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共36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共36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23: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一机在手,天长地久。机不在手,魂都没有!
好想做你的手机,揣在你怀里,捧在你手里,看在你眼里!
现代人都成了手机控,最闹心的事就是没有网!
1876
1920
1960
1973
1985
2000
2010
2020以后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概念辨析
什么是工业革命?
概念:
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深入发展
重点探讨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如果你是18世纪中期的一个英国人,想开办工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政治保障
原料资源
劳动力
资金
技术
市场
重点探讨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相关史料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资产阶级顺利实现自己的统治创造了条件。在比较稳定的政治局势里,从过去那浸透了谋利欲望而又不以经商为耻的英国社会上层,到充满清教进取精神的中下层商人和手工业者,都积极致力于经济的发展。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专利制度对英国发明的不断涌现和新工业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为知识财产的所有权提供了法律依据,使创新的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从而鼓励了发明。 ——(英)C.W.克劳利编,《新编剑桥英国近代史》
英国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重点探讨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相关史料
大约从15世纪开始,在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占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将其变为私有的大农场或大牧场,形成了所谓的“圈地运动”。‖其中,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英国制呢业发达,对羊毛的需求激增,土地所有者在被圈占的土地上养羊,获取高额利润。‖与此同时,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这种现象被形象地比喻为“羊吃人”。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外历史纲要(下)》历史纵横
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重点探讨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相关史料
欧内斯特·曼德尔估计,从1500年到1800年,欧洲殖民掠夺的总值为10亿英镑金币,其中仅在1750年到1800年间,英国就从印度掠夺了1亿到1.5亿英镑金币。这批资本的流入即便不能说是英国新工业革命的全部资本,至少也促进了英国对新工业革命的投资,尤其在蒸汽机和纺织技术方面的投资。
——【加拿大】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重点探讨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相关史料
17世纪中叶,伦敦已成为欧洲科学研究的中心。1662年成立的英国皇家学会倡导科学家把兴趣集中于广泛的经济活动领域……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为工业革命中重要技术力量。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生产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小结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相关史料
6、市场
1、政治
2、资源
3、资金
4、劳动力
5、技术
英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
圈地运动提供羊毛以及海外原料的供给
通过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和圈地运动等积累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造就了大批廉价的自由劳动力
英国的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
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
通过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海内外市场的扩大
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可能性
必要性
重点探讨
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相关史料
相关史料
基础梳理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生产领域:棉纺织业
1764年珍妮纺纱机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1733
“飞梭”
1765
珍妮纺纱机
1768
水力纺纱机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
相关史料
基础梳理
2、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1)原因:
为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人们将机器、工人集中起来进行生产。
(2)标志: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3)影响:
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纺织工人开始与农业脱离,专门从事纺纱和织布,以工资为惟一的生活来源。……1771年他(阿克莱特)开办了第一座纺织工厂,用水力作为织机的动力。这是建立近代机器大工厂的开端。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相关史料
基础梳理
3、动力领域:瓦特改良蒸汽机
(1)过程:
①1782年瓦特试制出复动式蒸汽机
②1785年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
(2)优势:
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3)意义:
①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②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实际上,可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702年纽科门蒸汽机
1782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相关史料
基础梳理
4、交通领域:交通工具的革命
19世纪初,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美]富尔顿 汽船
[英]史蒂芬孙 火车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5、完成与拓展
(1)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
(2)拓展: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
大陆和北美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各国政府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工业革命纵深发展。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看产业的更新升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背景
(3)科技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1)政治前提: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与巩固,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
(2)经济条件: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831年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西门子
发明了发电机
1870年格拉姆
发明了电动机
1876年贝尔
发明电话
2、主要成果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2、主要成果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汽油内燃机
1886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奔驰一号)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2、主要成果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3)化学工业的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4)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
石油冶炼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重点探讨
思考点: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相关史料
成就 发明/发现者 国别
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物理学家) 英国
发电机 西门子(工程师) 德国
内燃机 戴姆勒(工程师) 德国
汽车 卡尔·本茨(工程师) 德国
柴油机 狄塞尔(物理学家) 德国
四轮汽车 亨利·福特(工程师) 美国
飞机 莱特兄弟(科学家) 美国
电灯 爱迪生(科学家) 美国
电话 贝尔(科学家) 美国
无线电报 马克·尼 意大利
成就 发明者 国别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纺纱工) 英国
水力纺纱机 阿克莱特(理发师出身) 英国
骡机 克隆普顿(工人) 英国
水力织布机 卡特莱特(工程师、牧师) 英国
改良蒸汽机 瓦特(修理工) 英国
汽船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蒸汽机车 史蒂芬孙(矿工出身) 英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重点探讨
思考点: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发生范围
发 明 者
发明基础
主要部门
重要标志
以英国为中心辐射他国
多国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美、德突出
工匠、技师
生产经验的总结
科学家、工程师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
以近代科学理论为指导
以轻工业为主
以重工业为主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国作家狄更斯《双城记》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1、生产力:
生产力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工业革命创造出无比的财富,这已是人所尽知的事。1750-1800年,英国的煤产量增长一倍,进入19世纪后,100年竟增长20倍!生铁产量在1740-1788年增长4倍。以后20年又增长4倍,在19世纪,100年中增长30倍。原棉进口量在1780-1800年增长5倍,到19世纪,100年也增长30倍。生产的迅速发展,使英国在经济上迅速超越各国,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一)经济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2、生产关系: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
(1)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2)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3)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组织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前)
机器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大企业(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一)经济
重点探讨
垄断组织
1、概念:
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
2、背景:
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3、特点:
(1)控制着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与经营,甚至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2)垄断的内容包括垄断商品生产、商品价格、商品市场
(3)由高级专业人才管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大企业兼并小企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5、影响:
(1)积极:适应了大工业生产的需要,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
(2)消极:
①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市场,阻碍竞争,导致某些停滞和腐败
②利用经济手段干预国家政治,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③疯狂对外扩张,加剧了国际竞争,导致战争危险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1)阶级结构: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2)民主政治:
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工业无产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1841年与1877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836—1848年
英国工人发起宪章运动
(二)政治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1)工业城市的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
(2)生活水平的改善
(3)文化素养的提高
(4)女性更多受教育机会
(5)人口增加明显
英国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例变化
妇女从事文书工作的场景
时间观念
1918年2月15日,英国 Punch 报刊登插画庆祝英国女性获得选举权。
(三)社会生活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1)贫富分化加剧
(2)工人居住条件恶劣
(3)环境污染严重
(4)疾病与犯罪等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四)社会问题
重点探讨
相关史料
(五)世界格局
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
知识拓展
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全球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班牙、葡萄牙崛起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美国、德国崛起
开始交融
殖民掠夺
武力侵略
商品输出
瓜分世界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雏形初现(16C)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6C-18C)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C中期)
世界市场最终确立(19C末—20C初)
如何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课堂小结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经济结构
突出国家
世界市场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迅猛提高
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开始从分散走向集中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开始工业化,农业比重减少
重工业取代轻纺业成为主导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美德发展迅速,超过英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课堂小结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我们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更好应对各自和共同的发展挑战。
——习近平2018年11月7日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
改革创新、持续发展、和平崛起、伟大复兴
时空坐标
本课结构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可能性:政治、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
技术条件
必要性:市场需求增大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经济
2、政治
3、社会生活
4、社会问题
5、世界格局
课堂检测
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火车的发明 B.蒸汽机的推广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B
2、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16世纪和17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