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课是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情况。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在古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战国时期的政治发展与著名战争;第二部分介绍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代表商鞅变法;第三部分介绍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是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国纷纷变法适应形势的发展。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其中的代表,所以本课教材的重点是商鞅变法。而战国时期纷繁复杂现象正是社会转型的体现。都江堰工程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能力,学生需要对其有基本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知道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位置、著名战役以及合纵与连横的基本史实,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感知战国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辩证地认识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
2.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知道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懂得“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道理。理解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讲究策略,了解改革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3.了解都江堰工程,认识和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知道人类应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
【教学难点】
理解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逐渐完成了社会转型,确立了新的制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南门立杆》
教师:商鞅在实施变法前为了取得人们的信任,就在城门处说只要有人能将木杆搬到指定位置就授予五十金,最后有人照办,商鞅就兑现诺言。商鞅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变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新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徙木立信这个小故事导入本课,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微观上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
【讲授新课】
战国七雄
教师:战国,源自西汉刘向编注的《战国策》,是因各个诸侯国战争频繁、争夺激烈而得名。“乱”和“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时代特征。
1.战国七雄
展示图片:《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
教师: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吴、越、宋、鲁、卫等国家被吞并,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教师: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有什么变化呢?
展示图片:
2.著名战役
展示材料: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
教师: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特点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战国时期的战争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规模大。其中比较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等。
【知识拓展】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苦战一年支撑不住,向盟国齐国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救援。孙膑认为魏国以精锐军队攻赵国,国内空虚,便引兵攻打大梁,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便在桂陵伏击,大败魏军。
【知识拓展】马陵之战
公元前341年,魏国发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允救援。考虑到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齐国认为过早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齐军直趋大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救韩国。孙膑利用庞涓轻敌的弱点,用减灶计制造假象,在马陵伏击魏军,魏军大败,此后魏国由盛转衰。
【知识拓展】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之一。在战争中,秦军采取了佯败后退,诱使赵军脱离既设阵地,然后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获得胜利,近40万赵军被俘,并遭秦军坑杀。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统一中国的进程。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教师:此时人们的感受及渴望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有一个强大国家结束战乱、一统天下。
(设计意图)通过战国七雄和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一些战役来说明战国时期的“战”与“乱”,使学生宏观的掌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壮烈场面,从而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
过渡:群雄割据,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和实力,各诸侯国纷纷实行变法。其中成效最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展示图片:
教师:伴随着铁器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壮大,大规模军事兼并战争频发。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展示图片:
2.商鞅变法
教师:魏国、齐国、赵国、秦国先后崛起,最终只有秦国笑到最后,那么秦国是怎样走向富强的呢?
教师: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展示材料:
商鞅出生于卫国,原名公孙鞅,后因功被秦国封于商,因而被称为商鞅。他“少好刑名之学”,在魏国手下做过官。入秦后,以强国之术说动秦孝公,主持变法。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死后,商鞅遭诬陷被车裂而死。
展示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填写略。
教师总结:
展示材料: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仟佰,东雄诸侯。
——《汉书·地理志》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论衡》
(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韩非子》
(商鞅)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西汉·桑弘羊
教师:根据材料,请同学们说一说商鞅变法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教师:因为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变法肯定不顺利。但总体上来说,变法还是成功的。那么,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展示材料:
材料一: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战国策 秦策一》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取信于民,令行禁止;(2)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3)严厉执法、公平无私;敢于与旧贵族势力抗;(4)得到了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设计意图)通过对商鞅变法的详细讲解,以及材料的展现,使学生全方位的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以及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
过渡: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同时为了更加有利于统一,秦国还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重大工程——都江堰。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都江堰的概况
教师: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件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河东(今山西运城)人,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展示图片:
教师:岷江发源于四川松潘县岷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汶川、都江堰市、成都平原等,于宜宾市注入长江,干流全长711公里,总总落差3560米,河口流量2830立方米/秒,水能蕴藏量820万千瓦。 其落差、水流量之大。
图片展示:
教师:都江堰工程是由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组成。
2.都江堰的作用
教师: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什么作用?
展示图片
教师:(1)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3)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设计意图)通过多组图片的展示,可以直观的展示都江堰的优美风景以及都江堰的功用,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通过都江堰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
【课堂小结】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封建社会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战争频繁、商鞅变法、都江堰兴修,显示出大变革时代的特征。尤其是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同时也开创了新的社会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形成。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走改革富强的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