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课时练(含答案)
选择题
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 )
A.消化腺和消化酶 B.消化道和消化腺
C.消化腺和消化液 D.消化道和消化酶
2.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 )
A.唾液腺、肝脏、胰腺 B.肠腺、胰腺、胃腺
C.唾液腺、胃腺、肝脏 D.肝脏、胰腺、肠腺
3.馒头富含淀粉,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 )
A.胃液、肠液、胆汁 B.唾液、胃液、胰液
C.唾液、肠液、胰液 D.胆汁、肠液、胰液
4.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被消化
B.蛋白质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胆囊分泌的胆汁对脂肪起乳化作用
D.胃是消化器官
5.为了探究“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 0C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6.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三种成分经过消化道时被消化的情况。下端字母分别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个器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消化过程
B.蛋白质在[C]和[D]中被消化
C.从图中可以看出,食物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完成于小肠
D.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的吸收从口腔开始
7.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8.某小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37°C改为60°C后,实验现象为两支试管均变蓝
B.实验现象为①号试管变蓝
C.实验现象为②号试管变蓝
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分解淀粉
9.探究“馒头在口腔内消化”的实验装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三支试管都置于37 °C水中10分钟,再各滴入2滴碘液检验
B.若实验成功,试管A滴入碘液后颜色不变蓝
C.试管B和试管C对照可探究舌搅拌的作用
D.试管A和试管B对照可探究唾液的作用.
10.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如图为与小肠相通的消化腺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处堵塞,消化蛋白质能力下降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胰岛素
D.④内的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11.若把一个成年人的小肠绒毛都展开,它的面积接近半个篮球场大小。如图是一段小肠、皱襞及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的蟎动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B.小肠内的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
C.小肠绒毛壁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12.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现象为①不变蓝、②变蓝
B.变蓝说明淀粉被消化了
C.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D.Ⅱ号和Ш号可形成对照,变量为温度
13.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 0C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非选择题
14.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______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2)选用1号、3号和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对米粉在口腔中变化的影响.
(3)保温10分钟后,向4支试管内滴加碘液,预计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
(4)米粉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不利于食物的消化
B.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利于小肠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C.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酶,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D.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利于小肠消化营养物质
15.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最大的消化腺是
(2)某人患急性阑尾炎,需开刀切除的结构是[ ] .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4)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16.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的器官是[ ]
(2)能够消化淀粉但基本无吸收功能的消化道是[ ]
(3)小明是初三学生,他的早餐经常是牛肉夹馍和牛奶,瘦牛肉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在[ ] 中被初步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该物质主要在[ ]______ 被吸收。营养师认为小明的早餐不太科学合理,认为不合理的原因是:
(4)[ ]______ 不直接接触食物,但它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
17.如表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
(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5)实验结果中滴加碘液后B试管变蓝,D试管不变蓝,D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
18.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1号试管“ ” 处应加入 ,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 作用.
②2号试管“ ”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 ,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19.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梦蛋白酶的活性.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6支相同的试管,编号1~6,各加入5mL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37 0C的温水中保温.20 min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
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
(2)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 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NaCl 溶液浓度为
(3)因为酶的活性与_____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C 5.B 6.D 7.C 8.B 9.C 10.D 11.B 12.A 13.B
二、14.答案(1)1. 2
温度
1 淀粉 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B
15.答案(1)肝脏
⑦
① 胃小肠
小肠
16.答案(1)8咽
(2)1口腔
(3)3胃氨基酸6小肠缺少维生素
(4)4 胰腺
17.答案(1)变蓝
唾液 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唾液 消化淀粉与时间的关系
B
淀粉已经被消化
18.答案(1)口腔
(2)①施加心理压力前受试者的唾液 2毫升对照②37 ③2号试管比 1号试管蓝 色褪去时间短
19.答案(1)5mL 蒸馏水(或5mL清水)
(2)3%
(3)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