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70张PPT。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毛泽东 精品课件问题1、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战争?
问题2、这三年究竟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 精品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炮弹作花瓶,人世无战争和平、民主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抗战胜利了,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支持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积极准备内战。 精品课件抗日战争胜利后,各种力量对中国前途的态度主张如何?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战争中共: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美国:采取“扶蒋反共”政策渴望和平民主
坚持独
独裁内战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背景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 思考:蒋介石内战方针已定,为何还要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目的何在?毛泽东先生勋鉴: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 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 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商大计‥‥‥
蒋中正 八月二十日2、重庆谈判 (1)背景: 精品课件 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将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可做。
——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1、蒋介石在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这是蒋介石的真实意思表示吗?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
2、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什么?
3、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谈判?学思之窗如果你是当年的蒋介石,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当年的毛泽东,你会怎么做? 精品课件 蒋介石为什么没有马上发动内战?国内外要求和平的舆论压力特别是内战准备尚未完成困难采取“假和平、
真内战”的策略磨好刀再杀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精品课件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如意算盘”是什么?如果毛不去:就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去: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精品课件毛泽东是否应该去重庆?不去重庆:正中蒋介石的圈套去重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精品课件 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精品课件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 精品课件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旧政协” 精品课件1、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2、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秋)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4、基本解放全国(1949年1月以后)二、三年解放战争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北平谈判;渡江战役;追歼残敌 精品课件--战略防御阶段二、三年解放战争(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2)、中共的战略战术(3)、战况粉碎全面进攻粉碎重点进攻 精品课件全面内战开始时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项 目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 430万人 130万人接受美国大量武器、飞机、军舰和8亿多美元的物资基本上是“小米加步枪”,没有外国的接济军队数量装备情况 国共双方力量对比非常悬殊资料回放 精品课件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 毛泽东资料回放 精品课件——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如何理解上面毛泽东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试概括出中共的战略思想。那么具体采取什么战术呢?学思之窗 精品课件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提出“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们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方针。”资料回放 精品课件--战略反攻阶段二、三年解放战争(1)、反攻的原因 减轻解放区的消耗;
减轻陕北、山东战场的压力土地改革使农民积极支持解放军作战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2)、 反攻主方向--(3)、战况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可能性:中原--三路突进内线作战外线作战--两翼牵制必要性: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思考:中共在这三个时期实行不同土地政策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学思之窗】?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的胜利有什么关系??思考:文中的“第二年”是哪一年?
什么是“外线作战”和“内线作战”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陕
北山
东中 原思考:主攻方向为何选在中原地区? 精品课件武汉南京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拉开反攻序幕——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大
别
山刘邓大军陈赓兵团陈粟大军陈赓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精品课件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大战役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 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人民群众对三大战役的支援 精品课件 1947年中共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
1946-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200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580多万人冀中有480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思考:土地改革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学思之窗土地改革--激发生产和革命积极性--为解放战争提供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 阅读材料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淮海战役中,我中原、华野两大野战军经过66天的激烈作战,以劣势装备和60万兵力歼灭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创造了我军乃至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规模浩大的支前民工功不可没,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后就有一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为什么广大人民群众倾力支持解放军? 精品课件 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之目的固在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关键在于共党。国家能否转危为安,人民能否转祸为福,乃在于共党一转念之间。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国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北平和平谈判背景:①战场上的大溃败,迫使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为迅速结束战争,减少人民痛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谈判的条件。
结果:4月,国共两党代表在北平举行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 精品课件江阴湖口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南京解放陈逸飞 油画《占领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国民政府的覆灭。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胜利标志:
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
2.历史意义: ①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人们期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②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③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国内意义)
(世界影响)
(思想意义)3、胜利原因①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
③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国民党方面:共产党方面: 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有马列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③有一支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④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⑤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5条基本经验两党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
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制约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
①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根本原因)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3.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制约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随堂演练1(08广东文基)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2010北京卷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
军主力即将参加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图7东北解放军入关3.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段话表明中央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D.适当让步,维护国共合作随堂演练4.(07广东单科)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4.(2008·广东文科基础)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解析:刘伯承、邓小平率军进入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转折点。
答案:D5.(2008·上海单科)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解析:A是指辽沈战役,C是指平津战役,D是指渡江战役。
答案:B【高考链接·典题】6、(2004上海卷)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三大战役的理解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西柏坡以及三个战役。由此判断只能是在三大战役后,因此选C。
规范解答:C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C、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A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
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
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
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D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改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封建剥削制度B.发展农业生产,支援前线C.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D.巩固新开辟的解放区C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 A.内线防御为主B.内线相持为主C.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C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D中共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C.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D.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 广大农民A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要解决的国民革命中的中心问题是 A.军队建设B.工人运动C.政权建设D.农民土地D解放战争期间,面对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A.人民解放军具有坚强的战斗力B.国民政府统治腐败,不得人心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开始高涨D.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战略后方B以下哪一件事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军突进中原C.三大战役的胜利D.解放军占领南京B人民解放军不到三年就推翻了国民党统治,从国民党方面来说,对现实最具借鉴意义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孤立,失去民心B.经济崩溃,物价暴涨C.军队厌战,士气低落D.贪官横行,统治腐败D1945年在努力争取全国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得好,不要像陈独秀。”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A.尽量避免内战B.要为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C.既要争取和平也要准备斗争D.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C《双十协定》签订后,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 A.揭穿了美蒋内战的阴谋B.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C.粉碎了国民党军事上的进攻D.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方针B.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力量的胜利C.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 动D.中共和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 斗争D1946年初,“美国计划将中共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实际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共同参加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材料反映出美国的意图是A.调解国共冲突,避免内战B.要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C.改组国民政府,成立联合 政府D.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 民的内战B1946年夏,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发生,其时世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事实本质 A.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B.楚汉相争,胜者为王败者寇C.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D.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