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20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望岳
登飞来峰
游山西村
己亥杂诗(其五)
学习目标
古代诗歌
五首
1.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丰富文化积淀。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登幽州台歌》
第二课时
《登飞来峰》
赏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预习交流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在诗歌上,他推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他的作品《感遇》等指斥时弊,书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有《陈伯玉集》。
陈子昂二十四岁进士及第,在政治上拥护武则天。他在二十九岁时曾向武则天上书《答制问事八条》,主张轻刑罚、用贤才、纳谏士、赏功勇、减徭役,提出了许多符合百姓愿望的主张。但武则天当时忙于称帝改制,有自己的一套施政方针,因此不但没有重视陈子昂这个文学小臣的意见,反而嫌他上疏议政太过多事,罢了他的职。
作者介绍
背景资料
696年,武则天派建安王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遗址在今北京),慷慨悲吟,写下了此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yōu
chuànɡ
tì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过去。
后:未来。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时间的绵长
诗意解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指眼泪。
诗意: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空间的辽阔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粗笔勾勒,凸现宇宙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今人事的沧桑易变。
抒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直抒胸臆
合作探究
1.再读诗歌,思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向前看,像燕昭王那样的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
2.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怀才不遇的悲叹和孤单苦闷的心绪。
3.《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精神?
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古今,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
诗歌中所表现的不只是客体的渺小,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泪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
诗人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4.作者是如何表现“登 ”这一题意的?
5.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主题思想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写作特色
景中藏情。
前三句写诗人登高所见及心理活动,最后一句才写外部表情。内心是表情的依赖,表情是内心的反映,两者巧妙结合,勾画出一个胸怀大志而又生不逢时、独自悲叹的诗人形象。
诗歌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台远望,写出了空间的辽阔。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则“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孤独寂寞、悲哀苦闷流溢而出。景与情相互映照、衬托,分外动人。
沉郁悲壮。
登幽州台歌
前
后
悠悠
怆然
寂寞苦闷
结构梳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位于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高168米。有“东南第一山”,“武林第一峰”等多种称呼,为西湖八大景之一。飞来峰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秀丽绝伦。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蛟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锋棱如峭。
飞来峰资料
资料链接
预习交流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诗擅长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飞来峰》这首诗。
背景链接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析诗歌
读一读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
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译一译
飞来山: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闻:听说。
千寻:极言塔高。形容高耸。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诗意:飞来峰上耸立着很高很高的塔,听说鸡叫时可以望见旭日东升。
夸张
写景
诗意解读
1.“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这句诗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
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
缘 :因为。
眼:视线。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意: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议论抒情
最高层:最高处。比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2.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3.最后一句话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本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相同 不同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5.《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表达了诗人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写作特色
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及其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奠定了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四句比喻找到了正确的观察点,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浮云遮望眼”一句用典。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也写过:“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他说:因为我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表现出诗人作为一个变革家的广阔胸襟和昂扬精神。
写作特色
运用典故,巧妙隐喻。
登飞来峰
写景
议论
千寻之塔——极言其高
鸡鸣见日——衬塔高耸
不畏遮目——站得高、看得远
身在最高层——语意双关
坚定果断
无私无畏
结构梳理
随堂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字 ,号 ,北宋 家、 家、 家。
答案:(1)陈子昂 唐 (2)王安石 介甫 半山 政治 文学 思想 (3)龚自珍 璱人 定盦 思想 文学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2)《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指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第三句写宇宙永恒,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着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答案:B “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
4.下列对《登飞来峰》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言其声闻遐迩。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答案:C“浮云”一词在本诗中语义双关,除写自然界的浮云外,还指当时的保守势力(或指困难、挫折、障碍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古代诗歌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2.品味经典的诗句,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生平和创作背景。
2.通过设疑、点拨、讨论、写作等方式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诗歌中汲取古人的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经典的诗句,体会诗歌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主旨,感受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赏析
《登幽州台歌》赏析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会进入古代诗歌的学习。诗歌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独放异彩。而在众多诗人当中,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却屡受排挤,报国无门。他难寻知音,独上高楼,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于是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诗——《登幽州台歌》。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位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唐代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2.知识链接
(1)背景资料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2)文体知识
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的诗歌均为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体诗又称古风,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一般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体。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和格律诗,是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包括绝句和律诗。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怆然(chuàng) 涕(tì)
(2)古今异义
涕
(3)词类活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词作状语,向前,向后)
(4)文言虚词
而
三、朗读指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2.全诗翻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明君,向后看不到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五、诗歌赏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答案示例:向前看,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这两句诗俯仰古今,写时间之绵长,叹古时明君之不复见,悲怀才不遇之际遇。
变式: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的?
答案示例:“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3.《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答案示例: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古今,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现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4.作者是如何表现“登 ”这一题意的?
答案示例: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5.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6.《登幽州台歌》的中心主题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答案示例:《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的社会意义。
7.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①空白法的运用。短短四句诗,给人留下偌大的空白,使不同的读者尽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和阐释诗的内容和艺术境界:或苍茫凄凉,悲天悯人;或以境托物,直抒情怀……诗人于浩渺的时空之中设置了一个空白点,并在这个点上通过简洁的词语描绘,使诗达到了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②对比的运用。本诗虽只有短短22字,却形成了多处对比: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时空合体的宇宙与人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③情景交融,两相映照。诗歌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台远望,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则“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孤独寂寞、悲哀苦闷流溢而出。景与情相互映照衬托,分外动人。
六、本诗小结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是陈子昂的压卷之作。诗中创造出了空旷苍茫、慷慨悲凉的意境,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本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
板书设计:
个人的渺小
《登飞来峰》赏析
一、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背景链接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登飞来峰》这首诗。
三、赏析诗歌
1.读一读。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译一译。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3.解一解。
(1)《登飞来峰》主要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第一、二句写飞来峰上塔的形象,还虚写了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之景象。第三、四句写登塔的感想,抒发踌躇满志的情怀。
(2)“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答案示例:这句诗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
(3)《登飞来峰》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示例: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4)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示例: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登飞来峰》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才能不被眼前的利益蒙蔽,而能放眼大局,着眼于长远。
(6)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诗人构思的精深。
4.比一比。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5.悟一悟。
(1)简要概括《登飞来峰》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登飞来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
①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及其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奠定了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四句比喻找到了正确的观察点,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②运用典故,巧妙隐喻。“浮云遮望眼”一句用典。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他说:因为我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表现出诗人作为一个变革家的广阔胸襟和昂扬精神。
四、本诗小结
《登飞来峰》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借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随堂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字 ,号 ,北宋 家、 家、 家。
答案:(1)陈子昂 唐 (2)王安石 介甫 半山 政治 文学 思想 (3)龚自珍 璱人 定盦 思想 文学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2)《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指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第三句写宇宙永恒,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着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答案:B “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
4.下列对《登飞来峰》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言其声闻遐迩。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答案:C“浮云”一词在本诗中语义双关,除写自然界的浮云外,还指当时的保守势力(或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丰富文化积淀。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这五首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直至会背诵默写。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中导读】
《登幽州台歌》导读
一、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怆然( ) 涕( )
(2)古今异义
涕
(3)词类活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词作状语,向前,向后)
(4)文言虚词
而
二、朗读指导(文中标画)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怆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涕:_______________
2.全诗翻译
译文:
四、诗歌赏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变式: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的?
3.《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答案示例: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古今,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现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4.作者是如何表现“登 ”这一题意的?
答案示例: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5.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6.《登幽州台歌》的中心主题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答案示例:《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的社会意义。
7.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①空白法的运用。短短四句诗,给人留下偌大的空白,使不同的读者尽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和阐释诗的内容和艺术境界:或苍茫凄凉,悲天悯人;或以境托物,直抒情怀……诗人于浩渺的时空之中设置了一个空白点,并在这个点上通过简洁的词语描绘,使诗达到了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②对比的运用。本诗虽只有短短22字,却形成了多处对比: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时空合体的宇宙与人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③情景交融,两相映照。诗歌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台远望,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则“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孤独寂寞、悲哀苦闷流溢而出。景与情相互映照衬托,分外动人。
《登飞来峰》导读
一、赏析诗歌
1.读一读。(标注节奏)
2.译一译。
3.解一解。
(1)《登飞来峰》主要写了什么?
(2)“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3)《登飞来峰》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4)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登飞来峰》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6)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诗人构思的精深。
4.比一比。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
不同:
5.悟一悟。
(1)简要概括《登飞来峰》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登飞来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
①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及其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奠定了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四句比喻找到了正确的观察点,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②运用典故,巧妙隐喻。“浮云遮望眼”一句用典。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他说:因为我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表现出诗人作为一个变革家的广阔胸襟和昂扬精神。
二、随堂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字 ,号 ,北宋 家、 家、 家。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2)《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指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第三句写宇宙永恒,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着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4.下列对《登飞来峰》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言其声闻遐迩。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丰富文化积淀。
3.理解诗歌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反复诵读这五首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直至会背诵默写。
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课中导读】
《登幽州台歌》导读
一、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怆然(chuàng) 涕(tì)
(2)古今异义
涕
(3)词类活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名词作状语,向前,向后)
(4)文言虚词
而
二、朗读指导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眼泪。
2.全诗翻译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向前看不到古代的明君,向后看不到求才的明君。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四、诗歌赏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答案示例:向前看,古代贤君再也见不到了;向后看,后代的贤君又在哪里呢?一种茫然与无奈自然涌上诗人的心头。这两句诗俯仰古今,写时间之绵长,叹古时明君之不复见,悲怀才不遇之际遇。
变式: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2.“念天地之悠悠”,你是怎样对“悠悠”一词作出赏析的?
答案示例:“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3.《登幽州台歌》中,诗人为什么会“怆然而涕下”?在这泪中还包含着什么深层的精神?
答案示例:诗人立足于幽州台这个时间与空间的交汇点,眼观天地,空间无边无际,而个人何其渺小!神游古今,时间无始无终,而一生何其短暂!再加上明君贤臣、英雄豪杰难追难待。于是,一种沉重和孤立无援、独行无友的孤独袭上心头,不禁“怆然而涕下”!诗歌中所表现的不只是客体的浩渺,更有诗人在怆然流涕后的抗争与进取,诗歌中蕴含着诗人力图为国建功的积极精神。
4.作者是如何表现“登 ”这一题意的?
答案示例:诗的题目有一个“登”字,但是诗中无一处点明这个字,不过读者又处处感到有这个字的存在。 一、二句的“前”与“后”自然是诗人登高所望的“眼前”与“身后”,但他却因此联想到久远的古昔与以后的时代。古今相连,造成了时间的漫长。诗人苦闷痛苦的心情因时间与空间的衬托,得到了极为深沉的表现。
5.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孤独和悲愤的形象。
6.《登幽州台歌》的中心主题是什么?表现了什么?
答案示例:《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的社会意义。
7.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①空白法的运用。短短四句诗,给人留下偌大的空白,使不同的读者尽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和阐释诗的内容和艺术境界:或苍茫凄凉,悲天悯人;或以境托物,直抒情怀……诗人于浩渺的时空之中设置了一个空白点,并在这个点上通过简洁的词语描绘,使诗达到了难以言说的艺术境界。
②对比的运用。本诗虽只有短短22字,却形成了多处对比: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时空合体的宇宙与人的对比;静与动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③情景交融,两相映照。诗歌的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台远望,写出空间的辽阔。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诗人则“独怆然而涕下”,那种孤独寂寞、悲哀苦闷流溢而出。景与情相互映照衬托,分外动人。
《登飞来峰》导读
一、赏析诗歌
1.读一读。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译一译。
飞来峰顶耸立着千寻的高塔,听说塔上鸡叫时能看见朝阳升起。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双眼,只因为身体站在山的最高峰。
3.解一解。
(1)《登飞来峰》主要写了什么?
答案示例:第一、二句写飞来峰上塔的形象,还虚写了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之景象。第三、四句写登塔的感想,抒发踌躇满志的情怀。
(2)“闻说鸡鸣见日升”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答案示例:这句诗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
(3)《登飞来峰》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示例: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4)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示例: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5)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登飞来峰》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示例: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才能不被眼前的利益蒙蔽,而能放眼大局,着眼于长远。
(6)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诗人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为什么?
答案示例:一因一果的倒置,突出了因“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重要性,可见诗人构思的精深。
4.比一比。
《望岳》与《登飞来峰》两首诗结尾两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相同: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充满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5.悟一悟。
(1)简要概括《登飞来峰》的中心主旨。
答案示例:《登飞来峰》表达了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2)试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
①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诗歌的前两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的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及其对前途的满怀信心,奠定了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富含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第四句比喻找到了正确的观察点,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②运用典故,巧妙隐喻。“浮云遮望眼”一句用典。据考证,西汉人曾用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诬陷,挑拨君臣关系,让皇帝受到蒙蔽。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一典故反其意而用,他说:因为我站得高,看得远,所以我不怕浮云遮住我的视线。表现出诗人作为一个变革家的广阔胸襟和昂扬精神。
二、随堂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 代文学家。
(2)《登飞来峰》的作者是 ,字 ,号 ,北宋 家、 家、 家。
答案:(1)陈子昂 唐 (2)王安石 介甫 半山 政治 文学 思想 (3)龚自珍 璱人 定盦 思想 文学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表现诗人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2)《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着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答案:(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从诗题看,这是一首古体诗。
B.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负、有才能的文人。
C.“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指眼泪。
D.前两句俯仰古今,第三句写宇宙永恒,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着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答案:B “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
4.下列对《登飞来峰》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寻”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峰上古塔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言其声闻遐迩。
C.在本诗中,“浮云”这一意象用来比喻具有积极意义的事物。
D.这首诗将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有力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答案:C“浮云”一词在本诗中语义双关,除写自然界的浮云外,还指当时的保守势力(或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