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与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北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并完成北方统一的政权。孝文帝,顺民族交融之势,选择用先进的汉文化改变鲜卑族的落后,而此过程中,汉族也吸收鲜卑族的精华。让学生明白,民族交融是各民族间相互影响的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淝水之战和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
2.通过学生阅读理解教材,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凡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必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民族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教师: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总书记指出,云冈石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同是北魏时期的石窟,为什么会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出现以上的不同和变化呢?
(设计意图)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工作,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会发生变化,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进入顺利进入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淝水之战
1.概况
教师:西晋灭亡后,北方再次陷入混乱,各族人民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把这些主要的政权成为“十六国”。其中,匈奴人建立了前赵,羯人建立了后赵,鲜卑人建立了前燕……最终,由氐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秦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定大举南下,荡平江南,消灭东晋,统一中国。
展示图片: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及其主要兵力。
展示图片: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时间:383年;
(2)地点:淝水;
(3)交战双方:东晋与前秦;
(4)双方兵力:前秦80多万、东晋8万多。
教师:383年,面对前秦的强大攻势,东晋内部矛盾暂时缓和,一致对敌。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直逼淝水东岸。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又望八公山(在今安徽淮南西)上草木,以为皆是晋兵,始有惧色。东晋遣使要求秦军略向后撤,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则想待晋军半渡时用骑兵冲杀,于是下令稍退。然而秦军一退而不可复止,加以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大喊秦兵败了,致秦军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谢玄乘胜收复洛阳、彭城等地。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
教师: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同学们,你们知道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哪些成语?
展示图片:
2.影响
教师:淝水之战之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鲜卑族迅速崛起。
展示地图:
【想一想】
教师:淝水之战,苻坚拥兵80万,而东晋仅8万,这十比一的兵力,应该是一边倒,但前秦却兵败如山倒,这是为什么呢?。
展示材料:
这不是民族,而是偶然凑合起来的、内部缺少联系的集团的混合物,其分合是分合是依某一征服者的胜败为转移的。”
——《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292页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前秦:骄傲轻敌;军队内部有很多其它少数民族的人,不够团结,军心不齐;前秦军指挥不当,战线过长。
(2)东晋: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战略得当;内部团结,军队士气高涨。
(设计意图)通过对淝水之战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淝水之战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同时简单说一下淝水之战中出现的成语小故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最后再以想一想的形式思考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原因。
过渡:鲜卑族在北方分裂后崛起,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的兴起
教师: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展示图片:
教师: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展示材料:
北魏前期,吏治混乱,各级官吏贪污现象相当严重,北魏统治者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北魏的统治举步维艰。
教师:假如你是北魏统治者,面对这些困难,你会怎样解决?
2.迁都洛阳
展示图片和材料:
孝文帝,鲜卑族,姓拓跋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诗歌铭颂,任兴而作……
——《魏书·高祖纪下》
展示地图和材料:
(孝文帝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云传附澄传》
教师:在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方面,洛阳和平城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平城气候环境恶劣,不利于经济发展;
(2)旧都平城地处偏远,不利于统治中原;
(3)北方柔然逐渐强大,威胁平城的安全;
(4)旧都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推进改革;
(5)迁都洛阳有利于吸收汉文化,推进改革。
3.汉化措施
展示材料:
(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即鲜卑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
教师:材料反映了孝文帝要求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展示材料和图片:
(太和十八年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太和十九年十二月)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辞冠服。
——《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教师:孝文帝要求改革服制,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图片中左侧为鲜卑服样式,右侧为汉服样式,由此可见孝文帝改革以汉服取代鲜卑服的效果。
展示材料:
教师:从表格中可以得出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
学生回答:改鲜卑姓为汉姓。
展示材料:
诏曰:“……将以此年为六弟聘室。长弟咸阳王禧可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次弟河南王干可聘故中散代郡穆明乐女,次弟广陵王羽可聘骠骑咨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次弟颍川王雍可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次弟始平王勰可聘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季弟北海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魏书》卷二十一上《献文六王·咸阳王禧传》
教师:除了上面的措施,孝文帝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
4.影响
教师: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影响?
展示材料: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洛阳迦南记》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孝文帝迁都洛阳,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洛阳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孝文帝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减少了民族隔阂,促进了民族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史料的展示,使学生掌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明确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北方实现了怎样的民族大交融。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民族交融的表现
教师: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展示表格:
展示图片:
2.意义
教师: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什么影响?
展示材料:
这一民族大交融,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中华文明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著名史学家王仲荦先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史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明确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魅力。
【本课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分裂、政权分立、民族大交融。在长期的社会动乱中,各族人民杂居相处,相互影响,彼此融合,落后的民族不断融合在先进的民族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