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期期中质量评估检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贬损∕逊色 引擎∕风驰电掣 了解∕了无痕迹
B.炽热∕不啻 妥协∕冻馁而亡 抹布∕一平如抹
C.雾霭∕和蔼 无羁∕无所顾忌 谍报∕喋喋不休
D.怄气∕伛偻 憧憬∕一幢楼房 踉跄∕沧桑岁月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耳膜 扫瞄仪 变幻莫定 汗流夹背
B.横亘 笑嘻嘻 焦躁不安 坐无虚席
C.缝隙 战利品 仓皇而逃 欺世盗名
D.惨酷 明信片 阴云残淡 郁郁葱葱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水,把陆地雕镂成千奇百怪的形状,俨如 。……年复一年,从春流到冬,从冬流到夏,水拼命地工作者, 着地球的文明, 着地球的文化。
(2)蚂蚁被一个小鹅卵石挡住了路,它 绕过了它。 倒退着向上登,把它的捕获物跟着往上拽,在小鹅卵石的另一面翻滚了下去。
A.鬼斧神工 繁荣 创造 不仅 而且
B.巧夺天工 创造 繁荣 不仅 而且
C.鬼斧神工 创造 繁荣 不是 而是
D.巧夺天工 繁荣 创造 不是 而是
奇妙的汉语魅力无穷。表示色彩的“绿”这个词,还有不少与颜色无关饿意义。下面对有关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事的目标而建立的道路。
B.“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
C.“绿色食品”是无公害、无污染、安全健康的食品。
D.“绿色家电”节能环保的家用电器。
5、古诗文默写。(8分)
(1)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
(2)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古人常借月表情达意。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
, ”句子,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 , ”两句,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而且把诗人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在了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6、名著阅读。
(1)“以诗解文”是古典章回小说的一大特点,请你根据下面这首诗补全小说《西游记》中的一个回目。(2分)
天产猴王变化多,偷丹偷酒乐山窝。只因搅乱蟠桃会,十万天兵布罗网。
这个回目应是: 反天宫诸神捉怪
(2)请阅读下面出自名著的语段,回答问题。(2分)
再说A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A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A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A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被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A”的名字叫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A”的性格特点是
7、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分)
果然,潮终于来了!最初是一线白痕, , , , , , ,终至于看不见。
①暂近暂快 ②从远处慢慢移来
③声势亦暂大 ④忽而风驰电击似的从我们所立的塘基下奔过
⑤暂远暂模糊 ⑥向那一边移去
8、阅读下面两则有关教师节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4日晚来到中央电视台,观看为庆祝2012年教师节录制的大型主题晚会《至高荣耀》,并为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颁奖。李长春向获奖教室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他勉励广大教室以教书育人楷模为榜样,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以实际行动诠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风范,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李长春强调,要广泛宣传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营造浓厚氛围。
材料二 下面某班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
上联:一支粉笔, 袖清风,启迪 秋智慧;
下联: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横批: 年树人
(1)用简洁的语言给材料一拟写标题。(2分)
(2)请你根据材料二中对联的具体内容,把缺漏的表示数字补充完整。(4分)
上联: 、 下联: 横批: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徐志摩的《泰山日出》选段,完成9——12题。(共12分)
我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黑色的大旗,飒飒地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在迎接,在催促,在默默的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悲喜交互的热泪……?
这泪不是空流的,这默祷不是不生显应的。?
巨人的手,指向着东方——
东方有的,在展露的,是什么??
东方有的是瑰丽荣华的色彩,东方有的是伟大普照的光明——出现了,到了,在这里了……?
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
云海也活了;眠熟了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的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激起了四岸的水沫浪花,震荡着这生命的浮礁,似在报告光明与欢欣之 临在……
再看东方——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的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沿。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散发祈祝的巨人,他的身影横亘在无边的云海上,已经渐渐的消翳在普遍的欢欣里; 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幻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听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
9、选文充满了对光明的渴望,请你说说文中“光明”的两重含义。(2分)
10、文中刻画的“巨人”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作者描写这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4分)
11、文中为什么用“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来形容色彩?(3分)
1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起……起……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的跃出了地平,翻登了云背,临照在天空……?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17题。(共14分)
共同的家 流程亮
①那头黑猪娃刚买来时就对我们家很不满意。母亲把它拴在后墙根,不留神它便在墙根拱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给拱倒似的。要是个外人在我们家后墙根挖坑,我们非和他拼命不可。对于这个小猪娃,却只有容忍。每次母亲都拿一个指头细的小树条,在小猪鼻梁上打两下,当着它的面把坑填平、踩瓷实。末了举起树条吓唬一句:再拱墙根打死你。
②黄母牛刚买回来时也常整坏家里的东西。父亲从邱老二家买它时才一岁半。父亲看上了它,它却没看上父亲,不愿到我们家来。拉着一个劲地往后退,还甩头,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好不容易牵回家,拴在槽上,又踢又叫,独自在那里耍脾气。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还踢伤过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父亲并没因此鞭打它。父亲爱惜它那身光亮的没有一丝鞭痕的皮毛。我们也喜欢他的犟劲,给它喂草饮水时逗着它玩。它一发脾气就赶紧躲开。我们有的是时间等。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我们总会等到一头牛把我们全当成好人。把这个家认成自己家。有多大劲也再不往院墙牛槽上使。爱护家里每一样东西,容忍羊羔在它肚子下钻来钻去,鸡在它蹄子边刨虫子吃,有时飞到脊背上啄食草籽。
③牛是家里的大牲畜。我们知道养乖一头牛对这个家有多大意义。家里没人时,遇到威胁,其他家畜都会跑到牛跟前。羊躲到牛屁股后面,鸡钻到羊肚子底下。狗会抢先迎上去狂吠猛咬,在狗背后,牛怒瞪双眼,扬着利角,像一堵墙一样立在那里。无论进来的是一条野狗、一匹狼,一个不怀好意的陌生人,都无法得逞。
④在这个院子里,我们让许多素不相识的动物成了亲密一家。我们也曾期望老鼠把这个家当成自己家,饿了到别人家偷粮食,运到我们家来吃。可是做不到。
⑤经过几个夏天——我记不清经过了几个夏天,无论母亲、大哥、我、弟弟妹妹,还是我们进这个家后买的那些家畜们,都已经默认和喜欢这个院子。我们亲手给它添加了许多内容。除了羊圈,房子东边续盖了两间小房子,一间专门煮猪食,一间盛农具和饲料。院墙几乎重修了一遍,我们进来时有好几处篱笆坏了,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洞,第一年冬天从雪地上的脚印我们知道,有野兔、狐狸,还有不认识的一种动物进入了院子,拆掉重盖又拆掉垒了三次狗窝,一次垒在院子最里面靠菜地的那棵榆树下,嫌狗咬人不方便,离院门太远,它吠叫着跑过院子时惊得鸡四处乱飞。第二次移到大门边,紧靠门墩,狗洞对着院门,结果外人都不敢走近敲门,有事站在路上大嗓子喊。第三次又往里移了几米。
⑥这些小话都是我们兄弟几个干。大些的活父亲带我们一块干。父亲早年曾在村子里当过一阵小组长,我听有人来找父亲帮忙时,还尊敬地叫他方组长,更多时候大家叫他方老二。
⑦我们跟父亲干活总要闹许多别扭。那时我们对这个院子的历史一无所知,不知道那些角角落落里曾发生过什么事。“不要动那根木头。”父亲大声阻止。我们想把这根歪扭的大榆木挪到墙根,腾出地方来栽一行树。“那个地方不能挖土。”“别动那个木桩。”我们隐约觉得那些东西上隐藏着许多事。我们太急于把手伸向院子的每一处,想抹掉那些不属于我们的陈年旧事,却无意中翻出了它们,让早已落定的尘埃重又弥漫在院子里。我们挪动那些东西时已经挪动了父亲的记忆。我们把他的往事搅乱了。他很生气。他一生气便气哼哼地蹲到墙根,边抽烟边斜眼瞪我们。在他的斜视里我们小心谨慎地干完一件又一件事,照着我们的想法和意愿。
⑧牲畜们比我们更早地适应了一切。它们认下了门:朝路开的大门、东边侧门、菜园门、各自的圈门,知道该进哪个不能进哪个。走远了知道回来,懂得从门进进出出,即使院墙上有个豁口也不随便进出。只有野牲口(我们管别人家的牲口叫野牲口)才从院墙豁口跳进来偷草料吃。经过几个夏天(我总是忘掉冬天,把天热的日子都认成夏天),它们都已经知道了院子里哪些东西不能踩,知道小心地绕过筐、盆子、脱在地上没晾干的土块、农具,知道了各吃各的草,各进各的圈,而不像刚到一起时那样相互争吵。到了秋天院子里堆满黄豆、甜菜、苞谷棒子,羊望着咩咩叫,猪望着直哼哼,都不走近,知道那是人的食物,吃一口就要鼻梁上挨条子。也有大胆的牲畜趁人不注意叼一个苞谷棒子,狗马上追咬上去,夺回来原放在粮堆。
⑨一个夜晚我们被狗叫声惊醒,听见有人狠劲顶推院门,门哐哐直响。父亲提马灯出去,我提一根棍跟在后面。对门喊了几声,没人应。父亲打开院门,举灯过去,看见三天前我们卖给沙沟沿张天家的那只母黑羊站在门外,眼角流着泪。
13、阅读全文,说说动物们对这个家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 →
14、黑猪娃和黄母牛刚买回来时,一个“在墙根拱一个坑,样子气哼哼的,像要把房子给拱倒似的”,一个“蹄子刨地向父亲示威……它用角抵歪过院墙,用屁股蹭翻过牛槽。还踢伤过一只白母羊,造成流产”它们这样“为非作歹”,可母亲和父亲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它们的?从中你看出了什么?(3分)
15、读到选文末尾中“那只黑母羊站在门外,眼角流着泪”这一细节时,你有什么感受?这个结尾对突出主题有什么作用?(3分)
16、“在狗背后,牛怒瞪双眼,扬着利角,像一堵墙一样立在那里”。这句话采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你怎样理解文章题目“共同的家”的含义?(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1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①自南奔注,抵②山石,屈③折东流;其颠委势峻④,荡击益暴⑤,啮其涯⑥,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⑦,然后徐行……
注:①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②抵:碰到。③屈:通“曲”,弯曲。④其颠委势峻:其,指冉水的源头。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势峻,水势峻急。⑤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⑥啮其涯:啮,咬。涯,边沿,这里指侵蚀着岸边。⑦轮:车轮般的漩涡。
18、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句中的意思。(3分)
(1)全石以为底 为:
(2)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3)凄神寒骨 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甲文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1、甲文第二段与乙文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描写方法有何不同?(4分)
(二)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22、23题。(共4分)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深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2、诗描绘的月夜景色对表达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分)
23、说说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句好在哪里。(2分)
四、作文。(50分)
24、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的精彩趣事
(2)题目:我和我的 (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30行)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D(2分) 2.C(2分) 3.C(2分) 4.A(2分) 5. ⑴疑是银河落九天 ⑵山岛竦峙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⑶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一空1分,若出现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6.(1)乱蟠桃大圣偷丹(诸如“搅蟠桃猴王偷酒”之类亦可,但说“行者”则不可,2分) (2)林冲 谨慎细心(“安分守己”意近即可)(一空1分,共2分) 7.②①③④⑥⑤(3分,其他答案不得分) 8.(1)李长春观看庆祝2012年教师节晚会《至高荣耀》 (“2012年”不要也可以,2分) (2)上联:两 千 下联:三 横批:百(一空1分,共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共12分)
9.文中“光明”既指日出的光明,也是社会的光明。(即“五四”新文化社会革命的到来)(一点1分,共2分) 10.文中的“巨人”是诗人的化身,具有内心充满激情、充满期盼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一形象,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泰戈尔来华的强烈的期盼,表达对泰戈尔的崇高的敬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豪放的性格与奔放的激情。(这种“豪放”与“激情”的具体体现就是泰山日出对“我”产生的震撼表现得生动形象,“我”对磅礴壮观的日出热情礼赞。“形象”和“用意”各2分,共4分 ) 11.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的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2.三句一句比一句强烈,既反映了日出时候的动态过程,又反映了终于见到光明时感情的流动和迸发的过程。(一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14分)
13.由和人对立─→和谐共处(或者:“由陌生─→熟悉,由在家中不适应─→自觉爱护共同的家,抵触─→认可、爱护”等等都可以)─→舍不得离开(十分留恋等)(一空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4. 母亲只是吓唬?硗蓿?⒚挥幸虼苏娴脑鸱K?欢?盖滓膊⒚挥幸虼吮薮蚧颇概#?盖装???巧砉饬恋拿挥幸凰勘藓鄣钠っ?4又锌梢钥闯龈盖缀湍盖资嵌嗝窗?д庑┘倚螅?阉?堑背杉依锏囊辉崩纯创?#ㄓ氪舜笠庀嘟?纯勺们楦?郑?坏?1分,共3分) 15.黑母羊在被卖三天之后又独自在深夜流着泪找回家来,可见它对这个家多么地留恋,这一细节非常感人。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表明这个家是每一个人包括每一个家畜心中真正的、共同的家。(黑母羊对家的留恋感人, 1分;深化了什么样的主题,2分;共3分) 16.该句采用了客观描写和比喻修辞结合的写法。具体写出牛威猛的神态,突出其形体高大及凛然不容侵犯的形象。结合语境看,该句反映了当其他家畜面对威胁时牛挺身而出、勇敢无畏、自觉保护共同的家。(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 17.文中深情地描述了这个家庭之中每一个成员对这个家的热爱,对牲畜们的宽容和爱护,最终竟然使它们都能认可、爱护,留恋这个家,大家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友爱、生机勃勃的大家庭。(说出大意即可得分,2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18.(1)为:成为,作为。(2)空:在空中,悬空。(3)凄:感到凄凉,使……凄凉。(一词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19. 向水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星座一样的曲折,像幽蛇爬行一样的蜿蜒,忽现忽隐,都看得清楚。(重要字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分) 20.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1分),流露了作者孤凄悲凉的感情(1分)。(共2分) 21.《小石潭记》:水清澈(1分),采用侧面描写(1分);《钴鉧潭记》:水流湍急(1分),采用正面描写(1分)。(共4分)
(二)(共4分)
22.月夜是孤独的、凄冷的,衬托诗人无限的哀痛。(情与景各1分,共2分) 23.将无形的“愁”比喻为具体可感的有形事物,形象地展示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一点1分,共2分)
四、作文。(50分)
2011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一类
(46~50分)
思想感情健康,立意深刻,内容充实,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语言准确生动,表达好
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二类
(40~45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文从字顺,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层次比较清楚
字体工整,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分)
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又少量错别字,少量涂改
四类
(30~34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顺,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五类
(29分以下)
思想感情不健康,内容不具体,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错别字多,卷面很不整洁
说明:
1.坚持三人独立评卷。2.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3.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2)立意新颖、深刻。(3)构思巧妙。(4)语言有特色。4.没写题目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