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年彪
课型 课时 1 课题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学科目标:在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获得初步的推导面积公式的活动经验。
2、习惯目标: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倾听的五项要求:坐端正、眼睛看,嘴巴闭,手中空,用心想
3、十二字目标:在个人展示活动中,培养学生协作、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的关系。
项目及要求 项目设置:三角形面积怎样计算 要求:1、独立思考3分钟,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小组交流5分钟,重点交流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项目设置意图 根据五年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为了达到项目目标,我们采取了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生成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是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经过全班交流完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会更加深刻。
教学过程(项目实施——交流展示——评价激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指导调控】出示项目设置,并独立完成。1)、在学生完成项目时,教师巡视,对遇到问题的学生,个别指导。2)、掌握学生完成项目所需时间,3分钟之内。3)、确定展示的学生。2、小组交流提出小组讨论的要求。1)、在组内展示自己对于三角形面积推导的方法。2)、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3、交流展示环节1)、根据学生主动要求和教师巡视情况选择个人进行展示。2)、预计选择3个人展示,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3)、学生展示时教师利用板书及时记录计算方法。4)、每一位学生展示完毕后,先让其他学生发言,保证学生参与充分。5)、抓住学生展示出来的亮点,顺势点拨形成精彩点。6)、对每一展示、发言的学生进行评价,关于知识、态度、思想给出清晰的答案(对或错)。评价时抓住亮点多表扬肯定,对于不足明确指出但要注意措辞。7)、对于展示过程中没有专心听讲或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指出,进行调控。【归纳总结】板书展示:(用时2分钟)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转化 三角形面积=底×高÷2【拓展提升】1、给出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给出两组底和高,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给出同底等高的三个三角形,比较面积的大小。4、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我们每天都要佩戴它,你能通过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红领巾的面积吗?动手试一试。 【自主完成】让学生知道要做几件事?学生默读项目设置,分析老师设置了几项任务?分别是什么?学生分析出1)独立思考2)动手操作3)小组交流4)全班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小组交流】1)、在组内展示自己对于三角形面积推导的方法。2)、总结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交流展示】学生拿着自己的图形,利用黑板和磁扣进行展示,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推导过程。展示者:使用黑板、磁扣、板书,语言简洁、清晰、声音3级洪亮。倾听者:坐端正、眼睛看,嘴巴闭,手中空,用心想,并及时补充、质疑、纠错。教师预设。1)、把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利用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把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利用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3)、把三角形沿高剪开,对于等腰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4)、把三角形折成一个长方形。……学生补充完善:
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后面的试一试和练一练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转化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的基础上,对于转化思想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设计的,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提前制作了三角形,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彻底搞清楚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和之前的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并且通过追问的方式,让学生彻底清楚公式中的÷2的来源,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孩子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不仅限于把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还可以由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方法受到启示,拼成折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2倍,拓展学生思维,建立知识的前后联系,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在今后的课堂中引以为戒,比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包括读题时间、思考时间、操作时间,关注到学困生的发展,真正做到照顾到全体学生,再有,对于教师点拨有时不太及时,尤其是学生出现表达不清的情况下,为了不给其他孩子造成影响,应该及时打断学生。总之,通过这次上课,发现了自己课堂上的优点,继续保持,也发现了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