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
本课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5课,本课主要学习三目内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第一目与第二、第三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与第三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构成了本课的主干知识。
青铜铸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造型精美等特点,集中体现了当时强盛的经济实力和等级森严的社会特征。甲骨文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不仅对研究商朝文明有重要参考作用,也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灿烂辉煌的文明,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教学目标
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器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培养观察、想象、归纳概括的能力。
2.初步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难点】
从青铜器与甲骨文认识夏商西周的灿烂文明。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历史学家易中天将其概括为“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文明。
教师:这由“青铜铸就,甲骨绘成”的辉煌文明究竟有着怎样灿烂的景象?今天我们来学习《青铜器与甲骨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引入本课,直接引出本课的两大重点青铜成就和甲骨文,同时思考这种文明的景象。
【讲授新课】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功能用途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我国的青铜器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出现并发展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出现。商朝以后:数量增多,种类丰富。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教师:青铜器的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和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展示图片:
教师:这些器皿的类型和数量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吗?
学生回答:不能。
展示图片:《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
教师:列鼎列簋制度反映出当时社会严格的等级界限。
2.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展示图片:《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展示材料:
材料一:司母戊鼎是(时间)商朝后期商王用来祭祀母亲“戊”的器具,高1.33米,重832.84千克,工艺非常复杂,需要二三百名工匠合作完成,(地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材料二:“尊”是一种盛酒的用于祭祀的礼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
教师:这些精美的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呢?
教师: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展示图片: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浇筑司母戊鼎需要832.84千克铜液,如果一个坩埚一次可熔铜12.5千克,至少需要67个坩埚同时熔化。
每个坩埚至少需要4人,要完成如此大的工程需要268人同时行动。
教师:这些说明了商朝经济实力强盛。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结合教材和相关图片,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铸造过程,帮助学生近距离的了解青铜器。
过渡: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那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汉字又是什么呢?
展示图片: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文概况
展示图片:
教师:甲骨文是指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等地出土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文。至今已有16万片以上,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有45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展示图片:
教师: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展示图片:
2.造字方法
展示图片:
教师:你能不能找到自己和家人的生肖?你是怎么迅速找到自己的生肖的?
展示材料:
古者八岁入小学……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指事)、象意(会意)、象声(形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汉书》
展示图片: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种造字方法。
教师:象形字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都是象形字。
展示图片:
教师: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展示图片:
教师: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展示图片:
教师:形声字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展示图片:
3.地位价值
展示图片:
教师:甲骨文在汉字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展示图片:
教师:甲骨文证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设计意图)本目主要阐述甲骨文的相关知识。从甲骨文的发现到甲骨文的地位价值,从浅入深,逐步深化。同时结合图片引导学生分析甲骨文的造字特点,既直观简洁,也有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有助于我们认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明。回顾历史,让我们为我们的民族自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