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08:2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牛顿第二定律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探究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从数据获取规律的能力。 2.能根据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 3.能够从合力与加速度的同时性、矢量性等方面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 4.学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物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际的态度。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环节一: 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它受到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它的质量m们成反比。那我们的结论对于任何物体都适用吗?我们不敢轻易去说! 因为有限的几组实验事实并不能支撑“这一结论称为规律”。前辈科学家做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由此总结出了一般性的规律。
3分钟 环节二: 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表达式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达:a∝,或者F∝ma;也可以写成等式F=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 [师]: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还指出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6分钟 环节三: 力的单位 [师]:在17世纪,人们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物理量的计量标准。但是还没有规定多大的力作为力的单位。因此,在F=kma这个表达式中k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只要它是常数,就能正确表示F和m、a之间的关系。 [师]:当k=1时,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某力的作用下获得1m/s2的加速度,这个力大小为 F=ma=1kg·m/s2。 我们把这样大的力叫做“一个单位的力”。也就是说如果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力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后世为了纪念牛顿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把kg·m/s2称作牛顿,用符号N表示。 这时,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即:F=ma。 [师]:初中我们就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并不知道1N的力是多大,现在你知道了吗? [师]:由F=ma可知,a=。在同样大小的力的作用下,不同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反比于m,即m反映了一个物体运动状态(速度)改变的难易程度:m大的物体加速度小,运动状态难以改变;m小的物体加速度大,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m大表示物体惯性大,m小表示物体惯性小,m称为物体的“惯性质量”,有时简称质量。
12分钟 环节四: [师]: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深化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例题1】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100 km/h 时取消动力,经过70 s停了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解答】以汽车为研究对象。设汽车运动方向为x轴正 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 取消动力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1== f=ma1=﹣437N,符号说明与运动方向相反。 重新起步后,汽车所受的合力为: F合=2000N﹣437N=1563N a2= =1.42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评析】第(1)问从“运动学规律”出发→a→“受力”;第(2)问从“受力”出发→a→“运动学规律”。可见,加速度a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是基础! 【例题2】某同学在列车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列车以某一加速度渐渐启动的过程中,细线就会偏过一定角度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通过测定偏角的大小就能确定列车的加速度。在某次测定中,悬线与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列车的加速度a。 【解答】小球始终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小球的加速度与列车的加速度相同。 [方法1] 选择小球作为研究对象。 F合=mg tan θ 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方法2] 竖直方向: FT cos θ-mg=0 → FT cos θ=mg (1) 水平方向: Fx=FT sin θ, FT sin θ=ma (2) →(1)(2)式联立,可以求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g 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2.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师]:在地球上,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对大家不是难事!假设你现在身处太空之中,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呢?用天平称量可以吗?(不可以!太空中物体完全失重) 提示:由F合=ma可知,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已知的力,并测出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方法。 [师]:2013年6月20日上午,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太空授课,演示了测量质量的实验。 质量的测量是通过一个支架形状的测量仪完成的。测量时,航天员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外一名航天员将支架拉开到指定的位置。支架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拉力F,把宇航员拉回舱壁。用光栅测速装置能测出支架复位 的速度v和时间t,从而计算出加速度a。这样,就能够计算出航天员的质量m。 [思考]:你能设计出一种在太空中测量质量的方法吗?
2分钟 环节五: [师]:通过刚才例1的分析,我们通过a=求解加速度,也可用牛顿第二定律a= 求解加速度,这两个表达式有何不同呢? [师]: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与运动学相关;而a=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与受力相关。对于决定式我们可以说“比例关系”,如对同一物体:a与F合成正比。 a= 求解的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仅当Δt无限趋于零时,的极限值是瞬时加速度,当然在匀变速运动中,a 与a瞬是相同的。而a= 求出的就是瞬时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它在许多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后面会陆续向大家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