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2
0
2
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学
习
准
备
1.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
2.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学
习
目
标
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知识归类
思维导图
错题收集
知识归类
思维导图
错题收集
根据被除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口算方法。
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
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高位除
商对正
余数小
由易到难
联系
口算
笔算
估算
基础
重难点
解决问题
120÷4=
300÷6=
24×2=
24÷2=
24÷4=
46÷2=
76÷2=
30
50
48
12
6
23
38
表内除法
0
0
0
0
先分后合
表内除法
直接口算
可以笔算
题组一:
24
24
2
2
×
÷
24×2
24÷2
24÷4
46
题组二:
403÷2=
416÷2=
1
4
3
2
1
2
21······1
4
0
2
4
3
0
2
4
6
1
8
2
6
1
6
1
208
1
2
0
201······1
21×2+1=43
0
1
0
0
4
4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一块像教室那么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三年级有120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用?
(2)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3)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数学书第33页
题组三:
(1)一块像教室那么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三年级有120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用?
120÷3=
40
(块)
答:40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用。
120
3个3个地分
1天产生的氧气够3个人用
三
年级有120人
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1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用
(2)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500÷8
≈
60
(米)
(480)
答:丁小林每分钟大约走六十米。
500
平均分成8份
≈
60
丁小林家到学校有500米
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
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3)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225÷5=
45
(人)
答:每辆车应该坐45人。
4 5
5 2 2 5 4 5
2 0 验算:× 5
2 5 2 2 5
2 5
0
225
平均分成5份
4 5
验算:× 5
2 2 5
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
如果每辆车坐的
人同样多
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口算
估算
笔算
120÷3=40
500÷8≈60
(480)
225÷5=45
4 5
5 2 2 5 4 5
2 0 验算:× 5
2 5 2 2 5
2 5
0
课
堂
小
结
……
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
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如果除到最后有余数,验算时不要忘了加上余数。
数学书第33页
学
习
容
内
数学书第33页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雷要注意什么 怎祥验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如果除到最后有余效,验算时不要忘了加上余数。
1.书面作业:完成课本第35页的第6题。
2.实践性作业: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课
后
作
业
谢谢观看!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答疑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问题:
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哪些易错点?
正解:115÷7=16······3
1 6
7 1 1 5
7
4 5
4 2
3
错解:115÷7=15······10
1 5
7 1 1 5
7
4 5
3 5
1 0
易错点1:在计算时,忽略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例1:计算115÷7=
10>7
余数比除数小
4
3
易错点2: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忘记加余数。
例2:计算463÷6=
错解:463÷6=77······1
7 7
6 4 6 3 验 7 7
4 2 算× 6
4 3 4 6 2
4 2
1
忘加1
正解:463÷6=77······1
7 7
6 4 6 3 验 7 7
4 2 算× 6
4 3 4 6 2
4 2 + 1
1 4 6 3
+ 1
4 6 3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易错点3:没有掌握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例3:用竖式计算
(1)2 8 0 4 (2)3 4 5 0
错解:
4 2 1 5
(1)2 8 0 4 (2)3 4 5 0
8 3
4 1 5
4 1 5
0 0
正解:
4 0 2 1 5 0
(1)2 8 0 4 (2)3 4 5 0
8 3
4 1 5
4 1 5
0 0
0
0
0
易错点4:没有掌握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例4:用竖式计算
(1)3 6 1 2 (2)4 5 2 3
错解:
2 4 1 3
(1)3 6 1 2 (2)4 5 2 3
6 4
1 2 1 2
1 2 1 2
0 3
正解:
2 0 4 1 3 0
(1)3 6 1 2 (2)4 5 2 3
6 4
1 2 1 2
1 2 1 2
0 3
0
1
0
3
易错点1:在计算时,忽略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易错点2: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忘记加余数。
易错点3:没有掌握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易错点4:没有掌握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同学们,再见!《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 14 课时《整理和复习》 。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的整理和复习,教材中主题图 既没有注明一般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法则,而是充分调动学生已有计算知识 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算理和算法。学生已有与除数是一位数口算除法相关联口算经验: 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 口算除法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 对已有知识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情境中。把估算 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 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坚实基 础。
【学情分析】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计算方法, 以及能够运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但本单元所涉及的计算方法多,学生容易混淆或 遗忘。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自主进行总结概况,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笔算 方法,并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灵活 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 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 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 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经历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形成对已学 知识的完整网络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应用数学 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 算、笔算和估算方法;
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学具准备】
课本、练习本、尺子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回顾梳理本单元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巩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笔算 和估算方法;
2.能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数据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一、回顾与梳理
让学生先浏览一下课本第 11 页到第 30 页,看看有几道例题? 每一道例题讲的是什么内 容? 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本单元知识。
小结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1. 知识归类
(
2.
思维导图
3.
错题整理
)
(
300÷6
=(
)
)二、巩固训练
题组一:
120÷4=( )
24×2= 24÷2= 24÷4=
( )
( )
( )
46÷2=( )
56÷2=( )
小结: 在口算除法时,要注意商末尾 0 的个数,有时我们可以直接用口诀算出来,有时 我们需要把被除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去除以除数,然后再合起来。当口算不好 处理,可以用笔算解决。
题组二:
(1) 403÷2 (2) 416÷2
小结: 商的中间有 0 的题目无论是因为不够商 1 还是 0 除以任何不为 0 的数都得 0,都 要记得用 0 占位。对于商有 0 的除法,我们最好用估一估的方法,初步判断结果是否正 确。好像第 1 题,403÷2,小东算得结果是 21 余 1,我们可以用 21×2=42,与被除数 相差太多了,马上可以判断他的计算结果是错的。
题组三: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 一块像教室那么大的草地 1 天产生的氧气够 3 个人用。三年级有 120 人,多少块 这样大的草地 1 天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用?
(2) 丁小林家到学校有 500 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 8 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几十米?
(3) 三年级的 225 名学生要乘 5 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 坐多少人?
小结: 根据不同的问题需求和数据特点,分别选择口算、估算和笔算,解决了这三个问 题。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怎样验算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 2.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 1,就对着这一位商 0。
4.如果除到最后有余数,验算时不要忘了加上余数。
四、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 数学书第 35 页第 6 题。
实践性作业: 把本单元的知识画成你喜欢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