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文档属性

名称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2-06 21: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氧:氮:二氧化碳:臭氧: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光合作用的原料、“温室效应”吸收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 层 大 气对流层:1 高度范围:0-12km2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0.6℃/100m)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活动最密切3 与人类的关系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 层 大 气平流层:1 高度范围:对流层顶至50km
2 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3 与人类的关系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 层 大 气电离层高层大气:1 高度范围:平流层顶至 2000~3000km
2 特点:3 与人类的关系高度电离状态电离层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
成分次要
成分水 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伞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干


气O3N2O2CO2大气各成分的作用小结: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大气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递减1.对流运动显著
2.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天气现象影响人类生产、生活,此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对流层顶到50~55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增1.平流运动为主
2.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平流层顶到2-3千千米先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后随高度增加而递增80~500千米高空,大气高度电离电离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三节 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目录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P. 21 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根据波长共分为哪几个波段?
2.太阳辐射最强部分波长集中在哪个光区?比例为多少?温故知新: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表现形式:臭氧大量吸收紫外光二氧化碳、水汽吸收
红外光吸收紫外光波长小于0.175选择性为什么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大气对太阳辐
射中能量最强的
可见光吸收得很
少,大部分可见
光能够透过大气
到地面)吸收作用:反射作用参与 的大气成分:特点:云层、尘埃无选择性 为什么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云层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多。在夏季白天多云,气温不会太高,就是因为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活学活用: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活学活用: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现蔚蓝色?雨后天晴,空气中大颗粒物质较少,主要是空气分子对光的散射,而空气分子对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最强。所以雨后天晴,天空呈现蔚蓝色。地 面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0.175—0.40微米)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吸收红外线反射、吸收散射(蓝色光)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上层大气吸收紫外线(<0.175微米)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散射作用反射作用选择性无选择性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比较表格(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
形式吸收反射散射参与作用
的大气成分臭氧(平流层)水汽、二氧化
碳(对流层)云层、尘埃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波长范围作用特点紫外线红外线各种波长的
光都被反射蓝、紫色光
最易被散射有选择性,大部
分可见光可穿透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向四面八方散
射,有选择性氧原子、臭氧(平流层)
水汽、二氧化碳(对流层)云、浮尘紫外线红外线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
水汽、云和浮尘可见光各种波长被反射一部分无选择性,云层越多(厚),反射越强大气分子、
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有选择性
向四面八方散射 ,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短波辐射长波辐射(CO2、H2O)3419476061201142310106直接
热源直接
热源1、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3、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白天,地球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使白天地面的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夜间地面气温不致降得过低,从而减少了昼夜温差)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活学活用:解释下列现象: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白天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思考: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路程长短
面积大小下垫面因素:其他因素:如气象因素中午或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面积小(光热集中)—经过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早晚或高纬地区—太阳高度小—面积大(光热分散)—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地 球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为什么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大气上界读左图,回答问题:1、A、B、C中表示短波辐射是 ( ) ,表示长波辐射的是( ) 。
2、A1小于A的原因是 (
),具体表现为( )、( )、( ), A2更小的原因是(
)。
3、C1表示( ),C1>A2说明了( )。
4 、B1称为( ),有霜的夜晚B1( )。 AB、C吸收反射散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小很亮较暗直
射 斜
射光热集中光热分散晴朗的天空为什么呈现蔚蓝色?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预备:关于太阳辐射散射作用参与的大气成分: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特点:具有选择性
活动七:阅读分析,联系实际
1. 阅读教材P.46
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
2.完成教材P.47活动问题。玻




应太


射地


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吸收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 反射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地面增温
小结: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
辐射散射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和地球表面昼夜温差有什
么差异?从大气环境的角度看各是什么原因? 月球白天在阳光直射
的地方温度可达127℃ 夜晚则降至-183℃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夜间由于没有大气的保温效应,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会太高
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课堂演练—3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
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
夜间多云,气温又比晴天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保温作用)
课堂演练—3 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蓝色? 4、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
但它并不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易被空气分子散射,空气越洁净这种散射越明显)
(赤道地区空气对流旺盛,多云雨,云量多,
大气的反射作用强的原故)
5、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
在晴朗的夜晚? 6、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
御霜冻的作用?(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7、某地昨天为晴朗的天气,今天为多
云的天气,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分析,哪
一个气温日较差小?为什么?课堂演练—3(今天;多云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