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运算。
2、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前学习:发给学生学习任务单
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独自在家学习(学习任务单见附页)
学习过程:
1、展示交流学习任务单
师:昨天晚上老师布置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习任务单,请拿出来。完成了吗?好完成吗?这说明什么?
(学习内容比较简单)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任务单的内容,小组长组织好,开始!
小组同学交流
1、学习小数加法
师:交流完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小组讨论的表一情况?
师:你们发现的数学信息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数学信息有:灶台的适宜高度为0.7米左右,抽油烟机离灶台0.6米左右,椅子高0.4米,书桌高0.7米,书柜高1.5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一一呈现。
师:你提出的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有哪些?
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然后让他们把解答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如:有的同学提问: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解答方法是0.7+0.6=1.3米,师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生交流探究时,要把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算理上。
学生的计算方法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单位互化的方法,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另一种是用竖式计算。如果有的同学用的是单位互化,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师评价: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加法来计算,在数学上叫单位互化,是一种数学思想;如果有的小组用的是竖式计算,教师评价:像这样一位对着一位加,你们陌生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小数点去掉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整数加法,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也是一种数学思想,看来简单的问题也能说明高深的道理。
师:还有提出其他问题的?
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以及解答方法,老师让他把计算方法书写在黑板上。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回答,主要说出与第一道题不同的解答方法。
师: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你能说说怎样计算小数加法吗?
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加,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学习小数减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讨论的表二结果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指名把解答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
学生解释
这里主要让2名学生板演、回答,其余学生口头说一说就行。
师: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谁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小数减法呢?
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最低位开始减,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给本位添十再减。
3、检查学习任务单
师:通过这几道题的分析,相信大家对小数加减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自己检查学习任务单,看看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请改正过来。
学生检查
2、互换练习
1、互换练习
师:通过我们的研究,不仅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还明白了小数加减法背后的道理,相信你一定能灵活而准确地解决各种问题,有信心吗?以前都是老师出一题同学们做一题,现在老师不想出题了,改为同学们出题同学们做,请每人出一道小数加法、一道小数减法的题,在小组内交换着做,开始!
学生互换练习。
2、挑战难度
教师巡视,发现有挑战性的题写下来,集体解决。这里老师有意出一道加法连续进位的题
3、课堂检测练习
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本领?
附 小数加减法学习任务单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81页信息窗2
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科书第81页信息窗2。
2、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出来,完成表一。
3、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出来,完成表二。
表一:
发现的数学信息
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列算式计算
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表二:
发现的数学信息
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列算式计算
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