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0 13: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 8 页例 4 和自编练习题
教材简析:
通过例 1-例 3 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八个方向,能用八个方向词描述物体的位置,会 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了解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本节课通过游 览动物园这一学生熟悉情境,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 生来说东、南、西、北 等方位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创设大量的体验方位的活动,让 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交流。
本节课是电视课堂,在复习会认八个方向,并会用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旧知以后, 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本节课只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我 们设计了“大门—狮山—猩猩馆”两段的行走路线,并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和借助方 框行走线路图帮助学生理解行走路线,再学习描述“大门—狮山—大象馆”的行走路线, 仍然用方框图帮助学生有序描述行走路线,在学生多次描述的基础上,再提炼描述简单行 走路线的步骤。
本节课为了及时巩固描述简单行走路线的步骤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编了游览欢乐谷的 情境,在描述“大门—旋转木马—滑梯” 的路线的学习中,巩固知识,还设计了通过小林 提问行走路线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会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会看简单的平面 图,但学生的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因此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情境,
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课时是单元的最后一个例题,让学生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描述路线的方法上要条 理清晰,并及时总结方法,借助方框图为学生提供描述路线的脚手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熟练运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能用方位知识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在描述行走路线的活动中,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能用方位知识规范地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难点: 能运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及简单的行走路线。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游览“动物园”)
1.走进动物园
我们春游的时候可以去很多好玩的地方,比如动物园,游乐
园等。下面,我们一起来逛逛动物园吧!
2.认真观察,认识“动物园导游图”
呈现“动物园导游图” ,了解导游图的功能: 方便查找路线
(二) 复习铺垫,学习新知
1.学会看“导游图”
看方向标,明确方向。
2.根据方向标,找准各动物馆的方位。
【设计意图】 复习八个方向,和用八个方向描述景点的位置,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3.学习例 4,综合应用方位知识描述行走路线
(1) 大门—狮山—猩猩馆;
描述: 从大门出发,向北走,到达狮山,再向北走,达到猩猩馆。
(2) 狮山-大象馆—熊猫馆;
描述: 从狮山出发,向西走,到达大象馆,再向北走,到达熊猫馆。
4.方法总结
小结: 在描述行走路线时,要先看方向标,找各个景点在动物园的位置,然后理清楚 是从哪出发,要到什么地方去,以及经过的地点,再以出发点地为观测点画方向标, 最后用八个方向词语描述行走路线。描述的时候要规范语言表达,注意说清楚“先向” 什么方向走, “再向”什么方向走, “最后”向什么方向走。
【设计意图】 先学习描述东、南、西、北的路线,降低难度。借助方框图,帮助学生更
清晰地描述线路。
(三) 练习巩固,学以致用(游览“欢乐谷”)
1. 看方向标,找准各种游乐项目的方位。
2.描述行走路线
你会提问题吗?
学生提问: 我在大门,先去玩旋转木马,再去玩滑梯,应该怎
样走?
2. 描述: 从大门出发,向北走,到达旋转木马,再向东走,到达滑梯。
小结: 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希望同学们可以跟自己的爸爸妈 妈互相提问题,比比看,谁描述的路线最清楚。
(四) 回顾总结,方法提升
看线路图描述行走路线步骤:
(1) 看方向标(2) 确定景点位置(3) 定出发点和目的地(4) 找观测点、画方向标
(5) 规范用语描述路线
(五) 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1.认真阅读书本第 8 页的内容
2.课本第 10 页 第 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