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20: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诵读这两首诗,把握语气、语调,读出
韵律和节奏。
了解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和《诗经》
重章叠句的特点,品味诗歌语言特点。
了解相关文学常识,体会其中蕴含的美
好情感。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
(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
风: 是各地的民歌,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小雅”,共105篇。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颂” 和“商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
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关雎
雎鸠
窈窕

参差

寤寐



jū jiū
yáo tiǎo
qiú
cēn cī
xìnɡ
wù mèi
zhǎn
mào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君子”追求“淑女”的故事。
追求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诗歌哪里可
以看出来?
一见钟情
开始追求
追求遭拒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男子有没有放弃对“淑女”的追求?诗歌中有
没有表现?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友:名词作动词,亲近的意思。
幻想
诗歌最后的“钟鼓乐之”又是何意?
乐:使......快乐
幻想成家结婚的场面。
内容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诗歌开篇写“雎鸠”鸟有何作用?
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渲染一种情意绵绵、
痴心相恋的情调。
诗歌中还有没有这样的写法?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起兴
你有没有发现诗歌在句式结构上的特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重章叠句
复沓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借助注释,你能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位男子追寻“伊人”,却始终无法靠近的故事。
本诗一共有三章,是否发现写法上的特点?
重章叠句
每一章都以描写“蒹葭”开始,描写白露,再写“伊人”
所处的位置,最后写男子“寻而不得”。
由每一章所描写的景物,你是否发现本诗的采用
了什么写作顺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时间顺序
从男子追寻“伊人”的过程,你觉得男子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
溯洄
溯游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执着、坚贞
而“伊人”却始终“若即若离”,男子的心情如何?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在水一方,
可望而不可即
惆怅之情
本诗小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为自己心爱的人而上下求索,
不论艰难险阻,仍坚持不懈苦苦追寻,表现了一种可歌
可泣的坚贞和追求精神,
因为伊人身份、面目的含蓄朦胧,千百年来读者对“伊人”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伊人是否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呢?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
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 不可即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