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试卷(一)(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0 23:1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分别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是生存阶段,另一个是文明阶段,也正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导致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私有制的出现 B.剩余产品的增加
C.生产力的发展 D.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2.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刀等,计179件。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
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形成
3.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知(  )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4.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注重精耕细作 B.结构日趋合理
C.分工日益细化 D.技术领先世界
5.下图是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据此可知(  )
A.农业起源呈现单一特点
B.农业产生促进物种交流
C.农耕畜牧取代采集狩猎
D.农业产生提高采集效率
6.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帝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
A.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
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7.在早期农业起源过程中,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并逐渐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中美洲则是玉米等作物的原产地。早期农业起源形成以上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耕作技术的区别
D.文化背景的悬殊
8.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有人统计,仅土豆一种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增加27%到35%,并帮助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这反映了(  )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
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
9.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橡胶、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物产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改善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激发了人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C.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
D.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0.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在欧洲展开
B.物种的交流与传播
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11.16世纪初,欧亚大陆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16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关于玉米种植的记录;17世纪末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12.有学者认为,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经验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由解放到应用于生产的阶段,科学农业时期则是科学技术同生产相互渗透、融合乃至等同的阶段。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农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原始农业没有科学技术
C.农业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来源于农业生产
13.黑龙江呼玛县是我国水稻分布的最北界限。2012年,该地进行高寒早熟水稻的试验示范项目,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旱地改水田与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试验。高寒水稻的种植使当地水稻亩产达到400千克,亩效益达到1 120元。呼玛县高寒早熟水稻试验项目成功得益于(  )
A.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B.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D.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
14.随着行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市场需求的提高,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为1.8亿吨,比上年增长3 300万吨,同比增长22.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3 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85亿元,同比增幅19%。这表明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迅速
C.市场监管机制日益完善
D.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15.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由此可见(  )
A.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B.粮食危机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C.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D.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共计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社会,历代政府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摘编自陈晨《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
材料二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作物。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张小玉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3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 000人。而到了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这样的生产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的高速增长也与化肥的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是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决本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饥荒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已成为全球意义上贫困的符号,并且将会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符号。
——摘编自曹瑞臣《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的警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原因,并谈谈如何解决饥荒这一世界性难题。(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5-17世纪 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
1839年 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 560人,其中女工为242 296人
1919年 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航客运航线开通
2017年 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1 682亿元,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33.4亿美元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14分)
答案与解析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分别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是生存阶段,另一个是文明阶段,也正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导致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私有制的出现 B.剩余产品的增加
C.生产力的发展 D.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一个是生存阶段,另一个是文明阶段,也正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导致了女性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获取食物的方法由采集、渔猎转向农耕、畜牧,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故选C项。私有制的出现、剩余产品的增加、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设问“根本原因”不符,故A、B、D三项错误。
2.现代考古在殷墟苗圃北地、孝民屯、大司空村等9处出土了石器共209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磨石等,计144件,另外出土蚌器205件,其中农业生产工具有铲、镰、刀等,计179件。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
C.人们开始由迁徙走向定居
D.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形成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出土的石器及蚌器中比重较大,这说明当时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重要,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距今二三万年前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与殷商的存在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D选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3.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知(  )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答案 D
解析 甲骨文中已经有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记载,说明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经有了四季之分,故选D项;甲骨文中有“春、夏、秋、冬”四字,但并不能据此说明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排除A项;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早在商朝之前,排除B项;仅有“春、夏、秋、冬”四字不能说明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排除C项。
4.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
A.注重精耕细作 B.结构日趋合理
C.分工日益细化 D.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并没有体现农业结构日趋合理,故B项错误;分工日益细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未体现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故D项错误。
5.下图是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据此可知(  )
A.农业起源呈现单一特点
B.农业产生促进物种交流
C.农耕畜牧取代采集狩猎
D.农业产生提高采集效率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农业产生的过程中,物种在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了传播,农业产生促进物种交流,故选B项;农业起源于多个地区,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农耕畜牧取代采集狩猎,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农业的产生与提高采集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
6.汉唐盛世皆是帑藏丰实,充斥汉武帝太仓的是“陈陈相因”的粟,唐玄宗开元时期的公私仓廪则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引起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这一变化的主要条件是(  )
A.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形成
B.政府均田限田措施成效显著
C.洲际物种交流影响经济生活
D.交通运输网络日益发展完善
答案 D
解析 粟主要种植于北方,稻米主要种植于南方,汉武帝和唐玄宗时期国家政治中心都位于北方,政府储粮从“粟”到“稻米、粟”的这一变化,说明南方的稻米大量运输到北方,体现了交通运输网络的日益完善,故选D项。
7.在早期农业起源过程中,中国最早种植水稻和粟,并逐渐形成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中美洲则是玉米等作物的原产地。早期农业起源形成以上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生活方式的不同
C.耕作技术的区别
D.文化背景的悬殊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日照和降水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所以在世界各地产生了不同的农作物,故答案为A项。生活方式、耕作技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是影响农业作物格局的主要原因,故B、C、D三项错误。
8.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有人统计,仅土豆一种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增加27%到35%,并帮助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这反映了(  )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
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仅土豆一种……使欧洲城市化率增加27%到35%,并帮助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使欧洲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并促进了工业革命的产生,这给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故B项正确。
9.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橡胶、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物产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改善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激发了人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C.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
D.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物种的交流,进而推动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故C项正确;A项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排除;“激发了人们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与材料主旨无关,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D项错误。
10.17世纪以来,用马铃薯做的饭菜在欧洲的许多地区逐渐取代了由面包与粥构成的食系。导致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在欧洲展开
B.物种的交流与传播
C.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
D.欧洲民众生活水平改善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传入欧洲,对当地的饮食结构产生了影响,故B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导致这种转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的农作物品种的传入与种植而不是欧洲农业经济的发展,故C项错误;饮食结构改变不能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改善,故D项错误。
11.16世纪初,欧亚大陆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16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关于玉米种植的记录;17世纪末18世纪初,原产自非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
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体现了16世纪以来各大洲之间的物种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的地位,故排除A项;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及世界交往的理性化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B、C两项。
12.有学者认为,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经验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由解放到应用于生产的阶段,科学农业时期则是科学技术同生产相互渗透、融合乃至等同的阶段。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农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原始农业没有科学技术
C.农业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来源于农业生产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原始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的潜在阶段,经验农业时期是科学技术由解放到应用于生产的阶段,科学农业时期则是科学技术同生产相互渗透、融合乃至等同的阶段”可知,科学技术贯穿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故A项正确。
13.黑龙江呼玛县是我国水稻分布的最北界限。2012年,该地进行高寒早熟水稻的试验示范项目,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旱地改水田与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试验。高寒水稻的种植使当地水稻亩产达到400千克,亩效益达到1 120元。呼玛县高寒早熟水稻试验项目成功得益于(  )
A.采用节水灌溉技术
B.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
C.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D.南水北调工程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呼玛县是我国水稻分布的最北界限”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由材料信息“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旱地改水田与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试验”可知,呼玛县高寒早熟水稻试验项目成功得益于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故B项正确。
14.随着行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市场需求的提高,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约为1.8亿吨,比上年增长3 300万吨,同比增长22.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3 035亿元,比上年增长485亿元,同比增幅19%。这表明我国(  )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冷链物流市场发展迅速
C.市场监管机制日益完善
D.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3 035亿元,比上年增长 485亿元,同比增幅19%”可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说明其发展迅速,故选B项。A、C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仅由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不能得出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排除D项。
15.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由此可见(  )
A.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B.粮食危机已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C.农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D.食品安全关系到百姓生活质量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人口大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可知,粮食生产和储备至关重要,粮食生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粮食生产和储备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粮食安全,而非食品安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共计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立国的社会,历代政府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头等大事,尤其重视兴建水利工程。公元前246年,为耗竭秦国实力,韩国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本为“疲秦”之策的郑国渠却在完工后发挥了“强秦”的作用,使干旱的关中平原旱涝保收,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湖州太湖溇港是太湖流域特有的古代水利工程类型,源于在太湖滩涂上纵港横塘的开凿,始建于春秋时期,北宋时形成完整体系。因为有了太湖溇港,太湖平原成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蚕丝品生产地,孕育出“苏湖熟、天下足”的杭嘉湖平原和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
——摘编自陈晨《古代水利工程何以千年不衰》
材料二 自尧舜追溯农业发达之时,亦必在千年左右。我国农业发达,总在距今五千年之前了。中国的农业,是如何进化的呢?一言以蔽之,曰:自粗耕进于精耕。总而言之:农业有大农制和小农制。大农制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节约,能够使用机械,以及人工的分配得宜。小农制的长处,则在以人尽其劳,使地尽其力。所以就一个人的劳力,论其所得的多少,是大农制为长。就土地同一的面积,论其所得的多少,则小农制为胜。中国农夫的技能,在小农制中,总可算首屈一指了。这都是长时间自然的进化。——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兴修水利工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8分)
答案 (1)原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农业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中国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水利灌溉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因素。
(2)特征:起源较早;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有利因素: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作物。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张小玉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3分)
答案 (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可作为备荒物资。
(2)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 000人。而到了资本技术集约型经营的现代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这样的生产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的高速增长也与化肥的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是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决本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饥荒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已成为全球意义上贫困的符号,并且将会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符号。
——摘编自曹瑞臣《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的警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能够解决吃饭问题的原因,并谈谈如何解决饥荒这一世界性难题。(8分)
答案 (1)特点:科技与资本密切相关;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2)原因:我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高度重视农业,把农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国家加大对农业的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做法: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饥荒的必由之路;各国要把解决饥荒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对待;要把提高农作物产量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历史资料
15-17世纪 原产美洲的烟草、西红柿、花生、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欧洲、亚洲、非洲,小麦、水稻、甘蔗等物种由欧洲传入美洲
1839年 英国工厂工人总数为419 560人,其中女工为242 296人
1919年 从巴黎到布鲁塞尔的国际民航客运航线开通
2017年 中国“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总交易额为1 682亿元,美国“黑色星期五”当天网购销售额为33.4亿美元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释须史论结合。)(14分)
答案 示例
论题: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生活变迁推动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推动玉米、小麦等作物在世界范围内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习惯等发生很大改变,中美等国的大型网络购物活动,促进了全球化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世界市场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