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2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0 07: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酒”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将进酒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与酒
郭沫若生前曾做过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1500首诗作中,有170首写到饮酒。矛盾与浪漫,使李白爱酒成为必然。在矛盾中坚持浪漫,以浪漫去对抗矛盾。
李白从小抱有“辅弼天下”的志向,但一直不得志他把时代投射的假相当作真实的感觉,并以为可在这种环境中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的仙人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几多矛盾几度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
酒成了诗人最好的解脱,,也成了诗人在雄心壮志破灭后的最大安慰。但自始至终,李白诗歌中在写酒时都在言志或写壮志难酬后的悲慨、消沉、失落、苦恼,都是诗人那一颗积极用世之心的具体体现。
写诗背景
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是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1、根据诗后指导自读本诗。
2、看视频朗读
名句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流水文化:
《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悲:对青春已逝,年华不在的感慨;
手法表达:比兴(黄河)
夸张(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反衬
悲: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名句二: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观自信,肯定人生,肯定自我,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
评价: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名句三: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
难言的惆怅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问题一:圣贤有可能指的是哪些人呢?他们寂寞的含义是什么?
孔子、孟子,奔走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施行仁政,却一直得不到任何一个国君的任用;
屈原、贾谊,理想、抱负一直不为人所理解。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陈王:三国时候的曹植
用以自比,一样的才思敏捷, 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
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东西到了李白这里却抵不过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满着鄙视之情。
与尔同销万古愁。
其中的“万古愁”的内涵是什么?
怀才不遇,可以说是封建时代多数才人的共同命运,所以说是“万古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为何而愁
一愁
二愁
三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人生得意须尽欢
但愿长醉不愿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你认为《将进酒》这首诗的全篇主旨是哪一句?为什么?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