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14.2《变形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1 05:3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变形记》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审美情趣与品味、以及审美体验、评价能力。”本篇课文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课标在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中要求:“精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本节课将通过研读小说的心理描写,思考小说主题,欣赏小说的表现手法,从而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变形记》位于部编教材高一(下)第六单元,第六单元为小说单元,根据单元导语中提示:本单元所选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社会生活,描摹人情世态,表达对人生的思索。阅读这些小说,可以丰富人生体验,提升对社会现实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明确单元人文专题:观察与批判。
在单元导语中提示:在阅读学习小说单元时,应注意知人论世的方法,在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互动的关系中认识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关注作品的社会批判性。明确单元教学要求:小说阅读与写作能力。
《变形记》与《促织》共同构成第六单元的第14课。两篇小说都写了人化为虫的“变形”故事,离奇的情节透露出严酷的社会现实。本节课教学设计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是在完成《促织》的教学之后,在本节课后还将进行《促织》与《变形记》的比较。
学情分析:
本课题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集中学习小说。第一次接触表现主义文学作品,学生难以根据课文节选把握小说主旨。根据对学生的阅读调查,同学们认为《变形记》课文文本略有难度,能够基本理解小说的情节。通过阅读课本上的学习提示,同学们能够感知小说的社会批判性。本篇小说比较能引起学生兴趣,针对小说的情节,学生提出来“为什么格里高尔会那么努力地想去上班”、“为什么格里高尔对于自己变成甲壳虫一点也不惊讶”、“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变成甲虫”等与主旨关联的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品味小说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理解格里高尔工作中,受到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把握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2. 把握小说所表现的关于人的“异化”的主题,理解小说在荒诞中透露出的对真实社会人生的揭示,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读完《变形记》可能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在这篇小说的情节或者细节中,你觉得有哪些不合常理的地方呢? 或者有哪些疑惑
预设:
1. 格里高尔见到自己变成虫子很平静,正常看到这样的变化应该会非常震惊或者害怕,但是他却没有。
2.格里高尔为什么那么想去上班呢?
3.协理为什么还大费周章地来质问格里高尔,如果真的想要解雇他直接解雇不就好了吗?
4.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变成甲虫?
二、文本分析
要解决人物形象和思想主旨上的困惑,必须回到文本,进行再次的细读。在此前的小说学习中,学生已经探寻到解读一篇小说的路径,即依照“情节-人物-环境-主旨”的线路进行解读。故在进行《变形记》的细读时,仍沿用这样的路径。
1.《变形记》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格里高尔 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逐渐养成甲虫的生活习性 成为家庭累赘,被全家人嫌弃 孤独中死去
家人 惊慌、关注 逐渐憎恨 如释重负
对家庭的作用 有用 无用 有害
2.格里高尔形象
经过情节梳理,学生们发现《变形记》在情节上相较此前学过的多篇小说十分简单。简单的情节却书写了如此长的篇幅,显然文本将更多的篇幅放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主要人物格里高尔最显著的特征为“虫形而人心”。这也正是此前在提问环节中学生明确表示不理解的问题之一。通过圈划、批注,学生们对“虫形”和“人心”分别进行了梳理、归纳。经过整理,不难发现即使是对于“虫形”的描述,也是通过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来进行描述。故“人心”才是把握其形象的重心所在。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是极为丰富细腻的,由内心独白、回忆、联想以及幻想构成,而这些内心活动之下,呈现出来的是恐惧、焦虑、痛苦乃至绝望等多种消极情感的交织。
虫形 人心
身体部位 特征 实际表达的情感
背 厚重硬
腹部 穹肚
腿 多且细
斑点 满是白色小斑点、发痒
外形 丑陋弱小
3.《变形记》环境
经过文本梳理,《变形记》中关于环境的文字也较少。自然环境方面主要是房间窗外的景象,如“阴沉的天气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又如“窗外晨雾弥漫,连狭窄的街道对过都被浓雾遮蔽” 。寥寥数笔,强化了压抑、沉闷的气氛。而社会环境方面也较为模糊。
梳理至此,《变形记》的文本特征也鲜明起来,即《变形记》的情节是简单但离奇的;人物外形特征模糊但心理活动极为丰富;而环境上,难以判断具体时代和国家城市等,只能大致判断为现代的社会环境。
三、主旨探析
1.背景补充
①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 普鲁斯特、詹姆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名作有《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 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卡夫卡一生非常坎坷——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没有自己的家庭;他是一个银行小职员,对工作感到十分痛苦,但又不得不去。但他勤奋地写作,几乎隔绝社会上的交往,以及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让他的作品影响巨大。
②现代主义文学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2.文本主旨探讨
结合作者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经历、《变形记》的作品解读、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理论等等。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变形记》是一篇典型的现代主义小说。
①“变成大甲虫”的情节是一种荒诞笔法,卡夫卡通过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营造了一整个荒诞的世界;
②“虫形保留人心”则书写了格里高尔无法与他人包括亲人交流、不被理解和接受,在荒诞处境之下却有着如此真实的内心世界,凸显了格里高尔的孤独和被工作压迫得变了形的真实境遇;
③“大甲虫”有着明显的象征意涵
虫形 人心
身体部位 特征 实际表达的情感
背 厚重硬 沉重的负担、虚伪的面具
腹部 穹肚 满腹牢骚、怨言
腿 多且细 频繁奔波、不堪重负
斑点 满是白色小斑点、发痒 疾病、无法摆脱的累赘
外形 丑陋弱小 本质善良、生活使人面目全非
3. 对比阅读:比较《促织》,深入探究 “变形”喻旨
《促织》以蟋蟀为线索,写人的命运被虫子摆弄,而唯有变虫、放弃做人才能改变命运。尽管结局温情脉脉,背后却是人通过变虫对自我的价值和尊严予以了否定。
而《变形记》中的人变虫更加冷酷、残忍。正是变成了虫,格里高尔成为了自己的旁观者。他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真实态度,即经济来源、挣钱工作,一旦丧失这样的功能,连家人都唾弃;他真正看清了工作对其精神世界的扭曲以及人与人之间彼此不信任、隔膜的社会。
这样来看, “变形”的喻旨就清晰了。“变形”是解决人物困境的一种荒诞的演绎方式,而借助“变形”,呈现的是对人自我价值与尊严、存在意义的思考。
四、总结
格里高尔的变虫的荒诞中,作者所要揭露的主题却是非常深刻的,社会带给人的扭曲、变形的过程,也是人向虫一步步异化的过程。《促织》《变形记》的作家来自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别,却思考着一个相同的问题:社会的畸形发展给人带来的深重痛苦无法衡量,人的异化是社会带给人的最为悲惨的结局。
人变虫的悲哀,是人的悲哀,又是社会的悲哀。人,无路可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将人推出了人性的世界,被社会所遗弃和隔绝,只能在另外一个没有人类特征的世界里得到解脱。可是, 这种“解脱”并没有真正使格里高尔, 也没有使成名之子得到解脱,没有了工作,没有了生活的压力,没有了社会的压力,看似从无边的“压迫”中解脱了,可伴随着他的,却是失去,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一切。最终,也没有了自我,一步步走向毁灭。
五、作业
1. 结合《变形记》主题,请你对下列的问题或自己之前的疑问尝试进行回答。
①协理到来的目的是什么呢?
②全家只有格里高尔一个人工作还债,你怎样理解这个细节呢?
2.阅读卡夫卡其他作品如《城堡》《审判》等,进一步体会卡夫卡小说中“异化”的主题。
3.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在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则是:一切障碍在摧毁我。”卡夫卡的这句名言反映的是两位作家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情形。阅读两位作家的作品,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