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2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2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0 14:1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环境污染与
国家安全
突发环境事件
污染物跨国转移
污染物跨国转移
影响国家安全
污染物跨国转移方式
概念
特点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
How to deal with transnational pollution
03
污染物源头防范
Source prevention of pollutants
事中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in the event
跨国污染问题的应对措施
Countermeasures to transnational pollution
01
事后治理
After the event management
治标措施是亡羊补牢,尽量减少跨国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治本措施是曲突徙薪,从源头上消除跨国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安全隐患,使其不再发生。
国家之间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的方式
Ways to deal with transnation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issues among countries
02
小组
PK
污染物
输入国
污染物
输出国
小组代表发言
污染物输入国
陈述输入本国污染物的
可能方式、输入原因、
产生的危害、本国采取的措施等。
小组代表发言
污染物输出国
陈述本国输出污染物的
可能方式、输出原因等。
小组
PK
污染物
输入国
污染物
输出国
假设双方采取冲突的方式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两组学生各派出代表从本国媒体、外交、商务、军事、政府等方面,阐述本国可能采取的对策、措施,并预测污染事件对双方国家安全的最终影响。
小组
PK
污染物
输入国
污染物
输出国
假设双方采取合作的方式应对跨国环境安全问题,两组学生各派出代表从本国媒体、外交、商务、军事、政府等方面,阐述本国可能采取的对策、措施,并预测污染事件对双方国家安全的最终影响。
思考
通过小组PK
你觉得应对国家间环境安全问题,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合作 & 冲突?
跨国环境安全问题的解决
Solutions to transnational environmental security problems
03
减少冲突、加强合作有利于国家安全,反之不利于国家安全。
结合教材案例和视频:
分析“洋垃圾”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分析我国减少“洋垃圾”入境可采取的措施。
案例: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案例: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分析“洋垃圾”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洋垃圾”堆放占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洋垃圾”在堆放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加大环境压力,危害生态环境;
部分“洋垃圾”直接进人市场流通,危害人体健康;
回收加工再销售的“洋垃圾”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低价销售的“洋垃圾”产品扰乱市场秩序等。
案例: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 从源头上控制境外污染物的输入
分析我国减少“洋垃圾”入境可采取的措施。
加强海关管理,从源头上阻止“洋垃圾”入境;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认识到“洋垃圾”的危害;引导“洋垃圾”进口及加工企业转型;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走私入境等。
知识拓展
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措施
1. 现场污染处置
2. 转移安置人员
3. 医学救援
4. 应急监测
5. 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6. 维护社会稳定
2005年11月13日,位于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家化工企业发生爆炸事故,约100吨苯类物质(苯、硝基苯等)流入松花江,形成长达80千米的污染带,引发流域重大水污染事故。位于下游的俄罗斯对此表示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中俄两国政府通过合作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
活动: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
活动: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
活动: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
归纳中俄双方应对此次跨境污染事件的互动过程。
中国外交部知会俄方 → 俄方媒体关注,成立应急组织,可能受影响区域进入紧急状态 → 中方向俄方通报污染状况和应对措施 → 俄驻华大使关注 → 中国向俄方无偿提供仪器和物资 → 俄方在污染河段禁渔 → 中方领导人表态,筑坝拦截污染带。
活动:分析松花江跨境污染事件中的中俄合作应对
分析此次事件中我国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对降低国际争端风险的作用。
应对措施 作用
及时向俄方通报 情况和动态 引起俄方关注,做好防范工作,降低损失
向俄方无偿提供 水质监测仪器和活性炭 有利于俄方监测和净化水质
降低水污染的危害程度
领导人表态 减轻俄方民众的担心和敌对情绪
筑坝拦截污染带外移 减轻水污染的危害程度
知识拓展
污染物跨境转移的防控措施
1.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国民污染防控意识
2.促进经济发展,升级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层次
3.建立和完善污染处理机制
4.加强立法,加大执法力度
5.以行政手段不断推动污染防治技术进步
6.加强国际合作
随堂巩固
(中学教材全解原创题)2011年3月,日本遭遇海啸袭击,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这次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故,造成了福岛周边地区大范围污染,大量辐射物质泄漏,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海水,当地农林水产业遭到沉重打击。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民众反对使用核能的抗议浪潮蔓延至日本各地。据此完成7~9题。
7.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使污染物跨国转移。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 )
A.加拿大 B.马来西亚 C. 英国 D.阿根廷
8.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威胁到了日本的国家安全,主要原因是核泄漏事件 ( )
A.可能引发战争 B.威胁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C.属于突发环境事件 D.具有突发性和瞬时性特点
随堂巩固
(中学教材全解原创题)2011年3月,日本遭遇海啸袭击,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这次震惊世界的核泄漏事故,造成了福岛周边地区大范围污染,大量辐射物质泄漏,污染土壤、地下水和海水,当地农林水产业遭到沉重打击。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民众反对使用核能的抗议浪潮蔓延至日本各地。据此完成7~9题。
9.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日本的蔬菜、海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受到严重影响,且日本在其他国家的产业链由于本土生产环节的停产或减产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这表明 ( )
A.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理应受到遏制 B.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保护环境的必由之路
C.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日益丧失
D.日本是具有决定世界经济走向能力的经济大国
随堂巩固
(华中师大一附高三月考)10.现代的英国是一个风景优美环境优秀,几乎没有任何空气污染的充满田园风光的岛国。同样是这个国家,在60年前,他们的伦敦还被世界称之为“雾都”。每当秋冬之季,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形成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描绘过的“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雾。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 4天内致4000多人遇难。
(1)分析伦敦过去成为“雾都”的原因。
(2)伦敦现在成功摘掉“雾都”的帽子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
随堂巩固
(1)分析伦敦过去成为“雾都”的原因。
伦敦位于大不列颠岛上,四面环海且终年受西风带控制,水汽充足;
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大量燃煤以及交通尾气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杂质和污染气体;
秋冬季节,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同时来自海上的暖湿气团与岛屿上空较冷的气团相遇,形成浓浓的海雾和陆雾;
伦敦处于河谷地带,不利于水汽、尘埃和烟雾扩散。
随堂巩固
(2)伦敦现在成功摘掉“雾都”的帽子可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大量使用清洁能源;
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调整工业布局,将污染重的企业迁出市区;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增加绿地,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