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鹅》教案
教学目标:
1. 在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 感悟文中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难点:
感悟文中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学习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看谁来了?(播放白鹅图片)你觉得这些白鹅怎么样?有没有想起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白鹅》。(师生齐背)唐朝诗人骆宾王用纯真,自然的语言向我们勾画出一只美丽,可爱的大白鹅。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鹅有关。(板书白鹅)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预习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那就请你们接受挑战吧!
(1)我们先请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一下,如果你觉得正确,就大声跟读。
(2)开小火车读。
(3)齐读。同学们掌握的真不错。
3.范写颇字。仔细观察这个字,你能提醒同学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相信有了同学们的提醒,你在书写的时候一定能写对。老师范写,生书空。并在练习本上联系两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读音。
3、想一想,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傲慢,有趣,高傲)你们觉得这些词语中是你对白鹅的整体印象。是啊,作者丰子恺初见白鹅时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课件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生读,是啊,你看后面是感叹号,到底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这高傲的确是白鹅最突出的特点。板书:高傲
4.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文章具体从那些方面在描写白鹅的高傲?板书:叫声步态吃相小结;孩子们真会读书,找得很准确,这是我们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来读一读。
三、精读课文,体会高傲。
1、那我们先来听听它的叫声,大声朗读第 3自然段,找一找白鹅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是啊,这正是它叫声的特点。生读。提出疑问,“厉”是什么意思?(严厉)根据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句话。
2、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鹅叫声的特点,那它在什么时候又是怎样叫的?请你们读读这句话。同桌互相商量,在这两种情况下,白鹅会说些什么呢?你们看,白鹅把自己当成了这家的主人,它除了自己家里人之外,谁也不让他们进来,多好啊,再来读读这句话你看样描写鹅的叫声,可见作者非常的喜爱它,再读读这个自然段,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3.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它的步态什么样啊,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那我换种说法,你们看行不行。为什么不行 (对比,比喻)观看鸭子,白鹅,净角走路视频,体会特点。
4.浏览 5-7自然段,看看谁最先找到白鹅究竟吃相什么特点?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还有更有趣的呢?谁来读读?为什么称为鹅老爷?为什么还要人侍候?看看课文会给我们上演一幕怎样的鹅狗大战?边读边勾画描写狗和鹅争食的句子。真是一只高傲的鹅啊,孩子们你会有耐心去照顾它吗?可是我们的作者仍然会不胜其烦照顾它,这说明什么?(板书喜爱)
四,强烈抒情,表达喜爱配乐丰子恺话。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布置作业
1.把这只高傲的白鹅画出来吧!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板书设计:
叫声
高傲 步态 喜爱
吃相
随堂小练习
一形近字组词。
劲( ) 历( ) 锯( )颈( ) 厉( ) 剧( )侍( ) 拎( ) 近( )待( ) 邻( ) 进( )
二、阅读《白鹅》片段,完成练习。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鹅的叫声,音调( ),似( )。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篙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 ) , 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也( ) ; 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颇像-( )
3、读二至三自然段,用”. .”分别划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句子“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句话既是全文的( )句,又是( )句,在文中起到了( ) 的作用。
5,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 ) 的特点。如,用鹅的( ) 与狗的对比;用鸭的( ) 与鹤的( ) 对比。
( 用文中的语句概括)再细读二、三自然段,并用”_”划出文中具体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
《白鹅》课后反思
《白鹅》-课主要着眼于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而且高傲的可敬可爱。从作者刚把鹅抱回家,它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高傲的第-印象。到跟它相处的时间长了之后,感受到的:“鹤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作者用明贬实褒的写法再现了它对白鹅的喜爱。整篇文章趣味十足。本课我就从高傲入手,重点品读叫声和步态。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好好思考:
1、重视朗读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在读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感悟之后,应该及时跟进,鼓励个性化的朗读。如:第三自然段对白鹅叫声的教学。这个自然段文本用了比较多的关于声音的四字词语, 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我主要采用齐读,个读,品读的朗读方式,但是所有的读都在学生有了体会后,及时跟进,把他的感受推波助澜,扩散开来,在教室里形成一种竞读的气氛。朗读的效果更好了,课堂的气氛也渲染出来了。
2.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不能用老师的理解和讲授来压制学生表达自己意见、谈论自己感受的空间,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课堂上,我尽量给孩子时间,让他们主动思考, 再加上预习到位,孩子们在课堂上表现都很主动,许多智慧的火花在这堂课中美丽绽放。但是由于时间有限,班额大 ,还是少数同学发言,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给更多的孩子们,而老师多用鼓励眼神和教学话语来激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的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氛围。
3.不足之处;对学生的当堂生成,缺乏足够的反应,不能有效的与教学设计形成衔接。如:在讲"对比”的写作手法时,当时有孩子说比喻,我应该在强调一下,文中白鹅与鸭子进行了对比,明确对比的含义。总之,由于课前预习到位.孩子们上课积极性普遍高涨.也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本堂课还是比较成功。希望自己继续学习, 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当堂教学反应,让自己的课堂更加合理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