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选择题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与我国南方地区相符的是( )
A.游泳和溜冰是本地区居民擅长的体育运动 B.森林宝库,温带果园
C.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D.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2.下列两组地形区都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B.东南丘陵、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
3.民谚“小暑晒霉正当时”,指我国某些地区小暑节气时(公历7月7日或8日),连续月余的阴雨稍歇,人们将衣被晒于阳光下除湿灭菌,俗称“晒霉”。据图文材料,“晒霉”的地点可能是下列四地中的( )
A.甲 B.乙 C.丙丁 D.丁
4.“稻客”是指近年来出现的专业帮别人收割水稻的人群,主要来自山东,河南等北方地区。每年6月底,“稻客”就会带着小型收割机出发去别的省份开始丰收之旅、根据中国水稻分布的主要区域下列省区中最有可能是“稻客”秋收目的地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甘肃 C.湖南 D.河北
5.下图是我国不同地区的两种民居。关于甲、乙两地所处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 B.乙地夏秋季节易受沙尘暴影响
C.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环境湿润 D.乙地位于内陆地区,环境干燥
6.“独竹漂”(图示)是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绝技。当地山高水险,人们为了相互往来,常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后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独竹漂”发源地很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三角洲地区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宋朝诗人赵师秀的古诗词作品《约客》。该诗句描写的景象出现的时间段及地区是( )
A.5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区 B.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C.7月—华北平原地区 D.8月—东北平原地区
下图为我国双季稻主产区分布示意图。人们在稻田里养鱼和青蛙,利用青蛙吃害虫,鱼粪肥田,形成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读图文材料,完成8-9小题。
8.我国双季稻主产区( )
①地处平原、高原地区,地形平坦;②位于东部湿润气候区,降水丰沛;③位于季风气候区域,雨热同期;④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推广“稻一鱼一蛙”立体种养模式,其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农产品种类 B.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C.增加稻田的肥力 D.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下图为长征路线图,其中红一方面军历时1年以江西省瑞金为起点,跨越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现属于四川省)、甘肃、陕西等11省。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诗中“大渡河”、“金沙江”都处于我国西南,其最显著的水文特征是( )
A.有较长结冰期 B.含沙量大 C.水流湍急 D.江阔水缓
11.金沙江下游在建的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此处水能蕴藏丰富的原因是( )
①处二三阶梯之间②处一二阶梯之间③春夏季水量丰富④冬春季水量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每到5~7月,沾满露水的荔枝便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如今,钦州、玉林、南宁等地有超过300万亩的荔枝种植园,品种包括妃子笑、桂味、鸡嘴荔、灵山香荔、贵妃红等。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广西种植荔枝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主要包括( )
①降水充沛②土壤肥沃③热量充足④品种众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目前,广西的荔枝可以销往世界各地,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储存、保鲜技术先进④种植历史悠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15头可爱的亚洲象的迁徙引发了广泛的网络关注。大象生活在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他们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出走”后一路向北,迁徙了近500公里,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好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增大,包括食物源、栖息地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其迁徙。下图为“亚洲象图片及迁徙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大象迁徙的路线位于( )
A.四川省 B.云南省 C.贵州省 D.黑龙江省
15.根据大象适宜生存的环境,判断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16.大象迁徙路线的沿线自然环境特点是( )
A.平原广阔,一望无际 B.丘陵地区,地势起伏和缓
C.山势险峻,冰川广布 D.地势起伏较大,河流众多
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在此期间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每年“龙舟水”期间,开展的民俗活动有( )
A.猜灯谜,吃汤圆 B.赛龙舟,吃粽子 C.赏明月,吃月饼 D.看春晚,吃饺子
18.面对“龙舟水”现象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当地居民应( )
①收听天气预报,了解“龙舟水”发展动态
②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至安全区域
③保护贵重财物,抓紧时间带出洪水区域
④可以不用转移,留在自家屋里等待救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中国茶区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根据资料,推测茶树适宜生长的自然环境是( )
①温暖湿润②光照强烈③高原荒漠④低山丘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B.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图示范围内,长江干流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最少
22.该地区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充足 B.雨热同期 C.地形平坦 D.土地肥沃
二、解答题
23.南方地区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读下图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盆地B______海
(2)南方地区气候湿热,耕地类型多为______,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人们常用“四季无寒暑”来描述C地形区的气候特点。根据图中信息分析,C地形区冬季温暖的原因是( )
①纬度较低 ②蒸发量大 ③北部有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④降水稀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茶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饮品之一,南方地区盛产的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武夷岩茶等名茶全国驰名。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南方地区名茶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有_____
①气候温暖 ② 空气湿度大 ③干旱少雨 ④地势平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观察下列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其中不属于南方地区典型民居的是( )
A.B.C.D.
24.下左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春雨开始期分布示意图,下右图是我国部分山区山脉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春雨最早出现在____山脉,赣江和汉江先进入汛期的是____。
(2)湘江为____(选填“内流河”“外流河”),所注入的湖泊为____(选填“咸水湖”“淡水湖”)。
(3)巫山西侧为____(地形区名称);巫山东侧为____(地形区名称)
(4)春雨开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5)结合地图判断,长沙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级阶梯。
25.汉江是长江的支流,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图中甲为汉江流域图,图乙为丹江口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汉江流域位于秦岭和大巴山脉之间,涉及甘、川、渝、陕、____、____六省市,汉江在____(城市)注入长江。
(2)据图说明汉江流域地形、气候的大致特征及对河流的影响,完成下面表框。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B 4.C 5.B
6.B 7.B 8.C 9.B 10.C
11.B 12.B 13.A 14.B 15.B
16.D 17.B 18.A 19.B 20.B
21.B 22.B
23.
(1) 四川 黄
(2) 水田 水稻
(3) C
(4) A
(5) D
24.
(1) 武夷山 赣江
(2) 外流河 淡水湖泊
(3)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4) 水稻
(5) 三
25.
(1) 豫 鄂 武汉
(2) 西北高东南低 温和少雨 高温多雨 由快变慢 大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