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认识 24 时计时法》 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82、83 页。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掌握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以及在日 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计时法的感性经验基础上教学的。教材采用了学生熟悉的 生活场景,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计时方法的不同,引发认知冲突,进 入新知的教学。学习 24 时计时法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感受 24 时计时法在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为后续灵活运用 24 时计时法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 用 24 时计时法,但在交通、广播、商场等现实生活中见过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 刻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基础。根据课前调查,学生对 24 计 时法的优越性和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两种计时法的关系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本节 课基于大量的生活情境,调动串联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 24 时计时法。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知道 24 计时法的意义。
2. 会用 24 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
3. 体会 24 计时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 24 时计时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回顾学过的时间单位: 年、月、 日和时、分、秒。
二、结合情境,发现生活中的 24 时计时法。
呈现三个情境。
情景一: 新闻联播的播出时刻 19 时和晚上 7 时。
情景二: 电影放映时刻 13 时和下午 1 时。
情境三: 饭馆开放时刻 17 时和下午 5 时。
三、结合情境,认识两种计时法。
(一) 认识生活中的 24 时计时法。
1.你认识 13:00、17:00、19:00 这些时刻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这些时刻运用的都是哪种计时法?
3.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这样的时刻?
(二) 认识生活中的 12 时计时法。
1.下午 1: 00、下午 5:00、晚上 7: 00 都是 12 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 2.你还能说一说这样带有时间词的时刻吗? 并且说一说你在干什么?
四、对比两种计时法。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对比两种计时法表示方法的不同;
地铁发车时刻 6 时和早上 6 时、起床时刻 7 时和早上 7 时、午餐时刻 12 时
和中午 12 时。
五、巩固练习。
1. 用 24 时计时法播报新闻。
2.请你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3.看着钟面想一想,这时你可能在做什么?
六、知识拓展,了解古代计时方法。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 82-83 页例题 3。
2.完成课本第 83 页做一做第 2 题: 用 24 时计时法写出上页中的各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