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0 07:4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张若虚,初唐诗人。扬州人。
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合作探究
1.请从题目《春江花月夜》中找出作品是
围绕其中的哪一个意象来展开的?据此意象,作品可分为几个部分?请概括内容。
2.一篇《春江花月夜》真是美不胜收,美
的让我们甚至无从说起。请结合全诗,从
某一点谈一谈你认为这篇千古奇文“美”在
何处?
高效展示5分钟
要求:
1、按照展示顺序,展示规范,速度快。
2、做好讨论记录,整理到典题本上。
展示问题 位置 展示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1 9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8 2 10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4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4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7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要求:
1、结合文本简练分析,语言简洁。
2、有质疑的同学请你等到点评的同学结束后再提出你的疑问。
3、欢迎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展现你的智慧。
精彩点评
展示问题 位置 点评
合作探究例1 后黑板 6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4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7
合作探究例2 前黑板 5
无限空间的自然赞歌
无限时空的宇宙哲思
无限宇宙的个体情感
月光是统领全篇的灵魂
从结构上看:
诗以月亮升起到坠落为线索。
从内容上看:
A.月光是景物描绘的主要对象,作者以月光统摄群像,描绘了潮水、波光、花林、沙滩、夜空、白云、青枫、闺阁、镜台、海雾等一系列景象,如铺展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水墨长轴,画面清丽,意趣盎然。
B.月光是引发作者探索茫茫宇宙与个体人生两者关系因由的哲理思考的凭借。
C.月光是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登幽州台歌
【初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美好的
向往。正是在不尽的思念中,人的感情得
到了净化和升华。
因为思念,月亮被注入了人类浓郁的情感。
月亮弯的时候,思念也是弯,月亮圆的时
候,思念也圆,不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
都是一首皎洁的诗。
------汪国真
拓展延伸:
如何看待诗中的伤感情绪?
1.这种伤感不是表现为对生活的绝望和颓废,也不是反映生活的苦难,而是对人与自然宇宙,对人自身关系的思考没有结果的惆怅。
2. 春花春月,流水悠悠,面对无穷宇宙,深切感到的是自己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留恋.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 理?
纤尘:细小的尘埃。
穷已:穷尽。
但见:只见。但,只,只是。
李白:“青天明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抒发感慨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描述
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是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她总是生于海上,悬于空中,好象在等待什么人,可是总没等到.长江的水不停地流着,什么时候才把她期待的人送来呢
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诗人认为整个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所以诗人的情感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基调是哀而不伤、郁而不堕。
清明洁净,奥妙无穷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
胜: 能承担,能承受。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
思妇怀人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徘徊:指月影移动。
离人:指思妇。
玉户:指思妇居室。
捣:反复捶击。
思妇怀人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逐:追随。
月华:月光。
光不度:意谓飞不过这片无尽的月光,也就是书信不到之意。度,越过。
潜:在水下活动。
文。通“纹”,波纹。
后八句描写的是游子想家,通过那些意象,抒发什么感情?
春江花月(景)
思妇游子(情)
人生宇宙(理)
完 美 融 合
悟诗旨
此诗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动人美景,对宇宙和人生作了哲理性的思索,叙写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春、江、花、月、夜”五字逐
步展开,构成一幅天地一体、色彩绚
丽的完整图画。
以“月生——月照——月斜——
月落”为外在线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
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诗境。把客观
的实景与诗中人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
得迷离惝恍,气氛朦胧。

【课后思考】
盛唐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远》一诗是
历来为人们广泛传颂的上乘之作,试与本
诗对照,分析两首诗的异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远,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