1换成阻值______(选填“大一些”“小一些”或“不变”)的定值电阻。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智能防疫机器人
我国研制的某款智能防疫机器人,具有自主测温,移动,避障等功能。机器人利用镜头中的菲涅尔透镜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集到探测器上,通过处理系统转变为热图像,实现对人群的体温检测。当发现超温人员,系统会自动语音报警,并在显示屏上用红色框标注人的脸部。机器人利用磁敏电阻等器件来监控移动速度,控制驱动电机运转,1图为控制电机运转的原理电路,U为输入电压,为磁敏电阻,阻值随外加磁场强弱的变化而改变。机器人为有效避障,在移动过程中会发射、接收超声波(或激光)来侦测障碍物信息,当感知到前方障碍物时,机器人依靠减速器进行减速,并重新规划行驶路线。
下表为机器人的部分参数。“电池比能量”为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能输出的电能;“减速器的减速比”为输入转速与输出转速的比值。
电池的质量 10kg 减速器的减速比 30:1
电池比能量 驱动电机的输入总功率 400W
移动速度 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60%
(1)以移动机器人为参照物,障碍物是______ 的;
(2)下列关于机器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
A.菲涅尔透镜的作用相当于凹透镜
B.菲涅尔透镜接收的是人体辐射出的电磁波
C.1图中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D.机器人发现体温38℃的人会语音报警并识别
(3)若机器人以最大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运动7min,此过程中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______ N,消耗的电能占电池所能输出总电能的______ %;
(4)控制电机运转的磁敏电阻阻值随磁场强弱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当磁敏电阻在正常工作区时,即使1图电路中输入电压U发生改变,R1两端电压U1都能维持在某一定值附近微小变化,从而使控制电路中的电机稳定转动,则磁敏电阻的正常工作区对应2图中______ (选填“ab”或“bc”)段。已知无磁场时RB阻值为200Ω,R1的阻值为400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U为24V时,处在磁场中的RB电功率为0.32W,则R1两端的电压U1是______ V。
18.小聪利用光敏电阻为社区设计了一种自动草坪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电路中有两盏规格均为“220V 44W”的灯泡L,天暗时灯自动发光,天亮时灯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为6V,定值电阻R0为200Ω。在一定范围内,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E(光照强度E单位为lx,光越强光照强度越大)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电磁铁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天色渐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0.02A时,恰好启动工作电路的照明系统。试问:
光照强度E/lx 1.0 2.0 3.0 4.0 5.0
光敏电阻R/Ω 120 60 40 30 24
(1)随着光照强度减小,光敏电阻R的阻值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电磁铁的磁性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当光照强度减小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_________(选填“吸下”或“释放”),照明系统启动。
(2)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是________A。
(3)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Ω。
19.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磁化与磁记录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magnetization)。
铁棒和钢棒本来不能吸引钢铁,当磁体靠近它或者与它接触时,便有了吸引钢铁的性质,这就是被磁化了。软铁磁化后磁性很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性材料;钢等物质在磁化后,磁性能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硬磁性材料可以做成永磁体,还可以用来记录信息。
录音机的磁带上就附有一层硬磁性材料制成的小颗粒。
录音时,声音先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这样的电流通过录音磁头,产生了强弱变化的磁场,磁带划过磁头时,磁带上的小颗粒被强弱不同的磁化,于是记录了一连串有关磁性变化的信息。
放音时,磁带贴着放音磁头运动,磁性强弱变化的磁带使放音磁头中产生变化的感应电流,电流经过放大后使扬声器发声,这便“读”出了录音带中记录的信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记录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录音带,录像带,电脑中的磁盘,打电话的磁卡,银行的信用卡,还有磁卡式车票等等,都是用磁来记录信息的.磁记录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是电磁铁,电磁铁适合用______(选填“软”或“硬”)磁性材料制成;
(2)两根缝衣针,一个按扣,一只大头针和一块橡皮,就可以做一个指南针。用橡皮和大头针制作指南针的底座。使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这就是一个小指南针,如图所示。如果图中指南针静止下来后,针尖指南,那说明针尖被磁化成了______极(选填“N”或“S”);
(3)录音机在把声信号变成磁信号的过程中,要先把声音转变成______;
(4)通过磁化实现的磁记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时也会带来麻烦,如彩色电视机显象管磁化后色彩失真。结合生活经验再列举一个磁化会带来麻烦的事例,并说出避免措施。
事例:______;
措施: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磁场的分布情况而假设的线,实际不存在,故A错误;
B.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场两极并不是完全重合,而是存在一定的磁偏角,故B错误;
C.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正确;
D.通电线圈产生磁场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和螺线管的线圈匝数多少,故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由图可知,当水位达到B时,控制电路形成通路,电磁铁产生磁性,将衔铁吸下,动触点与下方静触点闭合,红灯亮,所以报警器红灯是报警灯,工作时必须依靠水的导电性,且水位必须到达B,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动触点不可能和上下方两个静触点同时接触,所以,该报警器的红、绿灯不会同时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水位没有达到B时,控制电路断路,电磁铁没有磁性,动触点与上方静触点闭合,只有绿灯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本装置中有两个电路,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电磁铁在控制电路中,增大右侧电源电压无法改变控制电路中的电流,电磁铁磁性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详解】
A.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体的物体叫绝缘体。水银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错误;
B.电铃响时,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右端是N极,故B错误;
C.温度降低到74℃以下,水银与金属丝分离,电磁铁的电路中无电流,电磁铁无磁性,衔铁恢复原状,切断电铃电路,电铃不响,故C错误;
D.电铃响且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①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①正确;②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所以电磁铁外部的磁感线从左端出发回到右端,电磁铁的正上方放一小磁针,静止后S极指向左方,故②错误;③将滑片P向b端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③错误;④将滑片P向a端滑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则巨磁电阻的阻值变小,灯泡所在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大,则灯泡变亮,故④正确,则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
A.从图可知,电流从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下端是N极,上端是S极,故A错误。
B.电磁铁磁性强弱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对调电源的正负极不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故B错误;
CD.当变阻器的A接F,D接E时,螺线管下端是N极,上端是S极,电磁铁与磁铁相互排斥;当变阻器的A接E,D接F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变小,则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将减弱,电磁铁与磁铁相互排斥力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故C错误,D正确。
6.B
【详解】
A.由图示知,闭合开关S1,则电流由电磁铁的B端流入,A端流出,据安培定则知,电磁铁的A端为N极,故A不符合题意;
B.同时闭合开关S1、S2,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磁性变强,而巨磁电阻的阻值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那么巨磁电阻所在电路的电流变大,指示灯变亮,故B符合题意;
C.两开关都闭合,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小,磁性变弱,则巨磁电阻的阻值增大,而指示灯的电阻不变,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巨磁电阻两端的电压会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磁感线在电磁铁外部是由N极出来,回到S极,而在电磁铁的内部,是由S极出发回到N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由图可知,当开关S拨到时,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流入,左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A错误;
B.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静止时,B端为N极,故B正确;
C. 当开关S拨到,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C错误;
D.开关S由拨到,通电螺线管线圈匝数减少,则电磁铁的磁性减弱,故D错误。
故选B。
8.D
【详解】
A.磁感线是科学家为了形象的表示磁场,通过想象而描绘出来的线,所以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
B.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场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相反,且与地球的两极并不完全重合,故B错误;
C.电磁铁产生磁场强弱的因素与电流大小和螺线管的线圈匝数多少有关,故C错误;
D..物理学规定: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因此可自由转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也为该点的磁场方向,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A.报警器利用水银导电,即当到达警戒温度时,水银与金属丝联通,构成了闭合回路,故电铃响,故利用的是水银的导电性,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就是水银的热胀冷缩,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报警器就是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电铃响,断电时磁性消失,灯泡亮的特点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如图所示,报警器中,水银温度计和电磁铁首尾相连,故串联在电路中,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达到90℃时,报警器中的铃响灯灭,而没有到达警戒水位时,电铃不响,灯泡亮,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
当车位未停车时,光控开关有光照而断开,电磁铁中无磁性,弹簧将衔铁拉起,绿灯电路接通而发光,所以上面为绿灯;当车位已停车时,光控开关被遮光而闭合,由图可知,此时左侧控制电路连通,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产生磁性,吸下衔铁,红灯泡电路被接通,所以下面为红灯;A图中红灯位置错误,B图红灯、绿灯位置错误,C图下面是定值电阻,错误,应为灯泡,故只有D正确.
11. 无 吸下
【详解】
(1)[1]当没有烟雾时,烟感开关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就没有磁性。
(2)[2][3]当有烟雾时,烟感开关闭合,有电流通过,电磁铁有磁性,就将衔铁吸下来;绿灯灭,说明1接绿灯,衔铁吸下来后,警铃与喷淋系统同时工作,说明2、3接通,而警铃与喷淋系统互不影响,故为并联,如下图所示
12. AB 降低
(1)当温度低的时候,电路与AB相连,此时加热器要工作,所以加热器的电路要与AB相连。
(2)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据此分析。
【详解】
(1)[1]当温度较低的时候,热敏电阻的电阻较大,电路中的电流较小,此时继电器的衔铁与AB部分连接,此时是需要加热的,恒温箱内的加热器要工作,所以该把恒温箱内的加热器接在A、B 端。
(2)[2]如果将滑动变阻器向左移动少许,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小,而电磁铁吸合衔铁时的电流I0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磁铁吸合衔铁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则热敏电阻R的阻值应增大;因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因此恒温箱内的温度将降低。
13. 正 减弱(变弱)
【详解】
[1]由图知道,小磁针静止时N极水平向左,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通电螺线管的N极,四指弯曲指示电流的方向,则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
[2]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所以,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14. 26 110W
【详解】
[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导线的末端在26℃处,由于水银是导体,当温度升高到26℃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电路断开,电阻丝不发热;当温度低于26℃时,控制电路断开,电磁铁无磁性,衔铁被弹簧拉起,电路接通,电阻丝发热;所以该装置能使鱼缸中的水温大致保持在26℃。
[2]由图可知,加热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110W。
15. 奥斯特 减小 变大
【详解】
[1]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由题知,天黑时灯泡L自动发光,天亮自动熄灭,即光照强度较小时,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衔铁被弹簧拉起,触点闭合,受控电路工作;所以,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3]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若想L在傍晚发光的时间提前,即在光敏电阻阻值较小时,可将R1阻值变大,从而使电路中电流减小,电磁铁磁性减弱,衔铁被弹簧拉起,触点闭合,受控电路工作。
16. A 3 30 小一些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大,电阻越小,电路中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衔铁被吸下,B灯亮,是红灯,则A是绿灯。
[2]绿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2)[3]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1A,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报警系统启动,此时电路中总电阻为
记录器设置的报警压力F0=2.0×105N,由图乙可知R=20Ω,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R1=R总-R-R0=60Ω-10Ω-20Ω=30Ω
(3)[4]为保护路面,需要调小报警压力F0,则压敏电阻增大,使总电阻不变,可把R1换成阻值小一些的定值电阻。
17. 运动 A 240 3.33 bc 8
【详解】
(1)[1]机器人与障碍物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以机器人为参照物,障碍物是运动的;
(2)[2]A.菲涅尔透镜能会聚红外线,是凸透镜。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菲涅尔透镜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电磁波)会聚到探测器上进行处理,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流由右端流入电磁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为N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约,体温属于超温状态,机器人会报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3][4]驱动电机的输入总功率为400W,驱动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机械功率为:
由得,机器人所受牵引力
因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为
若机器人以最大速度沿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运动,机器人消耗电能:
由表中数据,电池比能量为,电池所能输出总电能:
消耗的电能占电池所能输出总电能的
(4)[5][6]因为与串联,由串联分压原理可知,为维持两端电压稳定,磁敏电阻两端电压也应该随输入电压U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则阻值的变化量较大,由图乙可知应选择“bc”段;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和有:
,
由于磁敏电阻工作时电阻变化大,故
与串联,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和分压原理有:
解得。
18. 增大 减弱 释放 0.4 100
【详解】
(1)[1][2][3]由自动草坪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可知,照明系统启动时衔铁应该被释放,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应减弱,控制电路的电流应减小,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应变大,即光敏电阻R的阻值应增大。故随着光照强度减小,光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减弱,当光照强度减小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释放,照明系统启动。
(2)[4]由P=UI可得,每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两盏灯均正常发光时,工作电路中的总电流
(3)[5]由得,控制电路的总电阻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
19. 软 S 强弱变化的电流 磁卡消磁而不能使用 磁卡分离放置
【详解】
(1)[1]电磁铁要求通电时产生磁性,而断电时应迅速退磁,所以应该采用软性材料。
(2)[2]地球是巨大的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极(S),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北极(N)。针尖指南,所以针尖是S极。
(3)[3]录音机在把声信号变成磁信号的过程中,要先将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即把声音转变成强弱变化的电流,再把电信号转化成磁信号。
(4)[4][5]银行卡中含有磁性材料,磁性材料记录了信息,磁卡被消磁后,无法读出信息而不能使用;防止办法:磁卡分离放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