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屈原(节选)课件(32张PPT)+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屈原(节选)课件(32张PPT)+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18:55:53

文档简介

17 屈原(节选) 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
3.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2.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华》等历史剧,建国后发表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
写作背景
《屈原》是郭沫若写于1942年的一部历史剧,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作者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四、知识链接——屈原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
五、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雷霆( tíng ) 污秽( huì )
犀利( xī ) 鞭挞( tà )
罪孽( niè ) 鞺鞳( tāng tà )
徘徊( pái huái  ) 稽首( qǐ )
睥睨( pì ) 诡谲(jué)
瘦削(xuē) 非难(nàn)
哗(hu )众取宠 虐(nüè)待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诡谲:狡诈,狡黠。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播弄:摆布。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雷霆:①雷暴;霹雳。②比喻威力或怒气。
踌躇:犹豫。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忏悔: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俄顷:很短的时间。
驰骋:奔驰。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浮动、起伏。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污秽:不干净的东西。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六、层次结构
本文可分几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结束):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七、研读课文
请学生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明确: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针对性: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 ”“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
②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5.品读下列句子内涵。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明确: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明确: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明确: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八、修辞手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明确: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明确: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明确: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明确:通过反问、反复、比喻等手法的使用,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九、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明确: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
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①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②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③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
④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4.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十、本文主旨
剧本主要通过靳尚和郑詹尹的对话以及屈原被囚庙中对东皇太一、云中君等雕像的痛斥以及对风、雷、电的赞颂,表达了对昏庸腐朽的统治阶级的痛恨和不满,对自由与光明的礼赞和向往,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现了他义无反顾、正气凛然的斗争精神。
十一、文本特色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课后作业
《屈原(节选)》一文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独白的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之情。请综合运用这四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情感。200字左右。
答案:人生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上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值得细品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要想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我们就要掌握好手中的航舵,谨慎些,再谨慎些。因为人生没有回头路,走错了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光阴似箭,美丽的人生需要我们好好走。17 屈原(节选) 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
3.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屈原深沉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2.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导学基础知识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华》等历史剧,建国后发表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
写作背景
《屈原》是郭沫若写于1942年的一部历史剧,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作者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三、导读理解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明确: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针对性: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 ”“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
②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5.品读下列句子内涵。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明确: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明确: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明确: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自我检测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诡谲(_________)
国殇(_________)
三闾(_________)
睥睨(_________)
瘦削(_________)
伫立(_________)
2.文学常识填空。
(1)郭沫若,原名__________,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
(2)戏剧是由__________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__________,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根据__________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本课属于__________。
3.《屈原》创作于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__________一生的故事。以__________为情节线索,构成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戏剧冲突,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了__________这个悲剧典型。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1)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2)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请你说说风、雷、电象征什么,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什么。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你认为屈原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guǐ shāng lǘ pì xuē zhù
2.答案:(1)郭开贞
(2)演员 剧本 表演形式 话剧
3.答案:屈原 楚怀王对秦的外交斗争 主张爱国的屈原 代表卖国的南后等人 屈原
4.答案:(1)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怒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长江、东海象征人民群众。
(3)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4)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共32张PPT)
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郭沫若
学习目标
能够在朗读中把握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联系背景资料,能够恰当演绎剧本。
能够赏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新课导入
纪念屈原——端午节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华》等历史剧,建国后发表了《蔡文姬》《武则天》等历史剧,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
作者简介
《屈原》是郭沫若写于1942年的一部历史剧,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作者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
写作背景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
知识链接——屈原
雷霆( ) 污秽( )
犀利( ) 鞭挞( )
罪孽( ) 鞺鞳(   )
徘徊(   ) 稽首( )
睥睨(  ) 诡谲( )
瘦削( ) 非难( )
哗( )众取宠 虐( )待
tíng
huì


niè
tāng tà
pái huái


读清字音
jué
xuē
nàn
hu
nüè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虐待: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诡谲:狡诈,狡黠。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
播弄:摆布。
鞭挞:鞭打。比喻抨击。
雷霆:①雷暴;霹雳。②比喻威力或怒气。
踌躇:犹豫。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解释词义
忏悔:向神表示悔过,请求宽恕。
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
俄顷:很短的时间。
驰骋:奔驰。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疑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浮动、起伏。
解释词义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污秽:不干净的东西。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解释词义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
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开端,写勒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郑袖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
发展,也是本文的核心。写屈原的内心独白,表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
第三部分(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结束)
高潮,写婵娟之死。表现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
1.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乙庙之正殿……名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
研读课文
室内空寂昏暗,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从靳尚出场前后的动作描写(“除去面罩”“把面巾蒙上”)和神态描写,以及与郑詹尹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靳尚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对屈原恨之入骨,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与南后等奸佞们排挤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彻底地消灭他,暴露了他凶狠、残忍、毒辣的嘴脸。
3.郑袖、靳尚设下毒计要毒死屈原,执行者就是郑袖之父郑詹尹,他千方百计劝屈原饮下那杯酒,屈原没喝,最后他说:“你该不会疑心这酒里有毒的吧 ”这表现了这个刽子手什么样的心理
研读课文
急于毒死屈原,故意使用激将法来“激”屈原喝下毒酒。
4.屈原对神鬼偶像的痛斥有什么特点
研读课文
①针对性:东皇太一和云中君是天神和云神,屈原痛斥他们“高坐在神位上”“产生黑暗”;东君是太阳神,理应心地光明,屈原指斥他“也害羞吗 ”“完全是一片假”;“湘君”“湘夫人”这一对湘水之神是会“痛哭几声”的,屈原揭露其结果只是哭出“打奴隶的刑具”;至于主宰人生死祸福的“大司命”“少司命”“只有晓得播弄人”。
②象征性:结合前后剧情可以看出屈原痛斥诅咒的锋芒指向的正是楚国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5.品读下列句子内涵。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研读课文
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研读课文
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研读课文
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修辞手法
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
呼告、反复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修辞手法
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
呼告、比喻、反复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修辞手法
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呼告、排比、反复
4.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他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修辞手法
深刻指出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昏庸无能的统治集团,欺民惑众,压迫人民。表达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反问、反复、比喻
1.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合作探究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2.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
合作探究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3.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合作探究
①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③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
④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4.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合作探究
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
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剧本主要通过靳尚和郑詹尹的对话以及屈原被囚庙中对东皇太一、云中君等雕像的痛斥以及对风、雷、电的赞颂,表达了对昏庸腐朽的统治阶级的痛恨和不满,对自由与光明的礼赞和向往,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现了他义无反顾、正气凛然的斗争精神。
文章主旨
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
2.运用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
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会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文本特色
《屈原(节选)》一文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独白的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之情。请综合运用这四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表达一种情感。200字左右。
课后作业
人生是一张洁白的画纸,我们每个人都是手握各色画笔的画师;人生也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长路,我们每个人则是人生道路上的远足者;人生还像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我们每个人则是手握农具的耕耘者;但人生更像一本值得细品的书,我们每个人则是孜孜不倦的读书郎。要想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我们就要掌握好手中的航舵,谨慎些,再谨慎些。因为人生没有回头路,走错了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光阴似箭,美丽的人生需要我们好好走。
课后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