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意象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景物形象与事物形象(意象)
积累常见诗歌意象,掌握鉴赏方法
规范答题
古典诗歌鉴赏专题之诗歌形象
制作人:孙珊珊
诗歌的形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意象
“意”——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物象、形象。
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物象+情思
意象类别:
1、植物类:芳草、芭蕉、梧桐、松柏、竹子、梅花、
兰花、菊花、牡丹、桃花……
2、动物类:杜鹃、乌鸦、大雁、青鸟、蟋蟀、蝉 、
猿、燕……
3、乐器类:笛、羌笛、琵琶……
4、自然类:白云、明月、水……
5、场所类:西楼、长亭
第一,不同的意象表达同一类思想感情
一、 忧愁类意象
“忧愁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的客观物象,或睹物愁生,或寄愁于物,或借物抒愁。
细雨、烟雾
梧桐
杜鹃
寒蝉
水
芭蕉
羌笛、胡茄
丁香
猿啼
乌鸦
二、 思念类意象
所谓“思念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或离愁别绪的物象。这些意象已经成为思乡或惜别的代名词。
月亮
柳
鹧鸪
鸿雁
南浦、长亭
芳草
浮云
三、 爱情类意象
所谓“爱情类意象”是指诗人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的物象。
莲
鸳鸯
燕
鱼
四、 节操类意象
所谓节操类意象是指诗人用来表现高尚品质的物象,或赞美,或自况。
菊花
梅花
松
蝉
第二、同一意象表达
不同思想感情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4)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一、燕子
(1)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鸿足传书”的传说承担了“信使”的使命。
(3)集体迁徙,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
二、鸿雁
三、登高(登楼,登台)
(1)登楼远望,漂泊异地的文人免不了愁从中来。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2)感受到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四、日暮(夕阳)
(1)日落西山自然给人衰落凄凉之感。
(2)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方式影响,日在人们心里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太阳落山了,就该回家了。日暮也是客愁思家的一个符号。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 境
意境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意象+氛围
16
【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
小楼、深巷
春雨、杏花
意境:
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17
【例】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
意境:
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
——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把握诗歌景物形象题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
四是静态。
答 题 示 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2.鉴赏思维切入点:
(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内在的协调性(共同点);
(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
答 题 示 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22
【3.规范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总+分)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23
一 般 表 达 式
这首/几句诗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象/事件)图:(用优美的语言描绘相关诗句内容),营造了(2个双音节词)氛围,表达了诗人/抒情主人公因(何事/何景)产生的(何种)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至少包括两项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把握诗歌事物形象题
1、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2、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3、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小结:鉴赏物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物象的象征意义。(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