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印度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一、课程标准
根据地图及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要素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内容安排上,教材以一张图的形式介绍位置与自然地理特征,从文明古国、人口大国和农业、工业这四方面入手,逻辑严密,便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前面《日本》内容根比,本节内容重人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针对不同班级授课,学生各具特色,且初中学以自我为中心青春期的他们充满着逆反心理,应使用一种合适的方法引导。此外,学习本节内容前, 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方法,但联系性不强,故本节内容教师着重引强和总结。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析地图能准确识别印度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自然分析出文明古国与人口大国的含义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法,掌通对于地理位置的分析与自然要素与人文的关系 2.利用文化特征,培养人文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人文主义情怀.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宗教信仰自由的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读图,能分析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特征 2.通过自然方面的分析引申出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特征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导入:同学们,上课!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个路线(播放PPT),刚刚路线当中的音乐出自我国哪部影视作品?——《西游记》,《西游记》当中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到西天取经去的是哪里呢?——天竺。没错,古代它的名字叫天竺,现在叫什么呢?——印度,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不能实地观摩,今天这节课,就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云游印度。 板书:8.3印度(PPT翻页) 明确任务,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地理位置 不管云游还是实地探访,旅行都不是说走就走,我们要提前来做个攻略。首先我们如何到达印度呢?即第一步找位置,选交通。 板书:地理位置 首先找到我们的位置,大致在这里,而印度的位置大致是这里,我们来看看他的半球位置,请同学说:大致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板书:①北半球、东半球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过渡 路线上来看有海陆空三条线路,我们先走走西天取经的老路,同学们可以发现,走陆路必然会涉及到一些邻国,有哪些邻国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完成相对位置的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协作意识
地理位置 陆路走完以后我们再来走走海路,我们可以发现走海陆必然会经过一些临海,作为地理小天才的我们,肯定不会放过这次宝贵的机会,这是我们说的什么位置?——海陆位置,请同学们根据图中小组合作探究其海陆位置 板书:②海陆位置 使学生具备分析位置能力
过渡 选好交通以后,我们就该收拾收拾衣物了,我应该带冬天的棉袄还是夏天的小裙裙呢?这应该由什么决定呢?——气温、及纬度位置,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③纬度位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地理位置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北回归线穿过,即大部分地处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说明该地大部分地处热带,属于低纬地区,小部分地处北温带,及说明这个地区常年气温较高,要做好防晒工作。
气候 那么我们出行要不要人手一把雨伞呢?从刚刚那个图,我们可以发现这里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在地理上我们学过,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今天是几月?我们来详细查阅资料了解一下10月——次年5月是旱季,雨季是6——到9月。现在是五月末,正是旱雨季交界,不排除大雨的出现,所以伞还是需要带好的。 引发学生思考,以学生为主导
地形地势特征 收拾好东西,那我们就出发吧!网红打卡地还是必须去一下的,乘坐飞机我们到了第一站瓦拉纳西,走在街边,我必须要尝尝当地的网红小吃,我看到了这些,还有这些(图片)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们的午餐了,有豌豆饭、印度飞饼、咖喱饭,饱餐一顿以后我不经有了这样的疑问:当地的主要作物是什么?支持这些作物生长的条件是什么呢?又到了地理一刻,从那些方面分析呢?地形气候河流,气候我们已经说过了,那我们来看看地形方面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读图8-3-2归纳地形地势特征。 板书:地形地势特征 注重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过渡 回到酒店,打开窗,我看见了这样的景象——播放视频 这是一条什么河呢?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人呢?请同学们读图8-3-2回答 该河为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流经恒河平原,自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为什么印度的母亲河不是印度河呢?因为印度河大多数河段在巴基斯坦境内。 以视频过渡,学生如感身临其境
文明古国 为什么人们要在这里沐浴呢?因为这里被印度教徒称为圣河,而这条圣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系,他们认为这条河流的水可以洗涤身上的罪恶,喝了这条河流的水可以祛除百病,这也就是为什么前段时间印度疫情爆发的原因了。 那么我又有一个问题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印度取得是什么教派的经书? 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恒河平原孕育了灿烂的古印度文明,他们古代在数学,医学,建筑。艺术方面都有很大造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就是印度人发明的。而且这里是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但是当地百分之八十的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 资料一查,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不少呢!都忘记了我们是在旅行,休息的差不多了,刚刚在大街上,很多漂亮的小姐姐都穿的好好看,我也必须去拍个游客照,在一家服装店,店家告诉我,这种服装叫纱丽,而从肩上搭下来的叫搭帕,满足愿望后,我们继续出发。 通过现象揭露本质,教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
人口大国 来了印度必须要去首都看看,印度的首都叫什么名字呢?——新德里,我们怎么过去呢?通过查阅资料我看到了这一幕(视频播放),都说印度是个开挂的民族,真是百闻不如一见。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到底人口情况如何呢? 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印度是第二人口大国,人口过多会引发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从(资源、交通、住房、就业等方面)交通拥堵、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污染严重 过渡:出现这么多问题,他们就没有想过计划生育吗? 在路上我发现了这个,所以他们想过计划生育,这个漫画的意思是一对夫妻只生一对子女,但由于他们宗教信仰和种姓制度的影响,计划生育实施效果微乎极微。 在新德里我们发现了这些美景如红堡、泰姬陵、阿育王柱,最后我亲切的代你们和泰姬陵合影。 以视频方式导出,加以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填图题 及时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回顾本次云旅行,我们知道了印度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其次也知道了海陆位置地处南亚,北靠喜马拉雅山脉,东南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西南临阿拉伯海,相对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文明古国,人口大国…… 总结本节内容,加深学生记忆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相应练习 课后巩固,加深记忆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设计不够丰富,教师的教姿教态还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