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2-06 20: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模块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1)
单选题(12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寥(liáo)廓 婆娑(shuō) 青荇(xìng) 叱咤风云(zhà)
B.漫溯(sù) 遏(è)止 窈窕(tiǎo) 长歌当哭(dàng)
C.百舸(ɡě) 尸骸(hái) 创伤( chuàng) 夜缒(zhuī)而出
D.河畔(pàn) 召唤(zhào) 解剖(pō) 共(gōng)其乏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诚挚 喋血 和霭 博闻强记
B.波斓 笙箫 屠戳 舐犊情深
C.黯然 浸渍 文彩 丰华正茂
D.箕踞 虐杀 踌躇 梦寐以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针对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普遍现象,教育界人士指出,幼儿园和家长对幼儿园超前教育泰然自若的背后,是很多小学屡禁不止、暗中进行的选拔性考试。
B.房地产市场的病根在于土地垄断,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全国政协委员梁季阳在政协会议上的发言一语破的,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房价的根源。
C.创新必须方向正确,遵循规律,讲究方法,有序进行。如果背离了这些要求,创新就可能养虎遗患,反受其害。
D.2009至2010年,云南遭遇了秋、冬、春连旱,旱情严重,堪称百年一遇。“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观念路人皆知,全省人民奋起抗旱。
4.对下列两副碑帖的汉字形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小篆 隶书
B.甲骨文 楷书
C.甲骨文 隶书
D.小篆 楷书
二.单选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晚清学人杨守敬
杨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时代聪明好学,刻苦用功。青年时代有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19岁时,听谭大勋讲授汪中的《述学》,开始接触乾嘉考据之学;20岁那年,偶然得见清人六严缩摹的《舆地图》,便借来临摹,这成为他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开端。
杨守敬曾经热衷科举,25岁起先后六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名落孙山,但因此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大大拓展了学术视野。42岁时,他作为清政府外交官的随员前往日本,这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四年,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笔话》,翔实记载了他在日本访书之事,杨守敬自己也写了《日本访书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许多稀见珍本和国内久已绝迹的古籍残本,与杨守敬志趣相投。因此,当黎庶昌有了编纂《古逸丛书》的设想时,立即决定请他主持校勘。《古逸丛书》在日本刊印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还擅长书法,对书法理论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响巨大,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从日本回国的第二年,年已48岁的杨守敬第七次参加会试,仍以失败告终,从此绝意科举,专注学问。杨守敬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舆地、版本、目录、金石、小学、经学、辑佚等学术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留下的著作就有83种。在杨守敬的学术研究中,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编撰了舆地学著作20多种,这些论著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华。
杨守敬的学术代表作是完成于1904年的《水经注疏》。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果很多。杨守敬的这部著作具有全面总结的性质。他对《水经注》中所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对征引的故事都一一注明出处;对清代学者全祖望、戴震等人的校释也多有订正。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杨守敬还编制了古今对照的《水经注图》,图文互证,相得益彰。
5.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研究影响很大,他被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
B.杨守敬在日本访书之事被日本人森立之记载在《清客笔话》中。
C.杨守敬校勘《古逸丛书》,体现了他在版本、目录等方面的学术造诣。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6.下列有关杨守敬舆地学研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守敬的《水经注疏》,是在全面总结明清两代《水经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B.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C.在杨守敬留下的83种著作中,有一部分是中国传统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D.杨守敬对《水经注》记载的1200多条水道进行了详尽考证,还编制了《水经注图》。
7.从文中看,不属于“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件是
A.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
B.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
C.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
D.先后七次参加会试失败,却为人生奠定了良好的治学基础。
三. 单选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8~10题。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土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战国策·燕策·荆轲刺秦王)》)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而伤长者之意
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图穷而匕首见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C.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樊於期乃前曰
D.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10.下列是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段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给我们塑造了两个同中有异的古代英雄的生动形象。
B.太子丹使荆轲行刺秦王,是孤注一掷,力图挽狂澜于既倒。
C.文章通过人物神情、动作、对话等,展示人物性格。文中荆轲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精神,处险不惊、临难不变的英雄豪气,表现得十分充分,刻画得细致入微。
D.“易水送别”场景虽着墨不多,但成功地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人物。
四.(共15分)
11.把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5分)
译文: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分)
译文:
12.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
。(《再别康桥》)
(3)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五.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
梦碎雅典
杨明 马小林
奥蒂又输了,这次依然输给了“坏运气”。
这位37岁的牙买加老将具备夺取世界女子百米冠军的实力已达17年之久,但好运气却从未降临到她的头上。当奥蒂今晚闪着泪花走出第六届世界田径锦标赛赛场时,她追求了一生的梦想化作了一场噩梦。
奥蒂已经赢得20多枚世界大赛百米的银牌和铜牌,参加过5次世界锦标赛、4届奥运会,但还没有赢得过一次百米冠军。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女子田径选手能在37岁“高龄”依然在世界赛场上奔跑;也没有任何一个世界名将比奥蒂遭遇更多的莫名其妙的不幸。
这次大赛前,她以10秒96的成绩排名今年世界第三。美国的奥运会冠军德弗斯和世界冠军托伦斯因故不能参加本届的百米赛,这给了奥蒂绝好、也是最后一次竞争世界“短跑女皇”的机会。
经过三轮出色的表现,奥蒂最终站到了决赛起跑线前,观众送给她的激励掌声超过了所有其他选手。她太珍惜这次机会了,这将是她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搏击,就像剑手要毕其功于一击。
奥蒂蹲下了,全场静默着。发令员举起手臂。反常的两声枪响表明有人抢跑。所有人跑出后都停下来,惟独奥蒂没有听出是犯规的枪声。这对于比赛经验最丰富的她来说,真是不可思议。
起跑通常不好的奥蒂这次“启动”完美之极。她像旋风般掠过跑道,人们惊呆了。夜色中,孤独的奥蒂如黑色的闪电射向终点,转瞬之间,她已经跑过80米!
在全场的惊呼声中奥蒂停下来,她意识到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此时,全场再次静默得反常。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
奥蒂,为什么总是不幸的奥蒂!人们想起在1993年的世界锦标赛百米决赛中,奥蒂和美国的德弗斯几乎同时撞线,成绩均为10秒82。但是,国际田联通过录像将金牌判给了对手,站在银牌领奖台上,奥蒂的那双泪眼给世界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历史居然惊人地再一次重演,1996年奥运会百米决赛上,奥蒂又一次在同样的情形下输给了德弗斯,又一次成为无可奈何的“伴娘”,让世界唏嘘不已。
去年底,奥蒂曾经决定退役。捧着一大堆银牌和铜牌,心怀不甘的她宣布改当时装设计师。当时,世界上所有的体育爱好者都将深深的敬意,献给这位不是世界百米冠军的“女皇”。
现在,奥蒂那两条修长的腿沉重地走着,分明是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那条跑道浓缩了她20多年的运动生涯和一个未能如愿的梦。数万观众以静默表示着他们的深深的同情。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奥蒂没有沮丧,没有发脾气。她的脸上是坚毅的神情。
起点前,奥蒂再一次蹲下,再一次使出毕生的气力去拼搏,但结局是大家可以预料的(仅获第七名)。
奥蒂以永不向厄运低头的勇气证明了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的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
(新华社雅典1997年8月3日电)
13.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答:

14.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5.结合前后文,从多角度解说“在这片静默之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答:

六.语言运用(3分)
16.某高三理科班团支部、班委会为促进同学全面平衡发展,组织全班同学举行了一次题为“规划人生,全面发展”的讨论会,并拟出一副对联的上联,要求每一位参加讨论的同学必须先对出下联表明观点,然后发言。现在请你也对对联,表观点,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 (3分)
上联:搏击高考齐抓语数外物化
下联:
七.作文(40分)
17.以“巧遇”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1)参考答案
1. B 婆娑(suō) 创伤(chuāng) 夜缒(zhuì)而出 解剖(pōu)
2. D 解析:A和蔼;B波澜、屠戮;C文采、风华正茂
3. B(A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跟平常一样,不慌不乱。不合语境。B一语破的:一句话就说中要害。C养虎遗患:留着老虎不除掉,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坏人坏事,留下后患。望文生义。D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色彩不当)
4. A
5. D 解析:这道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日本之行,文章在第二段对此进行了详尽地解说,而ABC三项表述在这段中都可以找到,只有D项属于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他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而不是“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6. B 解析:这道题目关注的是杨守敬舆地学研究,文章主要的有效信息在第三、四段,而ACD三项的说法都可以找到,只有B项表述和原文不一样,原文说的是:“杨守敬既有坚实的考据学基础,又运用了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所以在《水经注》研究中有所突破”,而选项改为了“运用当时地理学的新知识,是杨守敬《水经注》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
7. D 解析: 从文中看,概括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情,第一段是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第二段中有两点,分别是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第三段开头是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8. C 解析:A.古义是人生陷入困境,今义是贫穷;B.古义是有德行的人,今义是年长的人;D.古义是袒露半边身体,今义是偏向袒护。
9. C 解析:A前而表转折,后而表因果;B前以表原因,后以表目的;D 前为是动词,发出,后为是介词,替。C乃都是副词,于是。
10.A 解析:没有心理描写。
11.(1) (5分)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消除掉了。(“然则”与被动语态各2分,通畅1分)
(2) (5分)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冠来给荆轲送行。
(定语后置与“白衣冠”各2分,通畅1分)
12.(5分)(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尤使我耳不忍闻
13.(4分)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有:概括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4.(4分)可以让读者全方位了解这位体坛老将的“坏运气”,更深刻理解奥蒂渴望梦圆雅典的迫切心情,突出奥蒂不屈服于命运的性格特征,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5.(4分)观众以静默的方式表示他们深深的同情。奥蒂平静地接受了又一次的厄运。奥蒂一步一个坎坷,一步一个艰辛,她回到的不只是决赛跑道的起点,也是梦想的起点。(答出两点即可)
16.(3分)规划人生平衡德智体美劳
锻炼身体勤练篮排足羽乒
发展特长兼学琴棋书画舞
活跃课余合演吹拉弹唱敲
修身养性欣赏梅兰竹菊松
体验生活尝试油盐酱醋茶
17.(40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